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行走中呈放的詩性溯洄
      ——讀黃玲散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

      2017-12-15 06:55:47師立新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17年12期
      關鍵詞:散文集詩性散文

      師立新

      行走中呈放的詩性溯洄

      ——讀黃玲散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

      師立新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也是最自由的文體,無需講究韻律,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散文的詩性,不管是從中國古代有文字書寫開始,還是在南茜·弗雷澤劃分的后社會主義時代,它的呈放狀態(tài)就始終是多元的,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都能夠在不經(jīng)意間閃動詩性。這也就可以合理解釋當下散文創(chuàng)作的各個支脈,哪怕再林林總總,卻仍然找得到同類的歸屬,并符合現(xiàn)代散文美學。因為早在十八世紀,意大利美學及文學家維柯的著作《新科學》中,就已把“詩性”定義為一種美學概念。通讀黃玲老師的散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我的眼前晃動的是整本文集的詩性溯洄,靜美、溫暖、走心、意境跳躍。最好的是,散文集從凡塵間生發(fā)情思的觸角和靈魂的探詢,安靜地釋放出人間溫情和大美的熱度,因此,在構建幽雅和溫馨之際,揮散一層大地上的情感彌漫。

      溯洄,是我在幼年讀《詩經(jīng)》時認識的一個動詞,意為逆著河流的方向往上游走。很怪異的是,不管過去多少年,我一直保持幼年初識這詞的個人理解:女性,溫婉如水。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中,我一次次在文字里,與作家的思緒溯洄著,去她的故鄉(xiāng)、過往、親友、國外課堂上流連,好像兩個女人與時間的河流反向而行,那么隨性又那么恬靜。

      散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共分為:故鄉(xiāng)在遠方、人生履痕、大美云之南、舷窗人影、書齋意緒、親情如水、旅韓日記·摘錄等共七個輯子。從精神訴求、敘事過程、場景描寫、人與物、結構,次第夯筑了本集散文與詩性共生及溯洄的關系,仿若給讀者一條景觀小徑,伸延著無限的向往。

      一、精神層面的詩性溯洄

      精神,是一種升華到宗教層面的境界。佛家有言:每個人都是一座廟宇。黃玲老師的廟宇,是暖色系的,茂盛女性柔暖的體溫,她在書寫生命體驗,人生行走過程中,追求獨立的求索與辨思,并充盈睿智。

      國人自古就有精神層面的詩性釋放,《詩經(jīng)》就是個著名的標志性文本,不夸張地說,它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散文的技法各式各樣,但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彰顯作家靈魂最根本的寄托實質。文學通過內向的精神通道,抵達夢里的上天, 于是,有了近乎宗教層面的思想高度,且自如實現(xiàn)詩性釋放。

      文學理論及文學批評中, 東西方有著共同的“詩性智慧”之源,不管是蘇格拉底和弟子柏拉圖,或者孔子、孟子和莊子,他們都以“對話體”的形式論述,以目前的眼光反觀,現(xiàn)當今這些文體明顯可以歸屬進散文中,從此,不難看出,散文的詩性寫作是貫穿古今中外的。

      黃玲老師是一位大學教授,兼學者、作家、評論家于一身。作為彝族后裔,她的書寫滲透了豐沛的民族情緒和對故鄉(xiāng)山水的根脈依靠,并從字里行間揮灑出散發(fā)個體魅力的文學精神。

      如作品《苦難深重的故鄉(xiāng)》,由故鄉(xiāng)地震講起,然后轉筆至故鄉(xiāng)的人,時間回溯到民國的龍云、盧漢,再到現(xiàn)代的夏天敏等作家。環(huán)境與人物,自強不息,展示了這塊土地上的風骨,作家本人發(fā)出“壯哉烏蒙,壯哉故鄉(xiāng)!”的贊嘆;《“六祖分支”的懷想》里,面對彝族先祖阿普篤慕,作家回顧一個族群的起源,民族傳承和民族性的光大,傳說、實景、族人生活,神性和人性交織的描述,最后落點到:“祖先的靈魂與精神在天空下轟然重生”,散文的精神詩性在作家的縱橫探尋下泉水般噴涌而出;《外婆的村莊》留下的是作家自幼成長的記憶和懷念,這里是外婆的家,在傾述式的描寫下,歸根結底展現(xiàn)的是作家的血脈起源,實質上,這里是她的精神原鄉(xiāng)。因為,“米田塊,也成了我生命中的一個有著獨特意蘊的符號”。還有,《云南王皮邏閣》《林徽因留給昆明的紀念》《唱給孩子的歌》《在時間中沉淪》等,這些篇章,充滿理性的思考,又不乏感性的思緒跳躍。表現(xiàn)了作家本人對社會、人文、族群、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歐陽修的《定風雅頌解》中有言:“詩出于民之情性”。詩,是人類天性之情,那么語言的自然穿梭,就成為一種言說方式,就像把詩歌拓寬,最終以散文的形式來體現(xiàn)對自然對各種狀態(tài)的所思所感。作家文字背向的探索和考量,將個人的詩性智慧、感知意識和生命體驗融入其間,由此得到精神層面的升華。

