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蓮,潘峰楠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
幼師生微信移動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
——以某高職高專院校為例
吳碧蓮,潘峰楠
(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福建 泉州 362000)
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方式持續(xù)受到人們的關注。通過對某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微信移動學習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了幼師生微信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并對微信移動學習的認識、態(tài)度、需求和技術服務需求等進行了分析研究,從而提出了幼師生開展微信移動學習的建議和策略。
高職教育;幼師生;微信;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是指利用無線移動通信網(wǎng)絡技術以及無線移動通信設備(如智能手機、Ipad等)獲取教育信息、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的一種新型學習形式。[1]隨著移動互聯(lián)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方式持續(xù)受到人們的關注。微信平臺運用于移動學習領域,具有良好的使用體驗、龐大的用戶群體和方便的傳播平臺,能夠為移動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和更加豐富的交流方法。[2]移動學習的基本要素包括學習者、教師、環(huán)境、內容與評價五個方面,其中學習者是移動學習的核心,其他要素均為它服務。[3]因此,了解龐大的學習群體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的認知和需求,對于設計和開發(fā)移動學習資源非常關鍵。目前對移動學習群體的研究較多集中在大學生群體,對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群體,特別是幼師生群體的移動學習研究文獻很少。高職生在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和學習基礎等方面較一般普通高校大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高職學生學習的內容實踐性較強,更強調對知識的應用。了解這個群體微信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和對移動學習的需求可以為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平臺及資源的設計開發(fā)提供參考。
本文以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學生為樣本,對其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的現(xiàn)狀和需求進行調查與研究,以便為開發(fā)微信移動學習平臺、建設移動學習資源、開展更為深入的移動學習研究提供依據(jù)。
綜合運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泉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一年級的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并參考移動學習研究的相關文獻資料,結合高職學生特點設計了調查問卷。
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本問卷的設計主要包括微信的使用情況、對移動學習的認識和態(tài)度、對微信移動學習的需求三個方面。移動學習的需求包括對學習資源的需求和技術服務的需求。問卷共設置20個單項題和多項題。為保證問卷的有效性,本問卷在信度和效度檢驗上主要采用內部一致性驗證,即對同一內容在問卷的不同位置從不同方面進行檢測,同時請同行對表述不正確、設置不合理的問卷題項進行修改。
本次問卷的編制主要采用“問卷星平臺”完成,并通過相關社交工具如QQ、微信等向學前教育學院一年級的全部班級(8個班)發(fā)放問卷鏈接。問卷填寫歷經(jīng)半個月,最后回收235份,有效問卷235份。問卷回收后采用“問卷星平臺”上的統(tǒng)計與分析功能和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并對結果進行分析討論。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微信已經(jīng)成為學生日常生活溝通和交流的必備工具,100%的調查對象都已開通微信。從幼師生使用微信的頻率來看,22.6%的調查對象平均不到半個小時就會刷一次微信,0.5~1小時一次的占26.4%,1~2小時的占16.7%,2~3小時的占11.5%,3小時以上的占23.4%??梢?,調查對象平均每天刷微信的頻率還是較高的。從使用微信的行為來看:71.1%的調查對象使用微信與朋友同學聊天以打發(fā)時間;通過微信朋友圈記錄生活見聞、表達情感的占57.4%;了解各類新聞資訊的占43.4%;利用微信了解專業(yè)及課程相關的信息和資料的占23.0%??傊?,幼師生使用微信來打發(fā)時間、表達情感、關注時事、交友的情況居多,而利用微信進行與課程相關的學習活動的比例較低。
了解幼師生對微信學習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其微信學習的行為和效果。調查顯示(見表1),當問到“是否愿意利用微信在手機、IPAD等終端上隨時隨地地學習”時,17.9%的調查對象表示非常愿意,69.8%表示愿意,4.26%表示一般,7.3%表示不愿意,0.4%表示表示極不愿意。75.7%的調查對象認為利用微信平臺進行學習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80.4%的調查對象對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開展的學習充滿期待,74%的調查對象表示愿意利用微信關注自己喜歡的微信公眾平臺和獲取所需要的學習資源,77%的調查對象認為自己具備利用微信進行學習的各項基本能力??梢姡蟛糠终{查對象對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的認識與態(tài)度還是很積極的,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對移動學習的行為和效果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作用。[4]
