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四世同堂》運用了傳統(tǒng)的文學技法塑造了多個經(jīng)典人物,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淪陷區(qū)的故事,它是我國20世紀新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作之一。在塑造《四世同堂》中的人物時,老舍運用了多處“地道的中國人”“地道的北平人”“地道的漢奸胎子”等語象,既可用來塑造正面形象,也可用于刻畫漢奸等反面人物,因而“地道的中國人”就蘊含了多重意義。本文重點分析了《四世同堂》的人物形象以及其中的美學價值,這不僅能使人更為深入地認識其文學價值,也能為研究新古典主義文學提供依據(jù)。
一、《四世同堂》的人物形象
(一)中國人與外國人
依據(jù)國籍劃分,《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可分為中國人、日本人、意大利人以及英國人,其中,中日雙方為矛盾沖突的兩極,意大利人和英國人則為評論者和觀察者。
中國人是《四世同堂》中的主體人物群,涉及社會的各個階層。其中,祁老人代表老市民,其見證了北平和胡同的歷史,祁瑞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擔當?shù)氖欠词≌吆陀^察者的角色,瑞豐則進入了漢奸群體,以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共同構成了“地道的中國人”群體。
在描寫日本侵略者時,老舍主要運用了漫畫化和諷刺等藝術手法,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殘暴變態(tài)心理,從整體來說,日本人的形象呈現(xiàn)出矮小、狂妄、虛偽、貪婪以及殘暴等負面形象。例如,老舍通過描述祁瑞宣和錢默吟入獄后的見聞,深入揭示了日本人的變態(tài)和殘暴心理:日本憲兵強暴中國女學生并致使其死亡,裱好的橫幅上貼著七個女人的陰戶等,這里所描寫的日本侵略者對于女性的欺凌,不單單是指對身體的霸凌,更是暗示著種族滅絕。
意大利人主要以天主教補習學校的竇神父為代表,他對祁瑞宣(中國人)十分蔑視和冷漠,認為日本侵略中國只是尋常之事,這就深刻揭露了宗教人士的偽善面目,也揭示了進化學說的矛盾。一方面,在人類社會宣言“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有有悖人道主義精神;另一方面,這是對中國等落后國家發(fā)出警示,激發(fā)國人重整河山的凌云壯志。
在《四世同堂》中,英國人象征的是西方先進國家和國際聯(lián)盟。其中,最為典型的人物形象當屬英國駐北平領事館的領事富善,其十分熱愛中國古典文化和和平。富善是祁瑞宣大學階段的老師,一方面其表現(xiàn)出了友善態(tài)度,常常伸出援助之手,另一方面則對中國政府的抗戰(zhàn)能力表示出了較大的困惑,他既不希望日本贏得戰(zhàn)爭勝利而傷害英國在中國的既得利益,又不希望因中國而得罪日本人,這就代表了西方國家對于抗日戰(zhàn)爭的曖昧態(tài)度。此外,富善在小說中還擔當了多項功能,例如,他是祁瑞宣的引導者,使得祁瑞宣一直處于反思之中,他也是大赤包的鏡子,反射出中國人的劣根性。
(二)“地道的中國人”
相較于日本侵略者的偽善形象,“地道的中國人”所表征的乃是正面形象。其中,《四世同堂》中的靈魂人物就是祁瑞宣,其不僅是各個事件的見證者,更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思考型人物。自始至終,小說都將祁瑞宣置于兩難的困頓之中,因此其一直處于與自我或者與他人的辯難之中,其是北平淪陷區(qū)環(huán)境中的典型代表。祁瑞宣接受了現(xiàn)代教育,卻仍保留有傳統(tǒng)思想,因此接受了爺爺?shù)挠H事安排,迎娶了沒有什么文化的韻梅,而且兩人相敬如賓,同時他在掌管家事時也能做出自我犧牲,包容長輩和小輩的毛病。此外,祁瑞宣也在一系列的變故后認清了日本侵略者的真實面目,保持住了知識分子的清白和良心,最終找到了在抗日斗爭中的位置。由此可見,祁瑞宣當之無愧“地道的中國讀書人”這一稱號。
(三)“這也是中國人”
這一人物群體即為《四世同堂》中的漢奸走狗形象,他們也是“地道的中國人”的一部分,但他們所表征的乃是病態(tài)的中國人。例如,藍東陽就是其中的代表形象。他熱衷于嫖娼,在日本人入侵后就主動為日本人歌功頌德,不僅大肆舉發(fā)抗日分子,就連自己的朋友兄弟也毫不留情,雖說人話,但沒有絲毫人性。總的來說,藍東陽賣國求榮、寡廉鮮恥、認賊作父,是典型的負面人物形象。
二、從《四世同堂》看老舍的小說美學
上文大致論述了《四世同堂》的人物塑造方法,由此可見老舍最為經(jīng)典的美學手法即為漫畫化。小說《四世同堂》總共描寫了130多個人物,其中最為飽滿的人物形象當屬老北平市民和中間人物,如小崔和李四爺?shù)热?,但絕大多數(shù)的人物所呈現(xiàn)的均為扁平性格,最具代表性的為錢默吟。尤其是在刻畫反面人物時,老舍的漫畫化藝術手法更是運用得淋漓盡致。例如,作者運用諷刺手法,將日本人攻占華北并進行全面統(tǒng)治行為描寫為“大東亞共榮”和“親善”,描寫日本憲兵嚴刑拷打中國人,卻說中國人體質差,稱呼冠曉荷為“地道的中國人”,并讓其與心術不正的祁瑞豐和藍東陽“桃園三結義”,通過諷刺和荒誕的藝術描述,使讀者一看便覺觸目驚心,加強了藝術效果。又如,《四世同堂》在刻畫反面人物時往往會運用臉譜化的藝術手法,如大赤包為老鴇臉和西太后臉,日本人拷問時為綠小鬼臉,招弟為水性楊花臉,冠曉荷為諂媚臉,藍東陽為吊眼丑臉,李空山為色厲內荏臉。臉譜化的描寫,使得反面人物具有較高的辨識度,達到良好的諷刺效果。
三、結語
總的來說,《四世同堂》具備了豐富的人物塑造、深厚的歷史內容、宏大的故事框架、新型的文學技法、個性的題材選擇、地道的京味語言以及巨大的思想價值,其在人性、民族性以及世界性三個層次都達到了長篇小說的藝術巔峰,無愧于“抗戰(zhàn)文學扛鼎之作”的美譽,是我國20世紀新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作。
(西安科技大學)
作者簡介:高勇(1963-),男,遼寧營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