      黃玲老師語言的意象和意境的交替,塑造了作品的美質和品格,體現(xiàn)了對詩性藝術的炙熱追求。穿過七個小輯的作品,我體會著作家的精神感知,感受那些詩性溯洄在時間中,如廟宇的晨鐘暮鼓,聲聲叩擊著閱讀者的心。

      二、敘事中的詩性溯洄

      好的散文,很通俗的感覺就是能讓人讀得下去,放不下手,散文集《從故鄉(xiāng)啟程》就具備了此娟秀和親民的潛質。曾經(jīng),諾貝爾文學獎在希尼的授獎詞中強調其作品:“既有優(yōu)美的抒情,又有倫理思考的深度,能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神奇的想象并使歷史復活”。希尼本人也希望廣大的寫作者:“從生活細微出發(fā)”,黃玲老師的作品敘事中很好地印證了這些觀點。

      行走在整本散文集的文字間,看見作家反復地提及故鄉(xiāng),回首親情、友情,追溯前人,找尋族群根本,記錄日常點滴,細述人生得失,描摹旅教心得,幾乎所有篇章都是從小處切入往大處張揚,爾后抵達“歷史復活”的高潮。本文集收錄的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始終不變的仍是文字里流淌的詩性。即:語言詩性、意象詩性、引用詩性。它們律動在文集的每篇作品周圍,在文字的天空上溯洄。

      語言詩性的表達,黃老師的作品中是隨處可遇的,它們有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凝練、溫潤,有節(jié)奏感。

      如《從故鄉(xiāng)啟程》節(jié)選:“因為風太硬、草枯黃,因為心的不甘寂寞,便總想著逃離……只有心知道,漂泊是為了更好的回望,遠行是為了思念”;

      《在涼山過節(jié)》節(jié)選:“一杯美酒飲下去,一股細細的火焰在血管里奔馳跳躍,燃起一片激越的情懷。酒是彝族的魂,酒能點燃希望,生出創(chuàng)造的激情”;

      《女人四十》節(jié)選:“每個季節(jié)都有自己的風采,只要懷著一顆不甘沉淪的心,善待人生善待世界,你就可以在歲月之手的牽引下,長成一株向上的樹”。

      還有《牛街寫意》《關于“出名”》《去教堂,看別人信教》等作品。

      這些篇幅里,大量敘事語言的使用,完全是詩化的,形成了作家本人的散文書寫風格。這種詩性,對每一篇作品的場景開拓、行文走向、精神向度,起到了銜接上下內容和哲理升華的作用。整集散文彌散著具體意象感,也就是用具體趕超具體,說得更直白就是有在場感,這高度契合現(xiàn)代詩的某些處理表達,也使作品在貌似很自然的散文結構間,強調了感性的說理。

      從生活細微處,作家提煉出了高于生活的哲理。呈現(xiàn)了她對事對物的情感世界,并將隱性的背景無需明說地鋪展開來。散文在語言使用精致時,真的可以成為長一點的詩歌。而且,因為散文是能夠讓心靈疏放、靜謐和安暖的文學方式,所以,可以招搖真實的情感風景。以上作品的語言詩性,深刻反映了作家對人生的體悟。

      意象詩性。所謂意象,有其學術定義,“意象”通常來說是一個文論概念,是文學作品中的意義引代。除了詩歌中大量運用外,散文寫作也有使用。意象彰顯了散文的審美內涵,這似乎是個抽象的詞,但通讀黃老師作品后,會發(fā)現(xiàn)文中有許多具體的表述,作品具有意象的詩性是因為與作家的靈魂同在。

      還是以單篇作品《外婆的村莊》為例,此文的核心意象是村莊。村莊在國人傳統(tǒng)的概念里應該是貧瘠或窮困的,但作品中的村莊因為有外婆,就富饒成了作家的精神高地,承載了她的親情和回憶;再如《時光的花朵》,以“花朵”為意象,將大學同學物化為花朵,在時光這棵開花的樹上,青春、美麗和盛放并行著;《身在他鄉(xiāng)》,以“他鄉(xiāng)”寄托了作家對故鄉(xiāng)的向往及思念;《校園的金達萊》,這“金達萊”是作家觀影及人的情感隱喻,充滿期待和春天的清新。

      作家使用的這些無論直接還是間接的意象,都從作品間升騰了濃重的詩性,增強了作品所要表達的意義深度和廣度,如詩般的明喻、象征等表現(xiàn)形式,使文字散發(fā)真摯與熱愛的精神光芒。沒有真情感的作者,是不可能發(fā)現(xiàn)真正有力量的細節(jié),并從細節(jié)營造的詩性中引伸意象訴求。

