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刑法二十周年檢討

      2018-01-05 03:52:41沈海平
      中國檢察官 2017年23期
      關鍵詞:刑法典修正案刑罰

      ●沈海平/文

      刑法二十周年檢討

      ●沈海平[1]/文

      刑法是基本法,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是1997刑法(也即現(xiàn)行刑法)頒行二十周年。在此時間節(jié)點,回顧、梳理二十年來刑法立法發(fā)展歷程,檢討其中的得失,探討其未來應然的發(fā)展方向,是非常有意義的。

      一、對二十年來刑法立法發(fā)展之評估

      1997刑法是從1979刑法修訂而來,兩者存在明顯的傳承關系。法律界一般將前者稱為“新刑法”,將后者稱為“舊刑法”。人們認為,1997刑法的確是一部“新”刑法,因為它并非只是對1979刑法的局部修訂,而是全面徹底的改造,幾乎是重新制定一部刑法典。其“新”之處在于:(1)價值理念的創(chuàng)新。即全面確立了罪刑法定原則,廢除了類推制度。這意味著刑法的價值基礎發(fā)生了轉換,即從著眼于打擊犯罪轉向限制國家刑罰權的隨意發(fā)動,保障公民的權利和自由。(2)功能的嬗變。即從政治刑法轉向為市民刑法,具體表現(xiàn)為廢除了舊刑法所謂“反革命罪”,改稱為“危害國家安全罪”,這絕非單純名詞的改變,而是一種立場和功能的轉換。(3)社會治理的功能更加突出。典型為順應市場化改革的需要,全面確立了市場經濟的基本制度規(guī)范,保障和推動了市場經濟的發(fā)展。(4)修改完善了若干刑法制度,如放寬了正當防衛(wèi)成立條件、增設了特殊防衛(wèi)制度、單位犯罪法定化、增設了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別從寬制度等。(5)體系結構更加完備,犯罪構成要件更加明確。第3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第6章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章下設節(jié),說明類型化立法技術更加精致、將貪污賄賂犯罪從財產犯罪中分立出來,單獨成章,順應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反腐敗和對公權力進行約束的需要。同時,充實細化了刑法分則中的若干犯罪構成要件。如分解了投機倒把罪、流氓罪、玩忽職守罪等所謂“口袋罪”。

      然而1997刑法只是階段性立法成果。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急劇轉型,新刑法不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問題很快暴露出來。因此自其頒行伊始,刑法修改在繼續(xù)進行,迄今已通過頒行了1個單行刑法、10個刑法修正案和13個有關刑法的立法解釋,進一步充實、完善了刑法的體系、內容、結構。據統(tǒng)計,歷次修正案共新增39個條文,刪除了1條 (第199條,因廢除了所有金融詐騙罪的死刑,使該條成為廢條),對條文改動共計130處,涉及修改條文共計117條,條文總數(shù)從1997刑法的452條增至490條。

      學界認為,歷次修正案對刑法所作的具有重大意義的修正包括:一是大幅減少了死刑罪名(從1997刑法的68個減少為目前的46個)。二是調整了刑罰結構,使之更趨于合理。主要是加重了嚴重犯罪的生刑(如限制減刑、終身監(jiān)禁、提高數(shù)罪并罰的上限等),以作為死刑的部分替代;調低了某些犯罪的法定刑門檻(如綁架罪,法定最低刑從10年降為5年);大量增設罰金刑;提高了死緩犯執(zhí)行死刑的門檻等等。三是引入開放性刑罰執(zhí)行措施(如社區(qū)矯正);引入了作為保安處分的非刑措施(如禁止令、職業(yè)禁止)。四是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新增了57個罪名(主要是恐怖主義犯罪、計算機與網絡犯罪、金融犯罪等),同時調整、完善了若干犯罪的構成要件 (主要表現(xiàn)為對既有犯罪擴張刑罰制裁范圍,包括擴大犯罪主體范圍、增加行為對象或行為類型、減少犯罪的構成要件要素、降低入罪的罪量因素等。個別犯罪提高了入罪門檻,如貪污受賄)。五是進一步貫徹了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從嚴方面,如對行賄罪,原則上一律追訴,嚴格了免罰的條件;對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一律追訴。從寬方面,如將坦白從酌定情節(jié)改為法定情節(jié)。六是立法技術的改變,即采用修正案模式的修法技術。修正案的優(yōu)點在于,并未破壞原有刑法典的結構,而是與刑法典融為一體。修正案的內容被刑法典吸收后,就失去了其獨立存在的意義。

