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潤明
摘 要:“因材施教”轉化后進生是社會的需求,是教育平等對待任何一個孩子的象征。本文從“從品德上轉化;從特長上轉化;從態(tài)度上轉化;從心靈上轉化”闡述后進生轉化的策略,操作性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因材施教;品德;態(tài)度;特長;心靈
自古以來,教師們就已注意到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此才有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因材施教”在古代來說是根據不同智力因素、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而有所側重地傳授知識,讓其在社會某個領域有更好的發(fā)展。而在當今社會,“因材施教”的用意更多是為了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處于不同水平、不同智力因素的學生都能掌握教學大綱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由此可知,今日的“因材施教”已失去古人所謂“因材施教”的意義了。
然而,當今社會是重視人的全面發(fā)展的社會,它尤其重視人的完整人格培養(yǎng)和個性充分發(fā)展。但比較古今倡導的“因材施教”,我們可以得知古人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我們當今素質教育的推行,更能珍視學生的主體感受和個性發(fā)展。
一、 從品德上轉化
后進生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成績跟不上的學生,二是品德不上進的學生,三是成績品德俱差的學生。那么對于品德差的學生,我們更迫切的需要不是在成績上讓他提高三分五分,而是讓他在品德上有所醒悟,別成為日后社會的又一個污點。
在這一類學生身上,我不僅在思想上教育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而且還善于從他們身上發(fā)現(xiàn)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幫助他們進步。如我所教的陸杰龍同學,在老師的印象中,他好動、調皮、耍賴、不講道理、喜歡破壞,簡直就是“爛泥巴糊上墻,白費勁?!笨晌覅s看到他積極的一面:熱愛勞動、樂意助人。因此,我讓他擔任本班的勞動委員,負責監(jiān)督每天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這樣杰龍就從人人頭疼的小搗蛋搖身一變成了小有職權的小干部。從那以后,他每天第一個到校,安排同學們搞清潔,遇到干活不夠麻利的同學時,他還嫌人家動作慢,一把搶過掃把,急匆匆地掃地。一個學期下來,他的腳都因為吹風太多干裂了,可他一點都不在乎,偶有因為清潔衛(wèi)生被扣分了,他還深深地自責。到期末,雖然他的成績沒提高多少分,但他處處以班集體為榮的想法已是今非昔比,有誰還能說他品德差呢?
可見,從品德上轉化后進生,能讓他們從內心去實現(xiàn)改變,這種改變更持久,更奏效,更有說服力。
二、 從特長上轉化
許多人都認同“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等觀點,但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的發(fā)展都是遺傳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結合,如果遺傳先天不足,哪怕你用再多的心機去彌補也只能起一半的功效,與其這樣,我們不如從特長方面去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其有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其日后的工作、生活作鋪墊。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一個平時連兩位數加減法都不會做的差生,在談起“養(yǎng)鳥經”卻口若懸河;一個門門都不及格的“后進生”韓寒,居然成了家喻戶曉的大作家。由此可見,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人才,每個人都應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學生也是如此,而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找到屬于他們自己的位置。如陸靜欣同學,她是本班公認學習能力最差的學生。有一次,我在上語文課時發(fā)現(xiàn)她正專心地想了又畫,畫了又想,一幅認真畫畫的架勢。等她畫好了,我瞅了一眼,只見她畫得線條流暢,架構合理,非常有畫畫的天分。于是我在班會課上表揚了她,還獎給她一本圖畫本,同時教育她該在什么時候畫畫。此后,她雖然學習能力還是公認最差的一個,但提起她畫的畫全班都豎起了大拇指。這對于她來說,無疑是日后的一筆珍貴財富。
每一人都有短處,也有長處,后進生也不例外。只要班主任能從后進生的“特長”入手,他們也能發(fā)光發(fā)熱,讓后進生發(fā)生轉變,為后進生的成長“保駕護航”。
三、 從態(tài)度上轉化
當然后進生中也不乏有能力學好而無動力學的人,對于此類學生,我們可以先給他們點甜頭嘗嘗,并將其置身于眾目睽睽下,讓其想不盡力學都不行。
