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濟]賽門·帕克雷德
有一個商人,他見兒子長大了,就打算帶兒子去做生意。一次,商人準備了很多茶葉,他把茶葉裝在毛驢背上,然后牽著毛驢帶上兒子就出發(fā)了。
他們走了很多路,來到一座大山下,只要翻過這座山,便是他們賣茶葉的小鎮(zhèn)。不幸的是,他們在爬山的時候,毛驢可能是吃到了某種毒草,它停下來跪在了地上,幾分鐘后就腦袋一耷拉,死了。
毛驢雖然死了,不過聰明的商人想了想后,覺得驢皮應(yīng)該也能賣點錢,就讓兒子把貨物卸下來,然后他用刀子將驢皮剝了下來。商人打算扛著茶葉繼續(xù)前進,但茶葉太重了,根本扛不動,他只能對兒子說:“你在這里守著,我回去再牽一頭毛驢過來?!彼谂R走前又囑咐兒子說:“你把貨物看好,特別是這張驢皮,它應(yīng)該可以賣點錢,所以你無論如何也不能讓它損壞了?!眱鹤狱c頭答應(yīng),商人就下山去了。
當天晚上,天空下起了大雨,商人的兒子想起父親的囑咐,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驢皮損壞了,所以他就把蓋在茶葉上的油布取下來,蓋在了驢皮上。三天后,商人牽著另一頭毛驢來到這里,卻發(fā)現(xiàn)茶葉已經(jīng)全部被雨水淋濕,再也不能賣錢了。唯一能賣錢的,就剩下了那張其實根本賣不了多少錢的臭驢皮。
商人生氣地責怪兒子讓茶葉淋了雨,兒子卻不服氣地說:“是你說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驢皮損壞的呀,你怎么責罵起我來了呢?”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有輕重緩急,如果不看具體情況,只知道執(zhí)行死命令,那么只會讓自己犯下更多錯誤并且還不知道錯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