      二十年來,刑法立法表現(xiàn)出如下幾個發(fā)展趨勢和特點:(1)死刑從立法和司法兩方面會得到日益嚴格的限制。(2)目前的刑罰結構依然是一個偏重的刑罰結構,這種刑罰結構具有一定的歷史慣性,且與目前的社會治安情勢存在現(xiàn)實關聯(lián),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很難有根本改變。(3)功能主義和風險主義刑法觀日益成為主流刑法觀,極大地影響了刑法立法的走向,并導致犯罪圈的不斷擴張。功能主義刑法觀將刑法作為一種社會治理手段,主張刑法應積極回應社會問題,為社會提供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的規(guī)范和秩序。風險主義刑法觀則認為,當今工業(yè)化、信息化社會也是一個高風險社會,風險成為社會常態(tài)。為遏制和防范風險的發(fā)生,刑法有必要對一些風險行為進行提前干預,對法益進行預防性保護。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危險犯的增設,將刑罰措施前置化,典型的是危險駕駛罪;二是將實害犯改為具體危險犯,或者將具體危險犯改為抽象危險犯,以擴張危險犯的構成要件。三是立法上將預備行為實行化、幫助行為正犯化(主要針對恐怖犯罪、網絡犯罪),以突出和強化對非直接侵害法益行為的打擊。

      總體而言,現(xiàn)行刑法基本適應當下政治、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包含很多理念和制度的創(chuàng)新,而且符合國際刑法發(fā)展潮流,是一部具備較高科學性、現(xiàn)實適應性和體系完整性的刑法典。

      二、現(xiàn)行刑法立法存在的問題

      (一)目前的修法機制是否合理

      刑法是基本法,關乎公民自由、財產、生命等基本人權,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否有足夠的立法權威,修法門檻是否太低?

      有學者提出,修正案(一)至(七)還只是對局部問題的修訂,而修正案(八)和(九)則是對刑法大范圍修訂(刑修八50條,刑修九52條,均分別占到總條文的11%以上)。且內容涉及很多總則的基本制度規(guī)范(死緩限制減刑、終身監(jiān)禁、職業(yè)禁止等)。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否有足夠的權威?對其修法權限范圍是否有必要作出限定?這涉及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權限劃分問題,應作嚴格界定。

      筆者認為,應重視立法的正當程序。為保護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凡入罪規(guī)定、加重刑罰的規(guī)定,以及重大刑法制度的改變或增設,都宜交由全國人大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會議每年召開一次,間隔并不長,不構成時間上的障礙因素。

      (二)大一統(tǒng)的刑法典是否合理?修正案模式是否絕對排斥單行刑法、附屬刑法作為刑法的淵源

      很多學者支持現(xiàn)行修正案的修法模式,認為其相對于單行刑法模式有諸多優(yōu)點:(1)單行刑法處于刑法典之外,具有相對獨立性。過多的單行刑法最終會架空刑法典。而修正案條文或者替代原條文,或者以新增條文(××條之一)的方式融入到刑法典之中,這樣不破壞原刑法典的結構。(2)修正案在內容上具有廣泛性、綜合性,既可涉及總則,也可涉及分則,技術上具有很強的適應性、靈活性。而單行刑法則具有專門法的性質,只能解決某一方面的規(guī)范化問題。(3)立法規(guī)模上,單行刑法由于只設置一個專題而存在搭車立法的現(xiàn)象,即其中除了設置犯罪構成和刑罰措施外,往往還會涉及行政處罰和行政措施。而修正案則只涉及刑法規(guī)范,且篇幅可長可短。

      但也有學者指出,刑法修正模式和刑法淵源是兩回事,采用修正案的修法模式,并不意味著一定排斥單行刑法、附屬刑法作為刑法法源的意義。由此,一些學者主張多元制立法模式。比如,對于殺人、盜竊、搶劫等傳統(tǒng)型犯罪,可規(guī)定在刑法典中,由于這類犯罪構成要件比較穩(wěn)定,故可以保證刑法典的相對穩(wěn)定性、明確性。而對一些行政性的、現(xiàn)象性的、隨社會形勢而起伏變動的犯罪(黑社會、恐怖主義、毒品、網絡犯罪、環(huán)境犯罪等),用單行刑法來規(guī)制可能更為合理,可保證刑法措施的即時性、針對性、協(xié)調性。