表1 幼師生對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是否愿意
對微信移動學習的需求主要從學習的資源內容、資源類型和微信平臺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問卷調查。
1.對學習資源的內容需求
本研究涉及到的移動學習資源內容分為所學課程的輔助學習資源、外語學習資源、新聞公告信息、游戲益智、生活百科五類。圖1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對課程的輔助學習資源和外語學習資源的需求量最大,分別是67.7%和70.2%,游戲益智為46.8%,新聞公告信息35.3%,生活百科45.5%??梢?,一年級新生對與課內學習相關的移動學習資源較感興趣。筆者通過對部分學生訪談進一步了解到:新生剛進大學,對自己所學專業(yè)充滿期待,但同時本校要求的計算機考級和鋼琴考級、舞蹈考級、外語考級對他們造成較大的壓力,因此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應付考級和課程考試上,對相應學習資源的需求也比較迫切。因此,加強對相關課程資源的建設,是激發(fā)他們移動學習動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的重要舉措。
圖1 幼師生對移動學習資源內容的需求
2.對學習資源的類型需求
媒體資源類型包括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6類。圖2顯示,幼師生最喜歡的媒體資源類型是視頻和動畫類,分別占84.3%和72.3%,其次是聲音類(68.5%)、文字類(64.7%)、圖形圖像類(39.6%)。進一步訪談表明,由于大一新生所學課程許多是高中時沒有接觸的,特別是鋼琴舞蹈類的藝術課程,課堂上的一些重難點無法馬上消化,需要課后加強練習。而對于這類操作性較強的課程而言,視頻和動畫是最佳的表現(xiàn)形式,當然其他的資源表現(xiàn)形式所占比例也較高。因此在課程資源建設上,要充分考慮對多種媒體形式的綜合利用,并根據(jù)重難點有所側重。
圖2 幼師生對移動學習資源形式的需求
3.對微信平臺環(huán)境的需求
關于幼師生開展微信移動學習時對平臺環(huán)境的需求,調查問卷中采用李克特5級量表的表述方式設置問卷。數(shù)據(jù)顯示:12.3%的調查對象非常同意“如果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學習資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我的學習興趣會提高”的觀點;66.4%的調查對象表示同意這個觀點;持一般態(tài)度和不同意態(tài)度的分別占10.2%和11%??梢?,平臺豐富的學習資源是吸引學生在平臺上開展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微信平臺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習資源的多樣化呈現(xiàn)。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不能傳達的知識需要在平臺當中以多種形式呈現(xiàn)出,以彌補傳統(tǒng)環(huán)境的不足,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建構知識,發(fā)揮學習者的主體作用。79.6%的調查對象認為微信平臺個性化的資源推送會提高其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這就提示我們,在平臺建設的過程中要注意利用微信平臺的推送和自助查詢的功能為學生推送符合其學習需求的個性化學習資源,這對學生的知識建構和主動學習也是很有必要的。
當回答“微信平臺個性化的界面能夠吸引我在其中學習”時,10.6%的調查對象選擇“非常同意”,72.3%選擇“同意”,9.2%和7.3%選擇“一般”和 “不同意”??梢?,大部分調查對象認為個性化的界面對其在平臺上開展學習是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平臺界面的設計中,人機交互友好、界面導航清晰等要素都要考慮。
4.對微信移動學習技術的需求
技術服務對移動學習的推廣應用起一定的影響作用。文獻分析顯示,上網(wǎng)速度的快慢和移動學習的費用、設備操作的難易都會影響用戶移動學習的行為。[5]為了解幼師生對目前移動學習技術的需求,問卷的相關題項采用里克特五級量表設置,五個選項分別賦值5、4、3、2、1。表2的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幼師生對移動學習費用滿意度最低,其值為2.93;其次是上網(wǎng)的速度,值為3.24;對移動學習設備的易操作性的滿意度較高,值為4.21??梢?,盡管目前移動互聯(lián)技術發(fā)展迅速,但在高校,移動技術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移動學習效果的提高需要不斷提升相關的技術服務。
表2 幼師生對移動學習技術服務的滿意度
通過問卷,我們了解到當前幼師生利用微信進行與課程相關的學習活動的比例不高,不過對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的認識與態(tài)度比較積極。同時,調查顯示,幼師生對于微信移動學習的需求十分顯著,大多數(shù)的幼師生最希望獲取課程的輔助學習資源和外語學習資源。在資源的形式上,希望能夠提供多種形式的移動學習資源,其中視頻、動畫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音頻和文字類信息;在微信平臺環(huán)境的建設上,除了對平臺界面的需求外,同時也希望能夠在學習資源的多種形式呈現(xiàn)外,多提供一系列針對不同學習需求的個性化學習資源,對微信平臺個性化的資源推送有較高的期待。幼師生對移動學習的技術服務總體滿意度不高,需要在高校中不斷完善技術服務,以滿足廣大學習者的需求,提高學習效果。
