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應蘭
一、討論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作用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育教學活動中,僅是教師單一地進行講授活動,學生處于被動位置,被動地去閱讀和理解,進而導致學生和教師間的問題討論環(huán)節(jié)減少,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影響小學語文課的有效進行。討論教學的運用極大改變了這一現(xiàn)象,利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及時對于不理解的知識和重難點問題進行提問,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及時回答,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教學質量也得到保證。
例如,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討論法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設置教學問題,學生進行討論。如教師可以問:“為什么這個小女孩要以賣火柴討生活?這個小女孩有沒有父母?有沒有人買小女孩的火柴?要是你會買小女孩的火柴嗎?”等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其對文章主題的興趣,加深對文章的情感理解。教師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增加了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最大化。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知識接受能力有限,是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教學模式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討論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利于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日后學習奠定堅實的知識積累,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形成自主學習理念。討論教學法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討論氛圍,在建立良好小學語文討論環(huán)境的基礎上,學生極大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增加學習的能動性。這也極大地滿足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利于促進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春》這一課時,教師完全可以利用這樣的討論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可以給出關于春天的問題:“同學們,你們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在春天,你和爸爸媽媽會去做什么戶外活動?那么朱自清先生心中的春天又是什么樣的?”通過這樣的問題給出,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思考和預習,也可以同學間進行分組討論和學習。在教學活動開展前,讓小學生進行自我闡述,或者以小組名義進行闡述,增加語文學習的能動性,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
二、討論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應用模式
1.建立學生的主要位置,對問題進行說明和講解
首先,教師要一改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教育活動的主要位置,激發(fā)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而不是強制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對討論教學法的應用,教師先要讓學生依據教師給出的問題為出發(fā)點,結合自身知識的背景和課文主題進行問題的理解。其次,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前后座之間、同桌之間和分小組進行問題的討論。這種方式的教學活動,不僅增加了課堂趣味性,也利于學生間良好友誼的建立。
2.以課堂預習為基礎,增加學生討論投入度
要想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討論活動中,讓學生進行全面的預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預習工作,利于學生對整體課文內容的熟知,利于討論活動的進行。例如,在學習《我的思念是圓的》這一課時,可以通過預習知道這圓是月亮的象征,便于教師在運用討論式教學時,進行有效的問題討論和回答。例如,教師對課文《我的思念是圓的》給出這樣的討論提問:“同學們,我的思念是圓的,作者說的圓的到底是什么物體?”由于在課前進行過預習,就可以進行良好的討論活動,作者說的圓是月亮的象征,進而開展更深入的問題討論。在教學中,利用討論教學法進行語文教學,首先要以課堂預習為基礎,增加學生討論投入度,來實現(xiàn)教學效果最大化,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3.增加小學語文討論教學的鼓勵環(huán)節(jié)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細心觀察每個學生的討論表現(xiàn)。對于表現(xiàn)良好的學生,進行及時鼓勵和表揚,促進討論教學的有效進行,增加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筆記本和文具的獎勵方法,對表現(xiàn)好的學生進行表揚和獎勵,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語文討論活動的激情,提高語文學習成績。其次,教師也可以建立合理化的評判機制,從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出發(fā),從整個班級整體的學習能力出發(fā),給出合理的討論問題,解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高語文學習成績。
討論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滿足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新課改的課程目標。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討論教學可以極大改善教師傳統(tǒng)教學單一的教育模式,把學生放在教育活動的主要位置,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進行引導教學而不是強制性教學,豐富了課堂教學活動的靈活性和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增強學習信心和語文討論教學活動的激情,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簦ㄗ髡邌挝唬航K省海安縣雅周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鄧 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