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殿慶
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孤寂無聊。人生就這樣像鐘擺一樣在痛苦和無聊中搖擺。這讓我有所醒悟,人生不能脫俗的原因就是對所謂身外之物名利色的追求。追求的過程有人說是痛苦的,有人說重在過程享受痛苦,有驚心動魄的人生演繹如一部情節(jié)緊湊波瀾壯闊的好萊塢大片,這樣的生活才充實有價值有意義。中國人把它看做苦中之樂,這來自儒學(xué)孔顏樂處。成功后的落寞寂寥失意后的孤寂冷清,就是國人說的“閑”。
一
智慧、快樂又心理健康的先人們,把這“閑”沉淀成哲學(xué),這里有成功后的釋然和沉寂?!肚ё治摹酚醒裕骸皟墒枰姍C,解組誰逼。索居閑處,沉默寂寥?!边@里有個“閑”,是人生熱鬧在高潮里,突然就醒悟地甘愿地回歸鄉(xiāng)野閑居沉寂?!皟墒琛闭f的是同為漢宣帝時太子的老師疏廣和疏受叔侄,他們在人生得意處風(fēng)光五年,有一天疏廣醍醐灌頂突發(fā)感悟,對侄子透漏玄機:“人生貴在知足,知足常樂便不會遭到屈辱;人生應(yīng)該懂得適可而止,適可而止就會避免危險?,F(xiàn)在太子已經(jīng)學(xué)成,我們應(yīng)該適時身退。不然的話卷入宮廷之爭,就后悔莫及了?!边@是懂得舍得放下的智者做出的人生抉擇。這充滿人生哲思的道破玄機的閃光話語感動了侄兒,后來叔侄二人就放下未來帝師身份和飛黃騰達,而回歸鄉(xiāng)野閑居的生活。在家鄉(xiāng),叔侄二人的行為更是超出常人的思想之外,他們散賣家財設(shè)擺宴席,請族人、老友、鄉(xiāng)親等一起大吃二喝享受快意人生。有那么幾個人看著兩疏的行為不符合大眾的思維邏輯,好心相勸說這樣吃喝揮霍不如為子孫置辦一些房地產(chǎn)什么的,疏廣卻不領(lǐng)情說:“我難道年邁昏庸,不顧子孫嗎!”接著又緩和語氣說:“我是這樣想啊,家原本就有些資產(chǎn),孩子們有所居住有所耕作,過與普通人同樣的生活不是很好嗎?給他們留多了,就會滋長好逸惡勞的習(xí)氣。我已無力教化,抑制子孫的過錯還是力所能及的?!眱墒璧囊谎砸恍兴魉鶠樵诩亦l(xiāng)廣為流傳影響巨大,有見識的鄉(xiāng)紳都認為他們活得明白心悅誠服。兩疏用他們的急流勇退、致仕歸隱的超拔智慧解讀了什么是“閑”,這也應(yīng)該是悟透了老子的無為之道,無為而無所不為的賦閑。
我們都有過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正趕上這么個雙休日,又是一個艷陽天,領(lǐng)導(dǎo)又沒讓加班,一家人興高采烈地奔向那一塊屬于一家人的風(fēng)景,看山看水看孩子在草地上跑來跑去;釣魚燉魚烤魚,吃飽了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多想時間就停在這里呀,“偷得浮生半日閑”“閑愛孤云靜愛僧”,這樣的“閑”一年能有幾次呢?