雖然當前幼師生對微信移動學習有積極的認識與態(tài)度,但利用微信進行移動學習活動的學生比例并不高,因此,高職教師應該跟隨時代的潮流和學習方式的變化,根據(jù)不同學生所具備的不同特征,幫助學生結合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并合理地選擇自適應的移動學習模式,將基于微信的移動學習滲透在平時的課堂教學、課后復習鞏固和自我學習策略中,從移動端補充和完善課程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打破高職生傳統(tǒng)的學習觀,培養(yǎng)其移動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微信公眾平臺開發(fā)者,尤其是高校教師,要根據(jù)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微信平臺的即時通信功能、社交功能和跨平臺交互功能等特征,對微信平臺進行二次開發(fā),構建資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教學互動性強,具備移動學習評價體系等特點的微信移動學習平臺。[6]在資源建設上,可以考慮對現(xiàn)有系統(tǒng)、網(wǎng)絡課程內容進行二次開發(fā),建設成符合移動學習特點的移動學習資源,既保證學習資源的系統(tǒng)性和邏輯性,又能夠做到設計生動有趣、內容精簡化和多樣化,不僅要涉及專業(yè)知識、學科知識或是其他等級考試知識,還應涉及時政要聞、生活百科等社會生活知識;在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上,注意視聽結合,可以結合課程特點和學生的需求多設計開發(fā)課程微視頻、動畫、音頻的學習資源。
調查顯示,目前移動設備已經(jīng)不再成為大學生移動學習的制約性因素,但網(wǎng)絡條件仍是一大問題,幼師生對目前的上網(wǎng)速度和上網(wǎng)費用的滿意度均值較低。網(wǎng)絡環(huán)境是大學生進行移動學習的學習環(huán)境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移動學習離不開網(wǎng)絡的支持,沒有無線網(wǎng)絡移動學習無從開展,所以學校應加強對校園內部無線網(wǎng)絡的覆蓋率,方便幼師生隨時隨地地開展移動學習,同時降低各項移動收費標準,在技術服務上促進幼師生開展移動學習。
[1]百度百科.移動學習[EB/OL].[2017-05-0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qHd Kt0fgWycNIn4mkgfHSqba6YP8wrGawq aQtBe5watREw0LvdLndj2rMG7k_B0_RtX_pw-oBO305fsHTH ZmMNld MEcAEZFITfVF52A-He.
[2]羅勇.微信學習 找回流逝在指尖的光陰[J].中國遠程教育(資訊),2013(6):32-33.
[3]Ozdamlia F,Cavusb N.Basic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Learning[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8):937-942.
[4]林謀錦,黃慧斌.大學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廈門市某高校為例[J].集美大學學報,2014(4):20-25.
[5]曾勇.研究生移動學習現(xiàn)狀調查和需求分析[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3):15-20.
[6]祁志衛(wèi),王全亮.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生移動學習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16-18.
A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WeChat Mobile Learning for Pre-school Students
WU Bi-lian,PAN Feng-nan
(Quanzhou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Quanzhou 362000,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mobile learning methods based on WeChat continue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WeChat mobile learning situa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in a vocational colleg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eChat mobile learning for pre-school students,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towards WeChat mobile learning,their needs for WeChat mobile learning and the demand for mobile learning technology services.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pre-school students to carry out WeChat mobile lear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pre-school students;WeChat;mobile learning
G715
A
1009—7600(2017) 10—0100—04
2017-07-26
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JAS151057)
吳碧蓮(1979—),女,福建莆田人,講師,碩士;潘峰楠(1980—),男,福建泉州人,副教授,碩士。
[責任編輯,撫順職院:陳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