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露
多媒體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優(yōu)劣探討
◎韓露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領域,尤其是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作為高校教育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英語教學自然也不例外,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實施輔助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如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了教學質量等。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性,所以本文主要就多媒體視域下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優(yōu)劣進行探討,旨在加深對該現(xiàn)代技術的認識與了解,更好地提升高校英語教學效率。
就目前而言,多媒體技術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輔助教學有利于減輕教師工作量、提升學習效率等等,是近些年來備受英語教師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有少數(shù)教師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對學生實際有所忽視,影響了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所以如何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有效地輔助教學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提高信息量
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采用計算機,能夠在儲存器中安置很多背景知識,如圖片、聲音與視頻等,且借助互聯(lián)網,可以隨時進行信息搜索,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相比于高校英語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媒體教學有效提高了信息量,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理解與記憶所學內容,提升學習效率。
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傳統(tǒng)的高校英語教學過于注重教師的地位,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所忽視,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教師習慣使用黑板板書與口頭講述的模式進行授課,此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將考試成績視作主要學習目的,加之英語學習相對較難,教師講授方式單一枯燥,所以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低下,甚至不愿意接觸英語。而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實施輔助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對英語國家的認識與了解,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英語實踐能力。
減輕教師工作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實施輔助教學,可以減輕教師工作量,即同一個時間段教師可以為多個班級學生授課,在現(xiàn)有教師人數(shù)不變的基礎上合理拓展了授課范圍,且減輕了工作量,有利于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拓展教學形式。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拓展教學形式,使學生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全身心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另外,多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還可以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情景表演、視頻欣賞與網上作業(yè)等等,這既拓展了教學形式,又提高了信息量,有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
開展個性化教學。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傳統(tǒng)黑板板書與口頭講述的教學方式,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所有學生都可以使用電腦,通過電腦師生可以一對一進行交流,這樣一來,教師便可以更好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了解學生學習需求,從而依據(jù)學生實際開展個性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提高教學質量。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氛圍,拉近了師生距離。傳統(tǒng)的高校英語課堂教學基本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且實施大班級授課,很多學生擠在一個大教室里,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而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則可以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充分了解與掌握學生興趣愛好和個性特征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合理展現(xiàn)教學內容,使學生更易接受,并起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之后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課堂參與性,使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fā)揮,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課堂講授,主要原因在于教學內容量大,而課時相對較少,長期以往,學生學習熱情日益降低,在教師的遏制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不再進行小組交流、討論,這無疑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
部分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從某種程度上說,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的開展減輕了教師工作量,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松警惕,任由學生發(fā)展,有少數(shù)教師責任心缺乏,對多媒體課件制作有所忽視,甚至偷工減料,影響了課件質量。不可否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利于促進高校英語教學的改革創(chuàng)新,但若不嚴格制作課件,則難以取得預期效果。另外,還有少數(shù)教師難以把握教學進度,完全依靠課件進行授課,沒有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學習需求,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難以集中注意力,從而阻礙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對學生而言,思維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主動思考,開發(fā)思維,才能體現(xiàn)學習的重要性,高校英語學習自然也不例外,所以英語教師應加強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雖然多媒體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教學過程,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有些教師直接生搬硬套,沒有依據(jù)學生實際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指導,促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缺乏思考,這顯然不利于學生學習與發(fā)展,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影響了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培養(yǎng)。為此,我們在認識到多媒體教學重要性的同時還要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探索與創(chuàng)新,不斷提升其對高校英語教學的作用,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另外,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還對學生個性有所約束,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個性發(fā)展,但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在一定程度應影響了學生個性發(fā)展,主要原因在于教學速度的提高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負擔。
所謂“重教輕學”,指的是教師過于注重教學效率、教學進度,對學生學習有所忽視,即沒有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可能會碰到的困難有所忽視。為了保障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合作,也就是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扮演教育者角色,還要扮演引導者、督促者的角色,對學生學習進行督促。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教師不能直接生搬硬套,要多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從而充分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依據(jù)教學實際合理設計課件,充分發(fā)揮課件作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用,提升教學效率,教師則要合理設計課件,保障課件質量,在追求課件觀賞性的同時還要綜合考慮教學實際,依據(jù)教學實際進行課件制定,最大限度地提升課件實用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加大對英語重難點的重視程度,并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加以標示,便于學生進一步認識與理解所學知識。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利用互聯(lián)網拓展教學資源,在正式上課之前,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再查找資料,依據(jù)學生實際重新編輯課件,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將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人才,滿足學習者學習需求,所以在開展多媒體教學時,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個性特征與學習需求,將學生視作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作用,則要合理設計課件,即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選擇既符合教學要求又滿足學生需求的內容,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與實際學習水平,合理把握教學進度,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思考、討論時間,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舉一反三,在課堂學習中體會成功,從而增強英語學習信心,提升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
推進教師和多媒體有效結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就目前而言,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所以我們要不斷充實教師的計算機知識,讓他們對多媒體技術有進一步的了解,同時要將他們和多媒體進行有效結合,實行優(yōu)勢互補,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促進高效英語教學體系的形成。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師作用,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創(chuàng)建愉悅的課堂氛圍,強化情感教育。課堂氛圍對教學質量、學習效率有著重要影響,愉悅寬松的課堂氛圍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質量,這就對在課堂教學中扮演引導者角色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建立良好的師生相處模式,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興趣愛好與學習需求,由此實施課堂討論,讓學生自由互動,分享學習心得,展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才培養(yǎng)”,幫助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三觀,為他們的后續(xù)學習與未來發(fā)展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已成為一種時代潮流,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可以轉變師生關系、提升教學質量。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高校英語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加深自己對多媒體技術的了解,認清多媒體教學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劣勢,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促進高校英語多媒體教學高效應用的實現(xiàn)。
(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