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
短箋長卷,意態(tài)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jù)其勝。
——清·阮元
——阮元在清代實為碑學之先聲,最早祖述源流、分條析理地提出了“北碑南帖論”和“南北書派論”,將北碑與南帖并舉,并賦予了北碑以絕無僅有的歷史地位。
經過阮元的考證,他在南帖之外梳理出了北碑發(fā)展的歷史,分析了南帖與北碑不同書風的特質與成因。在阮元看來,南帖有南帖之長,北碑有北碑之勝,二者各有所長。書寫尺牘信札或者手卷,求其意態(tài)飛動,揮灑自如,這是南帖的長處。而界格方正威嚴,質樸實在,則是北碑的勝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南帖的長處雖然是揮灑自如,但其缺點卻易于“輕浮”,北碑的長處是方正威嚴,雖看似粗糲,卻是“質實”的代表。就北碑與南帖的優(yōu)缺點來說,阮元在審美上更傾向于質實的北碑。這是這一歷史時期審美風尚的轉變。在碑學運動的先期,阮元并沒有過分地拔高北碑,也沒有夸張南帖的弊病。這也是阮元的書學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