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晉愷
摘? 要: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嘗試在水平三快速跑單元教學中,從“效率”、“效果”、“效應”、“效能”、“效益”等五個方面去思考,深入地研究教材,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以期能給同仁們借鑒。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質量;快速跑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2?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8.05.006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滲入,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已成為所有一線體育教師交流的重要話題。眾所周知,教學目標是關于教學將使學生發(fā)生何種變化的明確表述,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所期待得到的學生的學習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活動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且始終圍繞實現(xiàn)教學目標而進行。[1]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二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因此,研究每一單元或每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達成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快速跑教學的實踐經(jīng)驗,從以下“五效”來進行探討:
1效率
學生學習效率是指學生在單位時間內按照教師的要求,在保證動作質量前提下,所完成動作的數(shù)量。學生在課堂上完成教學任務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本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當然學生在體育課上完成教學任務的效率,可直接折射出學生的學習能力、智慧、思維的敏捷度以及其自身的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教師教學效率即用最少的時間、最少的成本,盡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有效率的概念,要針對學生的學情和身體素質水平,因材施教,要能有效率的傳遞知識、技能和情感價值觀,有效率的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提高教學質量。
比如:在學習快速跑單元途中跑技術時,學生如若想要想高效的完成課堂任務。需做到以下幾點:課前對途中跑技術預習,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中認真聆聽教師的講解,仔細觀摩教師或優(yōu)秀同學的示范,使動作技術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清晰的表象,為自己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在練習中要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主動的學習;課后積極的有針對性的對自身的速度、靈敏、爆發(fā)力等身體素質進行訓練。提高自己的步幅和步頻,增強體能,為途中跑學習儲備能量。以此達到課堂上短時間內學會并掌握途中跑技術的目的。教師在內容安排時要把握合適的強度與密度以此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安排100米跑,對于初一階段的學生來說,練習兩組,每組2次,組間間隔2-3分鐘,這樣的學練切合實際,教學效率高。而不是練習次數(shù)很多,學生疲憊不堪;或者練習次數(shù)偏少,學生還沒有感覺短跑內容的學習,就已經(jīng)結束,這樣都是低效率的表現(xiàn)。
2效果
效果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新穎獨特的,針對性較強的輔助手段、學練方法,而產生顯而易見的結果。學生在短時間內學會并掌握該技術,且能在比賽中靈活運用。因此,教師要根據(jù)運動技術的特性,充分挖掘教材內涵,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促使學生快速地掌握并學會,以此達到學以致用之功效。
比如:在初一學生學習蹲踞式起跑教學單元,第一課時,教學重點為:蹬地有力,兩臂積極擺動;教學難點為:蹬擺協(xié)調,反應迅速。教師即可以這樣組織練習,全班40人,分為4組,每組10人,1、2兩組和3、4兩組相距10米面對面站立。教師組織學生分別進行以下幾種身體姿勢的起跑練習,如躺姿→坐姿→跪姿→站姿;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身體不同的姿勢情況下,迅速離開原點時的反應時和動作協(xié)調能力,從而得出起跑最快的姿勢是蹲踞式起跑(站立式起跑),不僅便于起動,而且便于發(fā)力,更有利于身體在第一時間內快速離開原點。教師采用這些高效針對性強的輔助練習,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挖掘其運動潛力,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練,學生起動時間明顯縮短,學習效果明顯。
3效應
說到效應人們最熟知的是“明星效應”,如田徑項目的劉翔、籃球項目的姚明等。孰不知在我們的體育課堂上其實也存在這種效應,更貼近學生,筆者把它稱為“優(yōu)生效應”。體育教師若能巧用這種效應抓住學生的心理,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皟?yōu)生效應”就是該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fā)展且在師生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象的學生,它能夠起到引領帶頭的作用。這種印象會讓其他學生從心理上產生一種崇拜感、信服感。學生不斷的模仿,內驅力被激發(fā),潛能被挖掘,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大力培養(yǎng)。
比如:教師在進行途中跑教學時,請優(yōu)秀學生做示范,教師請優(yōu)生A示范動作。果不其然,A同學途中跑節(jié)奏感強,蹬地有力,小腿積極前擺,高重心,學生們驚嘆不已,掌聲不斷,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練習的欲望。其他學生通過觀察該生的優(yōu)美展示,就會主動地進行模仿;同學們觀察到該生練習非常認真、投入,也都會以該生為榜樣,積極投入到練習中去。以上現(xiàn)象,就是教師充分的利用了“優(yōu)生效應”,并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教師在體育教學分組時,也可選擇優(yōu)秀學生作為小組長,這樣可對其他學生起到正面的輻射作用,為高效課堂提供保障。
4效能
效能指的是學生在學習一項運動技術時,對其生理和心理方面均能產生積極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開發(fā)學生的智能。讓學生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產生正遷移,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yǎng)和優(yōu)良品質。體育教學中影響學生效能的因素,有個人自身的成敗經(jīng)驗替代經(jīng)驗、言語暗示和情緒喚醒。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設置的練習,能夠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在教學中多用鼓勵或者激情的言語暗示學生,提高自己的效能感等。
比如:在蹲踞式起跑教學中,從生理方面看:學生不僅僅掌握了這項技術,通過不斷的起跑練習,對前庭器官及肌肉產生刺激。通過練習學生自身的反應、協(xié)調、靈敏等身體素質和心肺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了人體機能的發(fā)展。從心理方面上看:學生在不斷的練習和比賽中品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其自信心,練習中所遇到的困難也可磨練其意志,逐漸養(yǎng)成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從而為運動技術成績的提高打下扎實的基礎。
5效益
效益是指學生在通過體育課,既達到了強身健體的目的,又在活動中獲得一種美好的情感體驗,樂趣非凡。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考慮全面,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jù)學情水平想方設法地讓學生多掌握與運動技術相關的知識,活學活用,運用到比賽中和生活中。效益對老師的要求更高,不僅僅關注于一堂課教學目標的達成或者學生技能的掌握,更高的要求是對后續(xù)學習的乃至終身學習都有益處。
比如:教師在進行快速跑教學中,可教授學生步頻與步幅之間的關系,如何跑得有彈性,而且有節(jié)奏。教師還可以在其中滲入“力學”相關知識以及測定脈搏的方法,監(jiān)測自己的心率,控制運動負荷。這樣的體育課學生會很感興趣,從中受益匪淺,把所學方法運用到課后的健身中去,達到科學鍛煉的目的,或者能在生活中利用快速跑動處理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學以致用,活學活用,教學效益高。
總之,教師要鉆研學習,加強教材教法研究,因地制宜,因生而異,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內涵。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力,只有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學生的體質水平才會有突飛猛進;才會變得更加開朗、豁達,才能培養(yǎng)出適應現(xiàn)代化全面發(fā)展的高科技人才。
參考文獻:
[1] 李志勇.追求無痕教學 提高教學效果[J].中國學校體育,2017(02).
[2] 趙超君.有的放矢 方能有效——略議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目標[J].體育教學,2016,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