“閑”就是平平淡淡,是中庸之道,是無為之道??蓺v史上看破紅塵的才有幾人?“功名盡在長安道”,耐得住寂寞的畢竟就是那么幾個人,假模假式地躲在終南山等皇帝垂青者豈止唐朝的“終南捷徑”?人哪!知道自己撞了南墻頭破血流,才會醒悟走過的路或許是錯的。李白詩曰:“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tuō)駕苦不早。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說陸機和李斯兩個人,到死才想起聽鶴鳴看鶴舞,牽狗架鷹抓兔子的“閑”該有多么愜意。
李斯這個當(dāng)初在楚國上蔡當(dāng)文書的小公務(wù)員不甘寂寞清閑,有一次閑著沒事,琢磨廁所里吃大便的老鼠,人或狗到廁所來,它們就害怕逃走。他又聯(lián)想到米倉里看到的老鼠,倉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優(yōu)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戲交配,沒有人或狗帶來的威脅和驚恐。琢磨的結(jié)果使他的理性提升到了哲學(xué)的空間,發(fā)出了這樣的人生感慨:“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樣,是由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本褪黔h(huán)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的哲學(xué)命題,李斯把他具化為人無所謂能干不能干,聰明才智本來就差不多,富貴與貧賤,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機會和選擇環(huán)境。在戰(zhàn)國得人才者得天下的優(yōu)良環(huán)境下,養(yǎng)士之風(fēng)盛行,國與國之間人才來去自由,一個朝秦暮楚一個雞鳴狗盜,兩個成語就可見戰(zhàn)國人才成長的肥沃土壤,幾乎人人都有一步登天的夢想與可能。李斯作為一個有志青年,有如此追求實屬人之常情。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他辭了小公務(wù)員,到稷下學(xué)宮荀卿門下和韓非做了同學(xué)。李斯學(xué)的當(dāng)然是“帝王之術(shù)”,這只廁鼠在一步步地走出廁門接近倉鼠。學(xué)有所成后,經(jīng)過對戰(zhàn)國諸雄的比較鑒別,他選擇了秦國,也選擇了成功和失敗。所以說,李斯的成功和失敗是廁鼠到倉鼠的距離。
《史記·李斯列傳》載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 “稅駕”就是休閑的意思。公元前208年初冬,李斯全家跪在咸陽斷頭臺上,他回頭看著兒子,說:“要是咱們爺倆回到老家上蔡,牽著大黃狗架著蒼鷹出東門,漫山遍野抓兔子,該有多好呀!”說罷,父子相對痛哭。接著,李斯被腰斬,全家大小同時陪死,咸陽街頭李氏三族血流成河。這個當(dāng)初閑不住的一介草民,經(jīng)歷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貴同樣也經(jīng)歷了爾虞我詐的權(quán)利角逐,終于在政治斗爭的浪尖上跌入了歷史的深谷中,臨近砍頭才想起那無憂無慮的“稅駕”就是“閑”來。要知現(xiàn)在何必當(dāng)初!
二
關(guān)于魏晉,史書上有這么幾個字:“名士少有全者。”就是說出類拔萃的讀書人,很少有善終的,非正常死亡者大有人在。這一方面是亂世對知識分子的迫害,另一方面也印證了魏晉知識分子自尊又高貴的風(fēng)骨,即魏晉風(fēng)骨。
前文鶴唳華亭的成語故事出自《晉書》卷五十四《陸機列傳》。說當(dāng)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并被司馬穎寵幸。孟超是個帶兵一萬的小都督,還未開戰(zhàn),就放縱士兵搶東西,陸機下令抓了幾個帶頭的。孟超上面有人,要不敢胡作非為嗎?他根本沒把陸機放在眼里,徑直帶鐵騎百余人,到陸機大帳搶人,搶了還不算,又羞辱陸機說:“蠻奴能做都督嗎?”陸機的參謀孫拯勸陸機殺了他,陸機沒有同意。其實殺了就殺了,先下手為強先下手有理,人死了嘴就閉上了。再說了本來就有理,死人又不會說話,風(fēng)都往活人這邊刮。孟超這個無賴活下來了卻反咬一口,公開對眾人說:“陸機要謀反?!庇纸o上面的人哥哥孟玖寫信,說陸機懷有二心,故意失去決戰(zhàn)的最佳戰(zhàn)機。后來作戰(zhàn)時,孟超又不受陸機管轄,輕易率兵孤軍深入而全軍覆沒。孟超死了,孟玖卻懷疑是陸機設(shè)計殺了他,于是向司馬穎說假話,說陸機有異志。又串聯(lián)幾位將軍作偽證,眾口鑠金,司馬穎大怒,派大將牽秀秘密逮捕陸機。當(dāng)晚,陸機夢見黑車帷帳纏住了車輪,他用雙手使勁撕扯,卻怎么也撕扯不開,天亮后抓他的兵就到了。