摘要: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是理論與實踐關聯性很強的課程。而在此領域培養(yǎng)的是具有數控機床、計算機等領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從事數控機床加工程序編制,熟練使用和調試普通機床、數控機床的高級應用型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學中,怎樣完善與合理的安排好理論教學與實踐學的關系,使學生既能學到理論知識,又能培養(yǎng)動手能力,這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理論認知;編程技術;基本條件;教材的選擇;學習方法及技巧;操作能力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5.067
學“數控”,得首先學好計算機,學“技術”,得多練習,就像開車,聽理論很難!但實際操作就容易多了,只有不斷的提高動手能力,根據工學結合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的高技能綜合性人才。因此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理論及實訓教學是目前能滿足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一條有效的途徑。
如何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的具體實施有:
1數控編程技術的理論認知
我們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是外面維修店的學徒,不能單純以動手為目標的教學,我們也要注重相關部件的原理知識點的學習,對于高職類學生要形成一個行序漸進的理論學習模式。
從工程制圖—工程制圖CAD—機械原理—電子技術—CAD/CAM—數控技術—數控編程等的理論認知。要注重的是認知過程,在此過程中不能過多的浪費時間。
2數控編程技術的全面掌握
一,以目前數控領域的發(fā)展現狀,假如能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這類課程及和此類課程相關的語言,那么你就會在現代智能制造的高技能崗位中有很大的優(yōu)勢。在我國工業(yè)制造類目前的相對國情形勢下,對數控數控編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不管是在全國的那個地理領域都出現了嚴重短缺,數控編程技術已成為就業(yè)市場上的需求熱點。
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的內容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工程零件圖的分析、各類工程零件圖的加工工藝路線及工藝過程、加工程序的編寫、刀具軌跡的坐標值、數控系統中程序的輸入、數控系統中程序校驗及試切等;按照數控系統可接受的程序格式,生成零件加工程序,然后對其進行校核和修改,直到數控系統能夠識別的加工程序。只要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并不難:
(1)具有基本的學習能力,即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領悟知識能力和學習能力。
(2)具有基本的幾何知識和機械制圖基礎。
(3)學校具有良好的實訓條件,即實訓中心、配套教材和良好的師資力量。
(4)具有一定學習方法及經驗,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與實訓過程中。
二,只要學生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和簡要的操作技能,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這門技術就化難為易。具體包括基本的識圖及手工繪制簡單機械零部件能力、機械加工常識、繪圖軟件即CAD/CAM的操作能力。
三,選擇配套的教材過程中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教材最好是由學校優(yōu)質的教學團隊共同編寫和開發(fā)的,教材的具體內容應適應現代高職院校的定向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就目前全國高職院校絕大部分均以CAD/CAM等相關軟件為載體的圖形交互式編程技術作為不同的教學項目。在這種交互式的模擬操作學習過程中,要從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慮到新型制造技術下編程技術的與時俱進的基本知識,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最終達到靈活運用的綜合能力。對于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的學習我們要做到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階段進行項目化學習,從而達到一個不斷提高的效果,因此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不同的高職院校教師團隊應根據相對應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進行合理的項目化編寫,能夠對各階段知識點進行主次分明的學習。同時,為了便于學生從整體上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我們要從不同的應用與需求角度對各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分類和歸納。
四,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的主要的學習目標和技能目標歸納如下:項目一:理論知識的基礎學習,即靈活的應用與分析零部件的工程圖,了解編程技術的方法及步驟、熟悉不同數控機床系統的基本編程功能指令及其坐標系、掌握數控加工原理、數控加工工藝等方面的理論基礎知識。項目二:數控系統編程的理論學習,以學會手工編程為前提,以CAD/CAM軟件為學習導向達到全面掌握數控編程的最終目的。項目三:加工實訓,以適應不同數控系統的操作為導向,對不同零部件的數控加工程序進行編制及加工實訓的強化訓練。
五,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對提高學好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就此課程的學習方法及技巧給予以下幾點建議:
(1)從高職院校制定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就注重培養(yǎng)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培養(yǎng)規(guī)范的操作習慣等,這一項往往比按部就班的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
(2)對以CAD/CAM軟件為導向的交互式圖形編程技術德各項功能進行合理的分類,這樣不僅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記憶技巧,并有利于從整體上把握好CAD/CAM軟件的各項功能的應用。
(3)要求學生養(yǎng)成一種認真記錄的學習習慣,這種記錄的過程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動手操作水平。
(4)最后,學習數控編程技術與學習其他技術一樣,要做到“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合一”,也要對培養(yǎng)方案中的各個培養(yǎng)目標樹立信心,同時也要認認真真的對待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所以,只要數控編程技術類課程讓學生有了興趣,就能學生在理論認知及實訓過程中得到很大的啟發(fā)幫助我們去完成一步步的目標項目。
3數控機床的操作能力注重培養(yǎng)
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根據中國制造2025的行動綱領及工業(yè)4.0的相關文件精神,數控機床正以快速、高效、精準的全面優(yōu)勢替代了普通機床,在不久的將來將會成為制造業(yè)的主力。正因為數控加工技術專業(yè)就是為適應這種情況,因此市場對具有高技術的綜合性數控加工技方面的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在對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的方面我們要從處理細節(jié)問題出發(fā),有時細節(jié)對一項工作的成敗起著決定作用。細節(jié)問題處理得好,會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細節(jié)問題處理得不好,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導致失敗。具體如下:
一,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工件加工時盡量采取一次裝夾完成加工;但由于有些零部件的結構必須二次裝夾的,那么就一定得保證兩次裝夾的定位和加工基準統一。
二,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為了測量工件的加工精度,此過程最好是能夠在不發(fā)生多次裝夾的情況下,盡量做到在機床上完成,因為工件的多次裝夾會為零部件的測量帶來的誤差。
三,學生在實訓過程中學生要有使用特殊的卡規(guī)、塞規(guī)、量規(guī)的能力,比喻有些工件的結構比較復雜,標準的測量儀器不能對工件進行測量,同時為了工件的定位基準不能二次裝夾。
四,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由于學生是以組實訓的方式,所以在同一機床上多次加工時要對加工程序進行不同程度的優(yōu)化。
五,為了保證加工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學生應遵循以下幾點實訓操作規(guī)程:要對機床熱機,保持機床各環(huán)節(jié)的冷熱平衡。
總之,學生在實訓過程中要對機床的操作規(guī)程加以熟悉,這樣才能將加工過程中的出錯現象降到最低,保證工件的自動加工以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及讓操作者在成功的完成一個個項目任務中找到自信,同時總結經驗不斷的提高操作,不斷的給學生貫徹數控加工的相關規(guī)程,使學生從而能為數控技術領域實用社會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汪洋.機械制圖[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2]廖月琴.AutoCAD 2009工程制圖案例教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
[3]倪祥明.數控機床及數控加工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4]關雄飛.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5]李鐵鋼.數控加工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