      筆者認為,刑法立法在形式上不妨分為一般刑法(刑法典)與特別刑法(單行刑法)。比如,對某一時期特別突出的犯罪(如電信詐騙),可以針對該類犯罪的發(fā)案特點(如電信詐騙犯罪具有區(qū)別于普通詐騙犯罪的明顯特征:跨地域性、行為人與被害人的非接觸性、被害人數(shù)眾多而分散、取證難、贓物確認難等)制定特別刑法,就該類犯罪的實體問題(構成要件的特殊性)及程序問題(管轄、取證、追訴程序等)規(guī)定特別的刑法措施。又如,針對某一地域特別突出的犯罪(如新疆的恐怖犯罪),可授權相關地方立法機關制定特別刑法。當然,特別刑法應規(guī)定明確的試行期限(如3至5年),必要時可延長。

      另外,有學者提出,現(xiàn)行主流刑法理論認為,不應在刑法之外的法律中設立罪刑條款,這是沒有根據的。刑法作為其他法律的保障法,當其他法律有需要時,可以在其法律中設立罪刑條款。也就是說,附屬刑法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三)限制減刑的問題

      從正面來說,對某些嚴重犯罪(尤其暴力犯罪)被判死緩者限制減刑具有積極意義:一是可部分替代死刑,填補死刑立即執(zhí)行與普通死緩之間生與死的鴻溝;二是罰當其罪,滿足公眾對報應正義的需求;三是有利于一般預防。但是從反面來說,它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特殊預防原則,因為即使對于嚴重犯罪人來說,其人身危險性并非天生的、固有的,而是隨環(huán)境而改變的。犯罪人在被監(jiān)禁十多年后,大部分人的人身危險性已大大減少了,如果不管其現(xiàn)實人身危險性如何,一定要關押至少25或20年,不僅違背了特殊預防原則,而且是刑罰(及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一個問題是,一般預防和特殊預防,應以何者為重?筆者認為,應以特殊預防為重。理由是,特殊預防具有實證的意義(人身危險性可以現(xiàn)實評估);而一般預防則具有假想的性質,其實際作用有多大,無法測量和評估。

      (四)終身監(jiān)禁的問題

      刑法僅針對貪污、受賄犯罪人適用終身監(jiān)禁措施,立法考量是作為司法中對這兩種犯罪人的選擇性死刑替代措施,目的在于減少死刑適用,但是這項措施具有極強的政策功利性。僅針對特殊類別的犯罪人設計一種刑罰措施,存在的問題:一是有違刑法平等原則;二是正當化根據何在。終身監(jiān)禁作為一種刑罰執(zhí)行措施,極其嚴厲(不亞于死刑)。難道腐敗犯罪比之嚴重暴力犯罪危害更嚴重?三是有違特殊預防原則。四是刑罰成本過高,造成資源的浪費。

      為減少限制減刑、終身監(jiān)禁的副作用,筆者認為,可以在實際執(zhí)行一定期限 (如對限制減刑的死緩已執(zhí)行10年或13年,終身監(jiān)禁已執(zhí)行15年)后,如果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確實很小,可對其實行半監(jiān)禁、半開放的措施。這樣一是符合刑罰人道原則;二是可以給予犯罪人一種積極改造的激勵;三是節(jié)約刑罰成本。

      (五)正當防衛(wèi)的標準問題

      這本來不是立法的問題,而是司法裁量問題,但與立法關于正當防衛(wèi)標準太模糊不無關系。

      于歡案說明,現(xiàn)行刑事司法中,正當防衛(wèi)的成立標準過于嚴格,只要造成不法侵害者人身傷亡,幾乎很難認定為正當防衛(wèi)。刑事司法中,對于正當防衛(wèi)與防衛(wèi)過當?shù)膮^(qū)分,一般采用的是法益衡量標準 (也是刑法理論的主流觀點),即防衛(wèi)利益和對不法侵害者造成的利益損害不能有顯著差異。這一標準看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它沒有考慮正當防衛(wèi)的立法目的,也不利于公民行使防衛(wèi)權。正當防衛(wèi)認定標準應該包含兩個要素:一是防衛(wèi)行為的打擊力度為制止不法侵害行為所必需(此為關鍵點);二是在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的基礎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的利益損害接近于最小。