      此散文集語言風格清麗,這也是許多女作家的共同特點,娓娓而來的安靜,能讓人平復浮躁的情緒,并讓人遐想和沉思。

      彝族箴言:太陽下的每一個地方,都有一條通往神靈的道路。作家通往靈魂的路是文字,給文字生命就是觸摸到了人的靈魂所在,黃老師的筆觸間也同樣讓我看到了這種行走的腳步。

      作品引用古詩詞有:

      《一代名士孫髯翁》,之“大觀樓長聯(lián)”:“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兩行秋雁,一枕清霜”“故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李喬家族的風采》,“莊周畫頌”之:“丹青可久,雅道斯存”,“近來雅道相親少,唯仰吾師所得深”;《清明哀思》引用:“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作品引用現(xiàn)代詩及山歌的有:

      《從故鄉(xiāng)啟程》,之“遠航”之“讓命運的風暴肆虐吧/不屈的雙臂就是我雙漿/也許大海重歸平靜/天空灑滿陽光……”;

      《走筆金陽》,“招魂”之“……歌神歸來了,歌的民族復活了/歌神歸來了,歌的子民騰飛了/讓我們再次祈禱,歌不絕呀人不滅”

      《歲月如歌》之:“表姐姐來表姐姐,趕場黑了我家歇/沒有油鹽吃淡菜,鋪蓋短了衣裳接”“不唱山歌這多年,心中長草結成團/雁鵝上天自在飛,心寬才能出少年”。

      宋 堅 留守家園

      這些篇幅間引用詩歌的詩性,語言簡潔凝練,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對整篇文字的核心思想推進,爆發(fā)了四兩撥千斤的功力。古典詩詞的引用,在起承轉合的互換下,強化了文章的底蘊,讓雅致生發(fā),也展示了作家的人文素質和文學功底;現(xiàn)代詩和山歌以較強的介入性,極融洽地光亮了所需詳述的作品,讓生活中自覺的生命形態(tài),充滿激情。這些導入引用詩性的文字,借鑒了詩歌的藝術張力,從不同的角度,多層次立體地建構出文集的詩性意識。作家有節(jié)制,合情合理的擴展了散文的表現(xiàn)范圍,增強了作品的感召力和表現(xiàn)力。

      文白結合的言說模式構筑了敘述中的詩性殿堂,且超越世俗,帶來無邊想象,也帶來了散文閱讀的深度。

      文采應該是衡量散文創(chuàng)作最看重的審美要素,而黃玲老師給予作品的詩性添加,無疑使以敘事為主的散文氣韻飛揚。

      文學有時是為了說明一種存在的狀態(tài),也為了闡釋一種個體特征,當文學有力量驚醒生命的生機時,定會煥發(fā)出的是銳不可當?shù)臍鈩荨!稄墓枢l(xiāng)啟程》洋溢著這種氣勢。

      我一直認為,對于作家個體,寫作只是一種活著的方式。文字是作者內心的獨舞,是感動溫暖心靈的真情寫意。寫作的過程是一種體驗性的過程,成稿很重要,過程也曠怡。我非常喜歡黃玲老師整本散文集帶給的享受,如同與她在她的人生路上逆流行走,詩性的溯洄,美不可言!

      詩性。散文寫作引用具有詩性的文字,對啟人心智及說理和表達觀點有增強說服力的作用。本集子的許多篇幅中,可以讀到黃玲老師直接引用的古詩詞及部分現(xiàn)代詩、山歌。

      云南省評審中心)

      責任編輯:萬吉星

      猜你喜歡
      散文集詩性散文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斟滿人性溫情的《凹村》——讀雍措的散文集《凹村》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1:00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此情可待成追憶——讀李玉洋散文集《那些年,那些事》
      形與影的詩性糾結——莊曉明的詩與詩評
      再活一次——散文集《鄉(xiāng)間游戲》創(chuàng)作談
      名作欣賞(2017年25期)2017-11-06 01:40:12
      大小筆的協(xié)唱——讀王勝田散文集《悠長歲月》
      詩性敘事與超現(xiàn)實敘事——論《塵埃落定》對于《百年孤獨》的超越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51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沖突下的詩性反思
      阿來研究(2014年1期)2014-02-27 06:18:45
      广河县| 渝北区| 衡水市| 通州区| 都安| 商城县| 梅河口市| 基隆市| 灵武市| 萨嘎县| 九江县| 怀来县| 中卫市| 景德镇市| 天峻县| 宜宾市| 甘南县| 江北区| 平邑县| 渭南市| 文安县| 江油市| 兰坪| 连云港市| 宁陵县| 会同县| 嘉义市| 蓝山县| 汶川县| 屏东县| 大同市| 巩义市| 鄂温| 白沙| 呼玛县| 调兵山市| 万荣县| 方山县| 辽宁省| 铁岭市|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