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亮
北京15日揭曉2022年冬奧會會徽“冬夢”的神秘面紗,漢字與冰雪運動巧妙結(jié)合而形成的含義得到官方解讀。若將時針回轉(zhuǎn)到1924年的首屆冬奧會時,我們會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不但在會徽上找不到奧運五環(huán)的身影,就連它的“首屆冬奧會”名分也是在后來才被追認的。
1924年,在法國滑雪勝地霞慕尼舉辦了世界“首屆冬奧會”。與后來歷屆冬奧會會徽抽象主義的畫風不同,這屆奧運會的宣傳畫上(如圖),所有元素都是實打?qū)嵉恼嫒?、真景和真物。一隊五人雪橇仿佛從遠處的雪山腳下穿越橋梁而來、近景的振翅雄鷹幾乎飛出畫面。若不是有“向第八屆奧林匹亞體育周獲勝者致敬”的字樣,單看頂端“巴黎-里昂-地中?!钡臉俗⑴c畫面,人們極易將它與一張旅游招貼畫混淆起來。也難怪,這屆冬奧會的初名就叫“第八屆奧林匹亞體育周”。
冬季奧運會的設(shè)立是個十分難產(chǎn)的過程。有冰雪運動傳統(tǒng)的歐美國家于1901年在瑞典舉行北歐運動會,后來這項比賽逐漸形成體系?,F(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發(fā)起者、法國人顧拜旦雖然早就設(shè)想單獨舉辦冬奧會,卻遭到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強烈反對。瑞典、挪威等國代表認為,既然已有傳統(tǒng)的北歐運動會,就沒必要再搞一個冬季奧運會,再說古代奧運會也沒有冬季項目。他們揚言,如果國際奧委會強行召開冬季奧運會,他們將拒絕參加。
于是單獨舉辦冬奧會的問題暫時擱淺,不過在1908年倫敦和1920年安特衛(wèi)普夏季奧運會上分別出現(xiàn)的花樣滑冰和冰球賽,引起人們極大興趣。觀眾對這類項目的喜愛,促使單獨舉辦冬奧會的議題被再次提上議程。在1922年國際奧委會巴黎會議上,顧拜旦終于說服反對者,決定在1924年夏季奧運會前舉辦一個國際冰雪運動比賽,但不使用“奧運會”字眼,而是稱之為“第八屆奧林匹亞體育周”。由于第八屆奧運會東道主是法國,因此這個體育周也被委托給法國承辦,會址定在阿爾卑斯山區(qū)的霞慕尼。
這個快速上馬的運動會就這樣開始籌備了。不過工程在比賽8個月前才啟動,進度緩慢曾一度讓法國奧委會威脅撤資,運動會差點泡湯。為趕工期,預算不斷超支。最終,工程共耗資350萬法郎,算上比賽門票收入在內(nèi),進賬只有12萬法郎,霞慕尼政府賠得很慘。更糟糕的是,開幕式前一星期,當?shù)仫L雨不斷,冰場幾乎變成池塘,差點兒令比賽延期。幸虧突然降溫帶來的冰凍,才讓大會得以順利進行。1月25日,夏蒙尼天空晴朗,運動會正式開幕。來自16個國家的258名運動員進入會場,參與了16個項目的角逐。按照當時的要求,運動員都身著比賽服裝、肩扛比賽工具入場,包括滑雪板、冰球棍以及由幾個人共同扛起的笨重雪橇。
在本屆運動會上,挪威名列獎牌榜第一,16個國家中,波蘭、拉脫維亞、匈牙利、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六個國家沒有取得獎牌。挪威女子花樣滑冰運動員索尼婭·赫妮參加本屆運動會時只有11歲,是年齡最小的參賽選手。她比史上最年輕奧運選手——參加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的希臘體操選手迪米特里奧斯·朗德拉斯只大了一歲。挪威選手豪格在滑雪項目上獨占鰲頭,取得3枚金牌1枚銅牌。但時隔半世紀后,國際奧委會于1974年發(fā)現(xiàn),在跳臺滑雪比賽中,豪格的分數(shù)有錯,他的正確分數(shù)應(yīng)是17.821,低于美國運動員安德斯·豪根的17.915分。1974年9月12日,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的一次特別儀式上,83歲的豪根最終拿回50年前屬于自己的銅牌。不過等待獎牌遲來的不只豪根一人。由于頒獎儀式在2月5日的閉幕式上舉行,很多運動員已經(jīng)打道回府,組織者不得不將獎牌授予代表他們國家的官員或者隊友,不少人都拿到一枚甚至數(shù)枚“遲到的獎牌”。
經(jīng)歷了行政設(shè)立、經(jīng)濟、天氣以及授牌風波等重重磨難,霞慕尼第八屆奧林匹亞體育周最終獲得圓滿成功,并得到各界稱贊。1925年國際奧委會布拉格年會正式承認這次比賽的成績和紀錄,將它作為“第一屆冬季奧運會”而予以追認和正名,并正式通過了冬季奧運會憲章。自此,奧委會決定以后每4年可以由夏季奧運會主辦國優(yōu)先承辦同年的冬季奧運會。從1948年開始,為減輕主辦國的負擔,同一年內(nèi)的冬、夏季奧運會被放到了不同國家舉辦。1994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將冬奧會與夏奧會分開在不同年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