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
國內(nèi)有幾家特別有錢的公司,曾經(jīng)號稱“永不上市”。2017年2月,一向?qū)ι鲜谐址磳B(tài)度的王衛(wèi)在深交所敲鐘,順豐上市。9個月后,宗慶后也有了松口的跡象。
娃哈哈作為國內(nèi)飲料行業(yè)的龍頭品牌,品牌價值達533.86億元,然而輝煌數(shù)字的背后已不復往日輝煌。娃哈哈鼎盛時期銷售額曾接近800億元,至2015年全年營收為494億元,相比頂峰近乎腰斬。盡管如此,企業(yè)發(fā)展并未放緩,用宗慶后的話說,娃哈哈經(jīng)營很穩(wěn)定,不僅不缺錢,還有大量存款,而且每年都分紅。
事實上,娃哈哈與資本市場的“眉來眼去”早有跡象。
2017年年初,中國糖果可能易主娃哈哈少主宗馥莉的消息在市場上散開,該股股價瞬間一飛沖天。數(shù)據(jù)顯示,3月28日,中國糖果的開盤價為0.145港元,5月10日收盤價報0.520港元,短短一個多月,其累計漲幅就高達258.62%。
5月12日公告發(fā)布,宗馥莉入主中國糖果一事得以一槌定音。市場對此事的猜測,集中于宗馥莉是要自立門戶,還是娃哈哈將借殼上市?當時,娃哈哈集團向前來求證的媒體表示,宗馥莉收購中國糖果是宗馥莉個人行為,與集團公司無關。
宗慶后本人松口后,上市之路又見一隙光明。但仔細分析,娃哈哈于A股上市可能困難重重。其中最大的一只攔路虎便是股東人數(shù),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該公司有1.5萬余名股東,而A股上市公司要求股東人數(shù)不超過200人,這是一條紅線。如何整合股東將成為耗費巨大的工程。
加上此前宗馥莉在港股的嘗試,不得不引人遐想。有興趣參與娃哈哈的投資者不如更多地關心港股動態(tài),尤其相關食品公司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