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摘 要:新課改中明確提出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學會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否則不僅影響學生學習效率,而且難以保證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因此,要想從整體上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水平,教師必須要重視教學模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本文主要介紹了高中政治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育改革 創(chuàng)新策略
在高中各學科中,政治學科是文科生的必修科目。在高考中政治考試分數(shù)占據(jù)較高的比例。由于政治學科許多知識都是抽象的,所以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會產生一種厭倦感,這樣會直接影響學生政治學習成績。為了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必須要推進高中政治教育策略的改革創(chuàng)新,以便于讓學生在高考中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進入一個理想的大學。
一、正確處理課堂教學內容,確保學生學習效率
思想政治學科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社會、經(jīng)濟以及政治等多個方面。但由于政治課教學時間和課本篇幅是有限的,有些抽象的概念是學生難以理解的。[1]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一些實際情況案例,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理論知識,并且用有趣的語言講授,幫助學生理解,提升學生學習效率。
例如:講解“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時,“公平”是學生很有可能每天都聽到的,但是如何了解“公平”概念呢?多數(shù)學生認為公平就是平均和平等。這時,若教師完全照搬課本進行講授,學生就難以充分理解“公平”概念。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教學理論,引用一些現(xiàn)實生活,采取提問的方法逐次深入,加以正確的引導。又比如:“平均主義是指什么?”“差異存在是否就一定是不公平的?!盵2]再根據(jù)一些實際案例,包括擇費問題等等,經(jīng)過這種點撥,就可以將抽象復雜的“公平”理論變得生活化,教師再科學的處理教學內容,這樣不僅減少政治理論知識的難度系數(shù),提高課堂教學水平,而且豐富了教學內容。
二、全面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作用
因為高中生的知識存儲是有限的,思想尚未成熟,所以他們學習高中政治知識時容易碰到各種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時會產生一些誤差。[3]這時,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進行正確的引導,有利于學生更加準確的分析問題,讓問題得到迅速解決。
比如:講解“國際關系與我國的對外政策”時 ,部分學生對“為什么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fā)展?”這個深奧問題的回答是不符合的,或者各種想法。教師需要根據(jù)本節(jié)課教師講授的內容,舉出一些國際時事的例子,和學生共同探討和分析,培養(yǎng)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準確認識國際關系,進而促進教學活動有序進行。
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正所謂“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敝灰獙W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積極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所以知識學習中必須要依靠興趣進行高效的學習。[4]首先,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知識有正確的認知,以便于吸引學生眼球,讓學生主動進入到課堂中學習知識。高中政治自身是非??菰锓ξ兜模以S多內容都是較為抽象的,在復雜的知識講解中,若沒有學習興趣作為支撐,想要推行課程教學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教師不需要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有飽滿的熱情參與到學習中,讓學生喜歡學習。
比如:講解“樹立正確消費觀”時 ,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一段《昨天、今天、明天》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圍繞這個材料探討消費和生產之間的辯證關系。教師提出這個問題后,學生就會議論紛紛,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求知欲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主動進入到材料分析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意見,學生都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想法,并且學生通過從發(fā)言中對知識有初步了解,也可以更加正確的把握消費和生產之間的關系。[5]若學生無法對所學的知識有興趣,僅僅將其看作學習壓力,教師就必須要采取適合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學習,從而使課堂教學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結 語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師為了可以真正實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目標,提升教學水平,必須要立即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和學生進行互動溝通,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積極引導學生參加教學活動,進而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彭海泉.關于如何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果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38):380-381.
[2] 王靜.談高中政治教學的“生活化”實施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8,20(17):192.
[3] 王錫瓊.淺談高中政治與生活化教學的融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01+107.
[4] 周永華.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探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24):86-87.
[5] 潘超.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要權衡利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