陸機脫下戎裝,穿上白便帽,與牽秀相見,神態(tài)自若,對牽秀說:“自從吳國覆滅,我陸氏宗族蒙受晉國重恩,入朝陪侍帷幄,剖兵符帶兵。成都王司馬穎把重任交給我,我推辭卻沒有獲準。今日被殺,難道不是命嗎!”于是給司馬穎寫了一封信,言詞很凄惻。然后感嘆道:“華亭的鶴鳴聲,哪能再聽到呢?”于是在軍中遇害,這年他四十三歲。也賠進了兩個兒子陸蔚、陸夏的性命。陸機罪不當(dāng)死,這誰都看得清,身邊將士知情者為之不平為之痛惜為之流淚,一代文豪家傳帥才就這樣不清不白地死了。這一天白天大霧彌漫,狂風(fēng)哀嚎吹折了樹木,夜里漫天飛雪遮天蔽月,清晨起來平地積雪一尺余厚,好事者認為這是天怒人怨。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尤悔》也有記載:“陸平原河橋敗,為孟玖所讒,被誅,臨刑嘆曰:‘欲聞華亭鶴唳,可復(fù)得乎?”華亭在今上海市松江縣西。陸機于吳亡入洛以前,常與弟云游于華亭墅中。后以“鶴唳華亭”,表現(xiàn)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比起兩疏來,李斯、陸機這兩個人對人生的把握或拿捏得就不夠精準了。人到死難臨頭才想起原來閑的無聊閑的清淡閑的平庸,原來這“閑”該有多么愜意多么寶貴,已經(jīng)晚了,所以得“閑”要及時。
三
我卻一直向往“孔顏樂處”和“吾與點也”的“不改其樂”的閑適生活,這就和開篇的苦中之樂呼應(yīng)上了,這是中國哲學(xué)高出叔本華的地方,苦難中能找到調(diào)適苦難的辦法,這太彌足珍貴了。
《論語·述而》有兩章載孔子的樂處:“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边@是說吃粗食喝白水,困了彎著胳膊當(dāng)枕頭睡覺,這樣的苦生活也改變不了孔子的快樂人生。他也想食有魚肉穿有輕裘過富貴受人尊敬的好生活,但這要看符不符合“義”,不義而富貴,就是當(dāng)劫匪行騙術(shù)買官得到的富貴,就如那浮云無足輕重,如果人人都有了這樣的價值觀,何愁社會不和諧?另一章“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說的是孔子的人生追求,這種終生追求的樂趣,用叔本華的理論就很難解釋了?!墩撜Z·雍也》載顏子的樂處:“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是孔子對顏回的高調(diào)贊美,說顏回住在貧民區(qū),吃的食物很少,用瓢飲水,別人受不了這種困苦,卻不能改變顏回的快樂。朱熹于此作注:“顏子之貧如此,而處之泰然,不以害其樂?!边@亦是成語泰然處之的出處??最仒诽幨钦f閑適生活的快樂不在于物質(zhì)享受,而在于精神情操的修養(yǎng),是儒家人格理想與道德境界的提煉,是讀書人那種安貧樂道、達觀自信的處世態(tài)度與人生境界。
“吾與點也”出自《論語·先進》,孔子贊成曾點的也是這樣一種高尚的人生境界和快樂的閑適生活。曾點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贝禾靵砹耍┥鲜孢m的衣服,和五六個大人,帶著六七個少年人,到沂水里去游泳,然后唱唱歌,跳跳舞,盡興之后,快快活活唱著歌回家。
曾點向往的和風(fēng)拂煦的人生境界和快樂的閑適生活,就是社會安定、國家富強、經(jīng)濟繁榮的太平盛世景象。每個人都能享受真實快樂的人生,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就是真正的自由民主,是沒有貧困沒有欺騙、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的大同世界的那個理想境界,這比西方的自由民主更接地氣,一直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天下為公,是中華民族的大同世界的理想。每個人都能真實地享受生命提升自我的生存境界,不至于如李斯到了風(fēng)光占盡臨死的時候才想到在家和兒子牽著黃狗抓兔子該多么愜意,多么閑適;也不至于像陸機在被殺前才由衷地感嘆再也不能在華亭聽鶴鳴看鶴舞的萬般無奈。我們工作壓力大的時候都會想,到農(nóng)村干點農(nóng)活,吃點粗茶淡飯,在恬淡閑適的田園生活中,體味人生的閑淡與社會的和諧,那該有多好??!
四
中國人的“閑”,是在寂寞中能洞明時事,參悟透人生的真諦,竟活出個人生的灑脫和快意來。所以中國哲學(xué)的“閑”是化解苦難,這要比叔本華的“人生就是一場苦難”,要含義豐富和深刻得多。
