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益群
[摘 要]轉換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分析研究這種方法的性質特點,對學生靈活應用這種方法解決物理問題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轉換法;直觀性;實用性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2004501
物理教學中的研究方法很多,如控制變量法、模型法、轉換法、圖像法等,當然這些研究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具體的問題進行。轉換法在物理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就轉換法的特征,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轉換法具有直觀性
在初二物理聲學部分,講聲音的三要素時,影響音調的因素是頻率。頻率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它與每秒振動的次數有著很密切的關系,用直尺做這個實驗能夠反映一定的問題,但是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由于不能準確地進行實驗操作,比如按壓不到位,教師引導不具體,光靠看振動的快慢和聲音的高低,學生很難準確把握,只能死記硬背,結果在考試過程中失分較多。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不是學生沒認真學,而是教師在處理實驗的時候不夠直觀。
其實,我們可以將音調與樂器、音頻儀、電腦、投影儀結合起來,通過改變樂器的音調,將樂器所產生的聲音通過電腦在投影儀上直觀地顯現(xiàn)出來,學生通過對波形圖的直觀感受,能準確地建立音調的高低與振動頻率高低的關系,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知識圖像,同時還可以與弦樂器教學相結合,讓學生知道在演奏二胡、古箏、小提琴等樂器時,手的移動其實就是在不斷地改變聲音的音調,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響度,在物理中指聲音的大小,主要決定因素有振幅和距離聲源的遠近。距離聲源的遠近,可以通過距離實驗將其反映出來,學生積極參與,效果很好。但振幅是一個新的物理概念,指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概念抽象難以理解,書上通過改變音響的音量,從而使喇叭上紙屑振動的劇烈程度發(fā)生改變,進而反映響度的大小,直觀易看,效果也不錯,但對最大距離好像難以看出。同樣我們還是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設備,通過聲波圖的直觀展現(xiàn),將響度的大小與振幅的大小結合起來。同時還可以將所得的幾幅圖形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說明響度與振幅的關系。
二、轉換法具有聯(lián)通性
在物理教學中,各種研究方法并不是單一地運用的,在很多時候往往是多種方法配合使用的,用多種方法呈現(xiàn)物理知識。轉換法,有時候就和控制變量法、圖像法等結合使用。
轉換法與控制變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用得較多,在探究影響壓強大小因素的實驗中,通過“控制壓力或受力面積的大小,通過小板凳陷入沙子的深度”來反映壓強的大??;研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因素的時候,通過壓強計高度差的大小來反映壓強大??;在研究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大小因素的時候,將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進行了很好的融合;在探究影響比熱容、熱值的時候,也將這兩種研究方法進行了綜合利用,從而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布朗運動來顯現(xiàn),雖然花粉的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但是它可以間接反映水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正是由于水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才導致花粉的無規(guī)則運動。
三、轉換法具有實用性
轉換法在實驗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在某些計算題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這是熱學部分運用轉換法解題的經典試題,固體、液體的比熱容可以通過查表得到,但是對于固液共存態(tài)的比熱容我們無從查找。針對這道試題,第一問比較好解決,但第二問不能直接用Q=cmΔt求解。由圖像可知,BC段吸熱時間6分鐘為AB段的3倍或者為CD段的3/4倍,我們可以求出AB或CD段吸收的熱量,然后用轉換的思想求出BC段吸收的熱量。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