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較翻轉式課堂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基礎護理教學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本院100名學生為研究主體,平均分為研究組與比較組。研究組應用翻轉式的教學方式,比較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結束課程時,展開考試與問卷調研,并作出統(tǒng)計學的分析。結果:二組護生其病例的書寫與操作課成績,研究組分數比比較組高(P < 0. O5 );研究組的學習力比比較組強(P < 0. O5 )。結論:翻轉式課堂模式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可以更好地提升護生病例分析與操作課的成績,從而有效地提升了教學的質量。
翻轉課堂模式主要指的是把以往的課堂所傳講的知識、課后作業(yè)的程序完全地進行轉換,課前學生要學習知識點,課堂成為了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場地?;A護理教學屬于過渡課程,是對護理知識的理論到實踐的臨床知識的一種銜接,旨在培育出具有創(chuàng)造、學習、實踐能力的優(yōu)秀護理人員。此次實驗把翻轉式課堂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作比較,具體參見以下內容:
一、基本資料
(一)對象:從本院2014級護理學本科學生選擇100位為實驗主體,平均分兩組,研究組、比較組各50位。二組學生其年齡、成績對比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可以比較。
(二)方式:基礎護理教學一般在學生實習一個月前進行,共計30課時。二組學生應用同版的《基礎護理學》為教材。
研究組應用翻轉式課堂模式:第一,課前預備,教師要進行相關的視頻課程的制作,還有師生的網上溝通。依據大綱的標準,制成10組5分鐘視頻課,把視頻課、教學進度安排與課前練習內容提前七天傳入網上平臺中,告訴同學做完課程的學習還要進行反饋。在上課一天前把同學們反饋情況作出總結,并寫好講課記錄。學生要完成理論復習、觀看視頻課與相關練習,對問題作備忘錄且在網上反饋于老師。第二,課堂教學,依據視頻再放一解答問題一分區(qū)練習一自主學習一展示交流一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視頻再放可以增加同學們的印象與領悟,同時教師要講解操作的次序。解答問題就是對同學練習中的疑問進行解析。分區(qū)練習就是把同學分為幾個區(qū)域,各區(qū)5至8人。自主學習:教師對學生操作時進行監(jiān)督,但一般不中斷其動作。展示交流:完成訓練以后,以區(qū)域為單元進行互相展示和探討,教師要評價。
比較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就是教師進行相關的操作演示,然后同學們對照式的操作訓練,在操作或學習中,教師要給予指導。
(三)評價方式。其一,進行綜合技能考試。內容分為病例的書寫與實際操作,都采用百分制。其二,獨立學習力與授課效果的評分。結束課程以后采用護理系學生的獨立學習力進行問卷調查,共分三十項,學習動機十項、自律能力十項,合作能力、信息素質各五項。
(四)統(tǒng)計學的分析。應用SPSS 20.0的統(tǒng)計軟件作出詳細分析。計量信息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信息用t、x對比分析,P <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二、結果
三、討論
翻轉課堂的模式對提升學生的分析、操作能力方面效果很好。研究組學生的病歷書寫與操作成績都比比較組高(P<0.05)。傳統(tǒng)的護理教學方式可以說是 直接灌入式的教學,將學生看作一個裝知識的容器。對于激發(fā)其學習主動性與創(chuàng)造力方面較差,導致了教學質量不高的效果。相反,翻轉式的課堂模式可以更好地帶動學生自主思考與學習的興趣,真正地做到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這樣的“網上互動,課堂實戰(zhàn)”的教學方式對于提升學生臨床分析與實際操作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翻轉課堂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獨立學習技能也有很好的效果。研究組的獨立學習得分與學習動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信息素質等分數都高于比較組成績,(P<0.05)。應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可以在課前對課程學習的計劃做一個了解,且做完練習與問題總結。同學可依據自己的實際有重點地觀看視頻課,這是一種主動式的學習方式。課堂里,學生帶著疑問展開學習活動可以增加其求知欲,在操作與區(qū)域展示過程中,區(qū)域的成員彼此進行交流與合作,互相探討與溝通,進而提升了學生的求學動機、自律能力與團體協(xié)作等??梢?,翻轉課堂模式不但可以提升基礎護理的教學質量,而且樹立了同學們主動的學習姿態(tài),提升掌握知識能力、操作技能及合作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楚雄醫(yī)藥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