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華
2017年,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我有幸聽取了孫建鋒老師的《締造完美教室》。在現(xiàn)在的教育背景下,身為一名教師,如何用自己的一己之力去開拓新的天空,如何為學生開鑿生命的攀登之路。孫老師在用自己的行動演繹著創(chuàng)新,演繹著這具有深遠意義的一課。
【片段一】初識,一場理智的冒險
(播放幼兒園小朋友跳木馬的視頻。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看著。)
師:期許、耐心,這些字眼,沉甸甸的,從耳朵里進去,在心里種下,在大腦里生根發(fā)芽。
……
師:你可以使一群人完美,一群人也可以使你完美。你完美了,一群人就完美了,一群人完美了你就完美了。與其說這是在締造完美教室,不如說這是在締造——
生:完美的人。
師:人在教室在,教室在不一定人在。
【賞析】毅力、鼓勵、熱情、超越,孩子們用這些簡單的字眼告訴了他們的感想,其實也是在告訴我們他們期待的教室、家長和教師的樣子。孩子們是課堂的主人翁,是待被挖掘的寶藏。孫老師沒有去長篇大論地宣講孩子們的主體地位,只是用這簡單的問題讓孩子們深思,讓我們明確完美教室背后的這深深的期許。
“大家都在洗耳恭聽,是因為你一個人締造了所有人的耳朵?!睂O老師一句話體現(xiàn)了為師者的寬容、指引和深度,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力,讓人心底暗生敬佩。相比對孩子們的大聲吼叫和長篇說教,似乎這彈指一揮更能讓孩子們?nèi)テ届o和思考,更能體現(xiàn)為師者對所有孩子們的尊重與認可。
“與其說這是在締造完美教室,不如說這是在締造——完美的人。人在教室在,教室在不一定人在?!苯逃粦皇莻魇谌藗冎R,提高人們的修為,更是增強人們對于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地去認知自己,提升自己。至此,孫老師在與孩子的你言我語之間道出了教育真諦。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完美,在教育的舞臺上,教師用智慧啟迪智慧,用人格引領人格,用自己的精神之光照亮孩子們成長的道路。其實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孩子們的每一次成長與進步不單只是對老師的認可,更是能引起教師對于工作、思想、理想的修正,從而更從容地走在教育之路上。
【片段二】暢快,一次心靈的洗禮
下面讓我們?nèi)サ谌?,讓我們?nèi)ブ袑W看一看——“撕課本”。教室里正在發(fā)生一場戰(zhàn)爭,亂得不可開交。
(觀看V視)
師:基廷老師慫恿學生撕課本,他撕掉的是什么?為什么?請寫下來。
……
師: 如果說撕課本締造的是完美教室,那么它締造的是什么東西?因為什么?光撕不行,光破不行,要立。
生:它締造的是學生的自由思維,因為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
生:它締造了或喜莫悲的自由,因為新的才能適應新的時代。
師:只有新才能適應新。說得多精妙。
……
生:他如果不想被別人撕掉,他應該繼續(xù)創(chuàng)新。
師:非常地贊賞你!你知道每個人都會被撕掉,都該被撕掉,在新的面前。
【賞析】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進步的靈魂,但有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羈絆,甚至是血的代價。但經(jīng)過歲月的淘洗與沉積,他們終為人類的進步帶來很大的飛越。在教室這個舞臺上,分數(shù)似乎成為維系和維持教育最基本的準繩。一個學校如果升學率低,試問哪個家長敢把孩子送進去。這是大背景,但這都不能成為固步自封的借口。有時喜歡把自己的思想和收獲分享給自己的孩子們,如果有的孩子因為這個會有所進步則會欣喜萬分。創(chuàng)新同樣要在教室發(fā)生,因為所有的孩子渴求的成長只有你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進步才能滿足。
【片段三】回味,一次生命的旅行
師:締造完美教室,我們一起出發(fā),我們走向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都收獲了原創(chuàng)風景,沒有一句話是從課本上能找到的,都是我們現(xiàn)場生成的,都是我們在互動中形成的靈魂的原創(chuàng)風景!在締造的完美教室里,你的玫瑰正艷,我嗅到了花香。你嗅到了嗎?什么味道?
生:手的味道。
師:這就是人的味道,在教室里什么都能缺,就是不能缺少手的味道,締造的味道!好,下課!
【賞析】你我的味道,愛的味道,人的味道。課堂上,孫老師帶領孩子們解放天性,解放思維,勇于創(chuàng)造。當創(chuàng)課的味道彌漫于教室的每個角落時,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新奇和思考,老師們似乎都是若有所思。這是一場旅行,我們采擷到的并不只是爛漫春光里的一束小花。孫老師用自己為師者的情懷、教育家的思想、創(chuàng)新家的熱血和激情,帶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和生命的旅行。
創(chuàng)課是孫老師從對話教學分支出來的理論,包括六創(chuàng),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即是創(chuàng)教材。這并不是單純地只去追求標新立異,而是需要有更深的功底去支撐,這份功底來自于多年兢兢業(yè)業(yè)的在一線課堂的耕耘,還有作為一名教育家思想深處的智慧之花在不斷地發(fā)芽生長最后繁花滿樹。所以很多來自于生活中的事例,一些經(jīng)典的東西經(jīng)過孫老師的妙手仿佛重新煥發(fā)出了生機與活力。一名教師不能只做一名教書匠,更應追求去引領學生追求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