我曾擔任過這樣一個班的班主任:班上有一“龍”一“鋒”,都姓“黃”,叫“雙黃”,整個班尖子生多,整體成績很好,但如果控制不了“雙黃”,整個班都會“黃”了。前一任班主任就是受不了,才申請不跟上去的。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剛出來工作不久的我倒急著要看看他倆是“何方神圣”。開學的第一天,第一節(jié)由班主任訓練教學常規(guī),我做了自我介紹后,就開始進行常規(guī)訓練,講著,講著,就有一位學生提醒我:“老師,有同學來了?!蔽页T口看了一下,只見門口站著兩個高高瘦瘦的男孩,都比同班同學高出一個頭,兩個都穿著褲腳很寬的拖地的黑色喇叭褲,右手提著一個黑色背包搭在肩上,稍高的男孩染了發(fā),稍矮的男孩一頭卷發(fā),不知是自然卷還是去燙的。他倆看見我,頭抬得高高的,也不看我,仿佛在向我示威,那架勢真的像港產片中的“古惑仔”,毫不在乎的。我也不以為然,笑著說:“進來吧!” 他倆對望了一下,似乎覺得很奇怪,老師怎么不兇呀?怎么不罵呀?我繼續(xù)講課,課后,我也不著急找他們兩個說遲到的原因,因為我知道他們是有備而來的,有了一套應付老師的方法,所謂欲速則不達。我沒有抓住他倆不放,而是轉移對象,找班上的同學了解情況,并準備好“對策”。第二天早上第一節(jié),一上課,我就不動聲色地宣布:“本學期,由黃飛龍當體育委員,黃健鋒當語文科代表?!币宦牭竭@樣的分工,班上立馬炸開了鍋,“怎么會這樣?”“他倆能行嗎?黃健鋒還當科代表,上課經常說話,語文也學不好。”前一任的語文科代表忿忿不平?!熬褪茄?,讓表現(xiàn)不好的同學當班干,豈不是會影響全班同學?!薄拔屹澇牲S飛龍當體育委員,因為他打籃球很出色。”聽著同學們眾口不一,我看了看他們倆,見他倆低著頭,竟然沒有異議,完全沒了平常大家所說的驕傲、囂張。我不急不躁,心平氣和地說:“每個人都會有做錯或表現(xiàn)不好的時候,可我們一味地盯著那些‘缺點不放,不愿意給機會別人改過,那些‘缺點就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影響他們一生,我相信大家也不想看到。對別人寬容也是對自己寬容,怎么不讓他倆試一試呢?都沒嘗試又怎能說別人不行呢?”聽了我的一番話,大家不再說什么了,我就讓這兩個大男孩表表態(tài),他倆站起來,竟然有點害羞,或許是知道他們給同學的印象不好吧。從此,他倆就變得越來越好了。endprint
態(tài)度決定一切,班主任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更是至關重要。只有班主任對后進生在觀念上發(fā)生改變,才能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對后進生賦予關愛和幫助。這樣,后進生才不會“破罐子破摔”,才會重拾信心,學得更好,走得更遠。
四、 從心靈上轉化
對待后進生,我沒有很高深的經驗,但我一直采用賞識、期待、寬容的方式對待他們。我堅信,只要我們不放棄,“丑小鴨”“笨小孩”也會變成“白天鵝”,也會成為我們的知音。在與他們相處的日子里,發(fā)生在我和他們之間的小故事,一直提醒我以心換心,就會得到學生的“心”。
班中有個學困生叫鄺彩華,她基礎差、膽小、自卑,成績在20分左右。我確信“和風細雨能潤澤萬物,脈脈溫情可搖曳心靈?!痹趯W習上、生活中,我時時留意鄺彩華,和她聊天,了解她的生活,從內心真摯地關心她。接著,我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去賞識她,在她的單元測驗卷里,我總會寫著:“祝賀你,你進步了?!薄拔艺娓吲d,你超越了自己?!痹谒淖鳂I(yè)本里,我也常寫著;“多整潔的書寫!同學們都應該向你學習?!薄斑@次作業(yè)你拿了80分,我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拿85分?!痹谒乃刭|報告書里,我摒棄了傳統(tǒng)的寫法,這樣為她寫評語:“我和同學們都喜歡你,你純樸、乖巧,是我心中的好同學,我永遠支持你,相信自己,相信老師,你是好樣的?!被蛟S因為我沒有歧視她,她對我特別親,課上也特別積極。在畢業(yè)考試復習階段,我特別為她開起了“小灶”。幾個下午放學后,我都留下她進行補習,由于她基礎差,有些題我反反復復講了很多遍,她還是一竅不通,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能發(fā)火,若她聰明,就不用我補習了,就這樣幾個下午我都不厭其煩地教她,和她一起讀綜合練習的拼音、組詞。最后,她考了75.5分。雖然不是最好,但卻讓我深感欣慰。7月5日,成績已經公布好幾天了,那天晚上,鄺彩華給我打來電話,在她得知自己的成績后,她居然會說:“老師,感謝你,感謝你對我的支持。”這話出乎我意料,說了兩句,她就在電話里哭了,她接著說:“這么多年,只有你不罵我,只有你關心我,謝謝您?!倍嗉儤愕囊痪湓?,我也被她惹哭了,心里很感動,可說心潮澎湃,感觸良多:一個學困生,不要說她什么都不懂,其實她什么都懂,只要我們做老師的愿意去賞識她,幫助她,她肯定會有轉變。
綜上所述,教學要承認個體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當他們通過不懈努力成績仍然趕不上時,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從品德、特長上對其進行轉化,而對于有能力卻學習馬虎的同學,我們要把他放上桌面,逼其學習。這樣,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生動、活潑、主動的發(fā)展,為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造的能力以及生存發(fā)展的能力打下基礎,也就是力求做到“不求個個高分,但愿人人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