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同 趙峰遠
【摘要】 目的:對膽結石患者治療中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開腹手術方案的效果進行對比分析。方法:研究從2015年1月-2017年1月進入筆者所在醫(yī)院的膽結石患者中抽選40例進行隨機分組,20例對照組均實施開腹手術方案,而研究組20例則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觀察兩組手術效果、圍術期指標以及安全性等。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60.00%(12/20),研究組95.00%(19/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中有1例(5.00%)出現不良反應,而對照組有6例(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治療膽結石患者時,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能提升患者療效,而且還可能防止腹腔臟器粘連,改善其圍術期指標,應用價值高,所以可推廣。
【關鍵詞】 開腹手術方案; 膽結石; 安全性; 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 臨床指標
doi:10.14033/j.cnki.cfmr.2017.30.09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30-0187-02
膽結石是臨床常見病癥之一,若患者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容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嚴重威脅到了患者身心健康[1]。伴隨醫(yī)療技術進步,臨床上開始廣泛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并且取得較好的效果[2]。為評價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應用于膽結石患者中的價值,此次抽選40例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進入筆者所在醫(yī)院的膽結石患者進行分析,期待能提升膽結石患者手術效果,研究流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從2015年1月-2017年1月進入筆者所在醫(yī)院的膽結石患者中抽選40例進行隨機分組。20例對照組,男7例,女13例;年齡23~68歲,平均(45.50±2.89)歲。研究組20例,男8例,女12例;年齡22~65歲,平均(46.70±3.2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的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手術設備 研究所用腹腔鏡為美國蛇牌,其序列號是13-218077,型號是SC-WU26-A1511,批號是90R0061-E,制造商是NDS SI。
1.2.2 手術方法 20例對照組均實施開腹手術方案:(1)行氣管插管以及全麻,保持平臥狀,選中右上腹位置,制作切口,并對其腹壁組織逐層切開。(2)選中患者膽囊組織三角區(qū)域,明確膽囊管組織、膽囊動脈組織后,予以結扎,并切除膽囊[3]。(3)逐層縫合創(chuàng)口,對患者病情狀況進行分析,再決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研究組20例則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1)行氣管插管以及全麻,保持平臥狀,使患者身體朝著左側適度傾斜,并抬升其頭部與腳部[4]。(2)選中患者肚臍,于其下側約1.0 cm處作切口,并設作觀察孔,再選中患者劍突組織的下側1.0 cm處,設作主操作孔,同時于患者右鎖骨部位、右腋部位分別制作輔助操作孔[5]。(3)給予患者創(chuàng)建氣腹,將手術器材緩慢植入操作孔內,并對其膽囊動脈組織有效切斷,予以結扎。(4)引出患者膽總管組織,以鈦夾對其近端進行夾閉,再實施膽囊切除操作[6]。(5)對患者氣腹進行有效關閉,取出所有器械后,對患者病情狀況進行分析,再決定是否放置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評估其療效:患者膽結石組織被完全清除,而且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膽結石組織被大量清除,而且癥狀有十分明顯的改善為有效;患者膽結石組織未被完全清除,而且癥狀仍然十分明顯為無效[7]??傆行?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收集的資料,予以建立數據庫,并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臨床效果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20例對照組總有效率60.00%(12/20),研究組20例總有效率95.00%(19/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不良反應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研究組中有1例(5.00%)出現不良反應,而對照組有6例(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臨床指標
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出血量、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等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李越華等[8]發(fā)現,糖尿病因素、肝硬化因素以及肥胖因素等都可能會誘發(fā)膽結石,以往臨床上通常施予開腹手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創(chuàng)傷,同時還會有較多并發(fā)癥出現,患者術后所需恢復時間較長,導致該手術方案的應用價值受損。近年來,微創(chuàng)理念越來越深入臨床,對膽結石患者實施手術治療時,腹腔鏡手術方案逐漸被引入,該方案不僅手術時間短,且手術過程比較安全,可以防止腹腔臟器粘連癥狀、創(chuàng)口感染癥狀以及腎功能受損癥狀等出現[9]。
不僅如此,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措施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因此有創(chuàng)傷比較小的優(yōu)勢,能提升患者手術效果,加之該手術方案術野比較清晰、操作相對簡單,患者切口愈合比較快,同時術后恢復迅速,能夠縮短住院時間,所以逐漸受到術者與患者的青睞[10-11]。本次對兩組膽結石患者實施不同方案后,對照組總有效率60.00%(12/20),研究組95.00%(19/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中有1例(5.00%)出現不良反應,而對照組有6例(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林正清等[12]的觀點(研究組有效率100%,對照組77.50%;研究組有7.50%的不良反應,對照組37.50%)相符。endprint
綜上所述,治療膽結石患者時,腹腔鏡膽囊切除方案有損傷小、恢復快以及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勢,不僅能提升患者療效,而且還可能防止腹腔臟器粘連,提升治療方案整體安全性,應用價值高。但是,腹腔鏡設備價格昂貴,無法在基層醫(yī)院中普及,一旦患者需要中轉開腹,對于醫(yī)師外科手術能力也提出較高要求,因此在治療中,要根據患者病情狀況、醫(yī)院醫(yī)療水平等要素選擇手術方案。
參考文獻
[1]吳勝,陳金鎖,唐曉明,等.腹腔鏡及選擇性輔助小切口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肝外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13):1807-1808,1811.
[2]李華麗,梁雪,魏偉,等.開腹取石保膽術與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合并膽結石的臨床效果分析與護理對策[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22):73-75.
[3]黃軍利,耿小平,李文崗,等.精準肝切除聯合電子膽道鏡在肝膽管結石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5,30(6):428-431.
[4]阿不都熱依木·阿不都拉,吳源泉,買買提吐爾遜·吐爾迪,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結石68例[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4,26(5):416-417.
[5]甄忠廣,張彥輝,任懷珍,等.經皮經肝膽道鏡及腎鏡聯合超聲碎石經膽道造瘺竇道治療膽管結石[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4,29(11):850-852.
[6]薛紅娣,劉雙海,陳勝,等.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療效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綜述,2016,22(24):4914-4916.
[7]菅志遠,沈先鋒,黃林生,等.三種微創(chuàng)方式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2):275-279.
[8]李越華,魏東,王琨,等.腹腔鏡與開腹左肝外葉切除聯合膽道鏡取石治療左肝內膽管結石的療效比較[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5,24(8):1070-1076.
[9]陳武強,何友釗,李建平,等.腹腔鏡規(guī)則性左半肝切除聯合膽道鏡取石治療肝內外膽管結石[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8):1034-1037.
[10]周海成,李永梅,范永新,等.經膽道鏡取石術與消炎利膽片治療老年肝膽結石對患者血清Ins、C-P、HA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4A):38-39.
[11]高興強,毛建芳,念丁芳,等.經皮經肝膽管穿刺引流術聯合二期膽總管取石治療高齡膽總管結石[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7,15(1):97-99.
[12]林正清,林彬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腹腔鏡膽道鏡聯合微創(chuàng)保膽取石術治療膽結石的臨床療效比較[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2):244-246.
(收稿日期:2017-0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