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的多維比較研究

      2017-12-07 16:33:33吳連春
      卷宗 2017年33期
      關鍵詞:語法隱喻生成機制

      吳連春

      摘 要:韓禮德提出,隱喻現(xiàn)象不僅限于詞匯層面,而且常常發(fā)生在語法層面。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詞匯隱喻的本質(zhì)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而語法隱喻則是 “所指相同,能指不同”;Thompson則認為,詞匯隱喻是語法隱喻的次類,兩者之間無本質(zhì)不同。本文通過對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的本質(zhì)進行剖析,發(fā)現(xiàn)盡管兩者在研究內(nèi)容和研究視角上存在差異,但在生成機制、本質(zhì)和發(fā)展軌跡上存在很大相似性。

      關鍵詞:詞匯隱喻;語法隱喻;生成機制;發(fā)展軌跡

      0 引語

      在語言中,隱喻無處不在。隱喻的本質(zhì)是用一種事情或經(jīng)驗去理解和經(jīng)歷另一種事情或經(jīng)驗。詞匯隱喻是在認知語言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Halliday(1994)提出,“隱喻現(xiàn)象不僅限于詞匯層面,而且常常發(fā)生在語法層面”,“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詞匯隱喻的本質(zhì)是‘能指相同,所指不同,而語法隱喻則是 ‘所指相同,能指不同”。Thompson(2008)認為,詞匯隱喻是語法隱喻的次類,兩者之間無本質(zhì)不同。常晨光(2004)提出,無論詞匯隱喻還是語法隱喻,所涉及的隱喻原則是一樣的,它們都是擴展建構經(jīng)驗的語義資源的手段。本文在國內(nèi)外學者關于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研究的基礎上,首先闡明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的本質(zhì),并在此基礎上,嘗試厘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1 詞匯隱喻

      隱喻研究首先要關注其表達形式,而隱喻的表達形式需要借助語言的各種表達形式得以實現(xiàn)。自然語言中的隱喻既可以是整個篇章、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也可以是一個小句,還可以是一個短語或一個詞。詞匯隱喻就是將研究重心聚焦在隱喻短語或隱喻詞上。這樣,詞匯隱喻可以分為名詞性隱喻、動詞性隱喻、形容詞性隱喻、副詞性隱喻、介詞性隱喻,“其實還有量詞性隱喻”(王文彬,2007)。

      認知語言學對詞匯隱喻的本質(zhì)做了相當深入的研究。他們認為,詞匯隱喻涉及到兩個概念之間的互動關系。Lakoff(1993)提出了隱喻的映射理論(Mapping theory),來表示兩個概念之間的對應關系。詞匯隱喻的映射就是“從一個始源域映射到目標域”(Lakoff 1993:206-207)。簡單詞的隱喻主要存在一詞多義現(xiàn)象之中,即存在于多義詞之中。多義詞的多個義項的地位并非完全對等,有本義和延伸義之分。本義指的是詞的原始意義或較早的意義,隨著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的發(fā)展,為表達這些新出現(xiàn)的事物、經(jīng)驗等,人們往往會擴充原來詞匯的意義,也就出現(xiàn)了詞匯的延伸義。換言之,某一個始源域和始源域與一個或多個目標域之間的可能關系,共同決定了映射的可能性。

      2 語法隱喻

      Halliday(1994)提出,傳統(tǒng)的隱喻往往被描述為詞匯在使用中的變化,換個角度來審視這一現(xiàn)象,一種意義可以通過對詞的選擇來體現(xiàn),這樣,隱喻便可以理解為一種意義表達方式的變體。隱喻性變體不再只是詞匯現(xiàn)象,而是一種詞匯語法現(xiàn)象。他提出“從上而下”把隱喻看成是給定意義在表達上的變化”(Halliday 1994)。語法隱喻產(chǎn)生的基礎是范疇轉(zhuǎn)換,這種轉(zhuǎn)換不是意義范疇的轉(zhuǎn)換,而是語法范疇的轉(zhuǎn)換,如從序列(sequences)到圖式(figures)到成分(elements)的轉(zhuǎn)換。Halliday(1994)提出,語言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語義層、詞匯語法層和語音層。各層之間是由上而下的體現(xiàn)關系。位于語義層的語義項體現(xiàn)為詞匯語法層的表達式式,沒有采用一致式,而是采用了隱喻式,就產(chǎn)生了語法隱喻。

      3 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之間的關系

      詞匯隱喻的處理范疇是詞匯層面,不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研究焦點;而語法隱喻是“從詞匯語法層過渡到話語意義層的紐帶,是不同層次間的級轉(zhuǎn)移現(xiàn)象”(王揚,肖祎,2012:79), 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揭示了存在于詞匯語法層與語篇語義層界面上的一種重要語言現(xiàn)象”(張德祿,雷茜,2013:1)。筆者認為,不能只是籠統(tǒng)地說兩者研究視角不同或認為前者蘊含于后者之中。兩者之間除了上述的區(qū)別之外,還在生成機制、屬性和發(fā)展軌跡等方面存在相似性。

      首先,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具有相似的生成機制。詞匯隱喻的始源域大都與直接經(jīng)驗有關,是人的心智便于操作和識解的認知領域,而目標域大都與間接經(jīng)驗有關,相對抽象,不容易被識解。語法隱喻中的名詞化同樣遵循著把容易被人掌握的、詞匯密度相對較低的始源域知識(即一致式)轉(zhuǎn)換為難以理解的、詞匯密度相對較高的目標域知識的原則。