陸游《秋興》:“莫道身閑總無事,孤燈夜夜寫清愁?!边@是一個窮酸的詩人對俗世的一種解釋,誰能理解青燈孤影的高尚追求呢?說到讀書人,與陸游同時代的學(xué)者葉采有一首《暮春即事》:“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笔菍懽x書人讀書之余讀不下去了不愿意讀了的超雅脫俗之“閑”,寧靜的書房一人讀書,人在書中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有充實也有寂寥。瓦檐上行走的麻雀影子映在書案上,隨風(fēng)吹進窗里的楊花飄落在硯池上。這是以動寫靜,讓人孤寂中體驗到空氣的壓力?!伴e”字的出現(xiàn)是有哲學(xué)意義的,它映照了俗世的忙碌,這讓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元人陳草庵的《山坡羊·嘆世》:“晨雞初叫,昏鴉爭噪,那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彼赃@種“閑”就有了人生的愜意在。“閑坐小窗讀《周易》”,這個閑人,其實是個有追求的讀書人,到了書人相伴人書一體的境界,“不知春去幾多時”才會推進一層,拓展了全詩的時間容量,使這種孤寂上升到了美學(xué)范疇和畫的意境。《周易》的哲學(xué)思想是理學(xué)的理論基礎(chǔ),詩人通過這一細節(jié),不著痕跡地透露了全詩的主旨。當(dāng)詩人全身心地沉浸在理學(xué)世界中的時候,內(nèi)心世界一片從容,一片自然和樂,世間萬物都不能進入他的意識。
宋末詞人蔣捷的《梅花引·荊溪阻雪》說的“閑”,其實是“閑愁”:“白鷗問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黃云,濕透木綿裘。都道無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p>
上闋寫敏感的詞人乘船阻雪于荊溪閑著沒事想心事。白鷗棲息水濱,形象飄逸,出現(xiàn)在荊溪泊舟的背景中,與孤舟閑影相映成趣。借助白鷗劈斬開篇構(gòu)思設(shè)問,將孤舟主人的停泊究竟是被迫的還是自愿的這個問題,極其簡明地用“是身留,是心留”來概括,“心若留時,何事鎖眉頭”的反問,就容易理解這“閑”中,自有人生的煩事相擾。
“風(fēng)拍小簾燈暈舞,對閑影,冷清清,憶舊游。”寫身留,描繪了孤舟中的冷清,一個“閑”字,刻畫了他對著緘默的身影孤寂地發(fā)愣的靜態(tài),突出了一個“孤”字。在這一動一靜之中,渲染了“冷清清”的環(huán)境也是心境。人在孤寂的時候,自然感傷“憶舊游”的懷舊思緒,這倒合了叔本華的哲學(xué)思想。下闋回憶把閑愁推到了高潮。由于“泊孤舟”的冷清所引起的尋夢的思緒,“夢也夢也”一再地努力入夢卻沒有成功。好夢難尋,終于重新墜入冷清的現(xiàn)實──只見荊溪寒水空自流。這一跌一蕩的筆下波瀾,渲染了主人公翻騰的思緒,這被迫滯留中的閑愁也漏了底端?!岸嫉罒o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苯Y(jié)尾也是結(jié)果陷入了深沉的愁思,梅花這一高潔的形象與開首白鷗有同工之妙。蔣捷的另一首《喜遷鶯·金村阻風(fēng)》中也有個“閑”:“風(fēng)濤如此,被閑鷗誚我,君行良苦”,雖然同樣都借助了白鷗,卻顯得更俏皮更有閑趣。
趙師秀是“永嘉四靈”中較出色的詩人,詩學(xué)姚合、賈島,尊姚、賈為“二妙”。其詩七絕《約客》寫道:“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边@其中也有個“閑”字,這是等人等得不耐煩的無聊之“閑”,中國人“人和”的功夫十分了得,這自我調(diào)和的哲學(xué)還是比叔本華來得高明。
這是趙師秀的特“秀”之作。該詩寫詩人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的夏夜獨自期客的情景。鄉(xiāng)村梅雨連綿,池塘蛙聲一片,夏夜雨天熱鬧非凡。這很容易激發(fā)讀者的共鳴,梅雨連綿出行不便十分容易令人煩悶,更何況感情豐富思維敏感的文人墨客。這種煩悶的情緒悶到極處自然要找一個釋放口。我小時候在東北老家,秋雨連綿那時候我們家連個收音機都沒有,哥哥姐姐們就出去找伙伴玩撲克下象棋,父親就冒雨到鄰村的供銷社打酒喝,回來就點咸菜攤個雞蛋邊喝邊口中念念有詞:“下雨天喝酒天哪!”納鞋底的媽媽接過話來說:“我就不信你能把這天喝晴嘍?”爸說:“天也不聽我的,倒是喝不晴嘍,我倒想把我的天我們家的天喝晴嘍!”說著順手把坐在他腿邊的我抱進懷里,往我嘴里塞了一口雞蛋。我媽美滋滋地笑了,我美滋滋地笑了,我們家的天就晴了。
趙詩中的“家家雨”是對不能如期赴約友人的一種寬容,也是詩人的無奈;“處處蛙”襯托了詩人落寞煩悶焦躁的心境?!坝屑s不來過夜半”寓含了詩人望穿雙眼的期盼?!伴e敲棋子落燈花”,“閑”字的精妙在于有“敲”字鋪墊,這一動作細節(jié)更是讓人們十分真切地讀出了詩人內(nèi)心百無聊賴的孤寂。只是由于有前兩句清新恬靜、和諧美妙的鄉(xiāng)村之景的渲染,才使讀者感受到詩人內(nèi)心又是那么地坦然和平靜,對友人的責(zé)備又是那么地輕描淡寫。其實這也是閑愁,這是中國哲學(xué)的中和思想。問題是詩人竟能在這煩躁的心緒底色里,輕易地調(diào)和化解閑愁,而信手就理出一首絕妙的詩來,讓無數(shù)后來者也用它排解連綿細雨孤寂中的一片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