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珍
北京故宮,早以其宏偉壯麗的建筑和金碧輝煌的殿宇樓閣馳名中外,令世人矚目。然而,隴西素有“小故宮”之稱的魯土司衙門,卻鮮為人知。
魯氏衙門坐落在甘肅西北大通河畔永登縣連城鄉(xiāng)。衙門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風(fēng)景十分秀麗。它始建于明初,重修于清嘉靖年間,是仿照北京故宮的格局而建造的一座宮殿式古建筑群。占地總面積為1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多平方米。中軸線上主體建筑有大照壁、牌坊、六扇門、儀門(提督軍門)、大堂、燕喜堂、神堂院和祖先堂。東西兩側(cè)各院落配有整齊對稱的廊房、廂房和配樓。東側(cè)有二堂、書房、寢室、廚房和大庫房,西側(cè)有倉院、大馬號、妙因寺(家寺)和小教場,后面為大官(花)園。縱觀全貌,布局嚴(yán)謹(jǐn),錯落有致,具有鮮明、濃厚的民族風(fēng)格。
魯土司是明、清兩代甘肅、青海各地土司中頗有聲望者之一?!棒敿臆姟痹涣腥朊鞒实鄣碾S駕部隊,每次征調(diào),能出兵五六千名。魯氏先祖曾任過“總兵”“都督”“九門提督”等要職,清代又與“阿拉善”蒙旗親王幾代聯(lián)姻,其后傳襲20余代,官運亨通,族業(yè)興旺,故土司衙門也修建得分外雄偉壯觀。
斗轉(zhuǎn)星移,滄海桑田。魯氏衙門歷經(jīng)改朝換代,先后共達(dá)558年,不僅建筑富麗堂皇,而且珍藏著古代大量兵器、珠寶、古玩、書畫。在“魯土司家傳文物展覽”室內(nèi),陳列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刀、劍、箭、戟、矛、盾、牌、盔等兵器,以及許多保存完好的名家墨跡繪畫。那一幀幀綺麗、清秀、素雅的錦山秀水,那一幅幅嚴(yán)謹(jǐn)、道勁、瀟灑的行草隸篆,無不令人賞心悅目,交口稱贊!我正聚精會神地觀賞著,突然被一幅筆力剛健、氣勢雄渾的條幅吸引住了。定睛一看落款,竟出自文天祥的手筆。那酣暢淋漓、動靜有致的狂草,猶如“天馬脫銜,追風(fēng)逐電”,委實令人擊節(jié)叫絕!上面寫的是“靜虛群動息,身雅一身清。春色憑誰記,梅花插座瓶?!蓖@蒼勁、矯健、俊逸的墨跡,聯(lián)想到他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醒世名言,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的崇高形象,頓時浮現(xiàn)在眼前……
“不是說這里有唐伯虎的畫嗎?怎么沒看著呢?”同伴哨聲說。
“是啊,我也正尋而不見呢。”我們在所有的畫中搜尋,均未發(fā)現(xiàn)。后來一打聽,原來并未展出,在柜子里珍藏著。待我們說明從東北遠(yuǎn)道而來,又是文藝界同行,主人才欣然捧出珍品,讓我們一飽眼福。
天色將晚,不容久留,觀畢唐伯虎的畫,我們疾步向西院的妙因寺走去。拐過一個墻角,只見一座巍峨聳立的牌樓,匾額上書“世篤忠誠”4個大字,其后是一片雕梁畫棟、鎏瓦飛檐、古樸輝煌的殿字。
跨入院內(nèi),一位個頭低矮、身體微胖的老者,手柱拐杖,笑容可掬地迎上前來。寒喧之后,方曉得他原來即是魯氏家族后裔。老人雖已年逾古稀,卻精神矍鑠,熱情洋溢。他甘當(dāng)向?qū)ВI(lǐng)我們逐一參觀每座殿堂香閣,詳細(xì)介紹其來龍去脈,細(xì)枝末節(jié)。我們邊聽邊看,仿佛又被帶到當(dāng)年那香煙繚繞、鐘磬齊鳴的鼎盛時期……可是,當(dāng)我們的目光落在室內(nèi)時,卻發(fā)現(xiàn)佛像、神龕、香爐、壁畫、陳設(shè),一切均蕩然無存了。望著這蕩滌殆盡的殘寺,一種悵惘、惋惜之情,不禁愀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