      其次,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具有相似的屬性。雖然詞匯隱喻指的是同一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意義,而語法隱喻則是用不同的語法形式表達相似的意義,但是兩者的存在都是因為源自于對原有的慣常模式的一種違反。正因為如此,才為其各自對應的慣常形式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從而改變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習慣性認識和闡釋,提高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

      再者,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在現(xiàn)實語篇中具有相似的發(fā)展軌跡。Halliday(1994) 認為,“每一種語言的大部分歷史都是去隱喻化的歷史,即最初隱喻性的表達形式逐步失去其隱喻特征的歷史?!睋Q言之,人類語言最初從一致式的表達衍生出隱喻式,隨著語言的發(fā)展,隱喻化逐漸“去隱喻化”,出現(xiàn)新的一致式,語言就是在這樣的循環(huán)往復中呈螺旋式不斷向前發(fā)展。詞匯通過隱喻化,衍生出大量具有隱喻意義的“新詞”(此處的“新詞”指的是詞形沒有發(fā)生變化,卻被賦予了新的延伸義的詞),讓人們可以更好的認識和研究客觀世界。當這些詞語逐漸失去其隱喻性質(zhì)時,便成為我們用以討論客觀世界的直白的普通詞匯。語法隱喻同樣沿著相似的軌跡不斷向前發(fā)展。

      第四,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都“將隱喻看作介乎語言、現(xiàn)實與思維之間的、既反映語言的本質(zhì)又反映人類智能工作機制的一種動態(tài)過程”,“隱喻是一種語義現(xiàn)象,都試圖解答隱喻如何以其獨特的方式表達意義這一核心問題”(朱永生、嚴世清,2000:97)endprint

      4 結(jié)語

      現(xiàn)實語篇中的隱喻性不僅存在于詞匯層面,也存在于語法層面。無論是詞匯隱喻,還是語法隱喻,都是“一個施喻者據(jù)意而擇喻、受喻者據(jù)喻而得意的過程”(王文斌,2007)。施喻者編碼隱喻式的語言表達形式來表達自己對世界物質(zhì)的認識時,牽涉到物質(zhì)、概念和語言這三個維度,同理,受喻者在解碼這些隱喻式的語篇表達形式及其意義時,同樣牽涉到隱喻的這三個維度:物質(zhì)、概念和語言。但由于施喻者和受喻者的著眼點不同,三個維度的順序也就存在差異。施喻者先有物質(zhì),再有概念(隱喻思維),最后是隱喻語言,而受喻者恰好相反,先有隱喻語言,再有概念(隱喻思維),最后是物質(zhì)。在不同體裁的語篇中,隱喻性語言的選擇受到施喻者、受喻者、語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對詞匯隱喻和語法隱喻各自的本質(zhì)和它們之間的復雜關系有著清晰的認識,將有助于更好地創(chuàng)造、理解和分析現(xiàn)實中的語篇,更好地完成人與人之間的語言交際。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nd Arnold, 1994

      [2]Lakoff, 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A]. In A. Ortony (ed.). Metaphor and Thougt [C]. Pp. 202-25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Thompson, 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8.

      [4]常晨光. 語法隱喻與經(jīng)驗的重新建構[J].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4).

      [5]王文斌. 隱喻的認知構建與解讀[M].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7

      [6]張德祿,雷茜. 語法隱喻研究在中國[J]. 外語教學,2013(5).

      [7]朱永生,嚴世清. 語法隱喻理論的理據(jù)和貢獻[J]. 外語教學與研究,2000(2).endprint

      猜你喜歡
      語法隱喻生成機制
      刑事辯護詞中的概念語法隱喻
      刑事犯罪現(xiàn)場的大學生犯罪心理生成機制探討
      求知導刊(2016年31期)2016-12-16 11:25:43
      “網(wǎng)絡育人”價值生成機制建構
      人民論壇(2016年23期)2016-12-13 11:15:21
      科技英語翻譯去動詞化語法隱喻探究
      科技視界(2016年24期)2016-10-11 00:58:50
      語法隱喻對外語教學的啟示
      考試周刊(2016年34期)2016-05-28 14:36:08
      名詞化隱喻在學術寫作摘要中的功能
      科技視界(2016年12期)2016-05-25 12:21:26
      神奇婚姻故事深層敘事程式探析
      模糊性:教育政策復雜運行的生成機制
      高教探索(2015年9期)2015-09-21 04:22:43
      青年信仰的生成機制、發(fā)展規(guī)律與危機消解
      語法隱喻的認知解讀
      龙游县| 桦川县| 邢台县| 徐水县| 南岸区| 宜黄县| 阿坝县| 鸡西市| 瑞金市| 梓潼县| 沁水县| 宁陵县| 来安县| 犍为县| 兴隆县| 阿拉善左旗| 普兰店市| 曲水县| 张家界市| 涿州市| 兴化市| 青海省| 乐平市| 中西区| 吕梁市| 宜昌市| 北辰区| 济阳县| 罗定市| 中超| 常州市| 集安市| 四会市| 北流市| 科尔| 延边| 昌宁县| 金川县| 新巴尔虎左旗| 通许县| 贵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