      (六)免責事由的法定化問題

      有學者認為,目前我國的刑法立法只側重關注犯罪化,不斷擴大犯罪圈,并且刑罰結構總體上趨于重刑化。另一方面卻嚴重忽略出罪或免責事由的法定化(目前的法定出罪事由只有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這樣一方面可能導致刑罰資源的過度使用(導致多余的懲罰),另一方面可能危及公民的自由和權利。近年來,在社會上引發(fā)廣泛爭議的案件(如天津趙春華擺射擊攤打汽球被判非法持有槍支案、內蒙古農民王某無證販賣玉米被判非法經營案、河南大學生掏鳥窩被判重刑案等)都說明了這方面的問題。

      刑法具有兩大目的:一是保護社會法益,并為社會提供充足的規(guī)范和秩序,二是尊重和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刑法應該在兩者之間實現(xiàn)恰當?shù)钠胶狻R虼诵谭⒎ㄔ陉P注懲罰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時,還要為行為提供出罪和免罪機制 (一是為正當行為提供出罪機制,二是為雖有一定的法益侵害性,但不值得懲罰的行為提供免罪機制)。相應地,在犯罪論體系和訴訟程序上,對于犯罪評價,應該提供正反兩方面的交互檢驗機制:在論證犯罪成立、應予懲罰的同時,還要為被告人、辯護人提供實體性抗辯理由和程序性抗辯機制。就實體而言,在評價犯罪時,應考察以下三點:一是違法性認識(不宜一概實行“不知法不免責”);二是期待可能性;三是超法規(guī)的違法阻卻事由(如被害人承諾、自救行為、社會相當性等)。行為的出罪和免罪,主要是一個司法裁量問題,但立法應該有相應的制度設計。

      三、刑法發(fā)展:立法的科學化問題

      (一)罪刑結構問題

      筆者認為,現(xiàn)行刑法最大的缺陷,就是罪刑關系設計較粗糙,缺乏比例化、精細化。未來的改革方向,一是應當對犯罪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別的犯罪實行不同的政策處遇;二是對一些嚴重犯罪(尤其暴力犯罪)可以實行分級,以區(qū)別其構成要件、刑事責任、證明標準等。

      當前亟待推行的改革是,在刑法中設置輕罪處理機制,將現(xiàn)行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的行政違法行為納入刑法輕罪處理機制中。目前對治安違法行為的治理采用的是雙軌制,即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而行政處罰的弊端在于:一是自由裁量較為恣意,從而導致實體不公正;二是缺乏程序制約。行政處罰決定一般由行政機關單方裁量,相對人較少擁有抗辯的權利和機會,存在程序的不公正;三是容易誘發(fā)行政機關利益驅動執(zhí)法。

      將輕微治安違法行為轉入刑事司法程序處理后,應以法定刑為標準將犯罪分類:①微罪。即法定刑為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犯罪;②輕罪。即法定刑為1至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③重罪。即法定刑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對不同類型的犯罪,分別實行不同的政策處遇:對犯微罪者原則上不判處監(jiān)禁刑(至多可判管制刑),盡量處罰金刑;對犯微罪、輕罪者盡量減輕刑罰的附隨后果,即不一定要開除公職,或作為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不同于傳統(tǒng)社會,在現(xiàn)代社會,犯罪很容易(如危險駕駛),并不總是具有那么強烈的道德色彩,不應把犯罪人都視為有道德缺陷的人,在法律制裁外,對其另外施加社會性制裁(剝奪其從事某些社會活動的機會)。對犯罪人附加額外的后果,是對犯罪人的過度懲罰,既不人道,又浪費社會資源,也不符合刑法目的。

      其次,對個別嚴重犯罪實行分級,不僅具有實體意義,也具有程序意義。比如,可將殺人罪分為預謀型故意殺人、激情型故意殺人、放任型故意殺人,乃至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等,這樣既可對不同級別的殺人罪依據主觀惡性、責任大小配置輕重不等的法定刑,又可對其實行不同的證明標準:當不能證明行為人有預謀殺人的故意時,即推定其構成激情型故意殺人罪;當不能證明行為人具有殺人的直接故意時,即推定其構成放任型故意殺人罪;當不能證明行為人具有殺人故意時,即推定行為構成故意傷害致死。對犯罪進行分類、分級,不僅使犯罪構成、刑事責任更加精細化、比例化,而且便于控方履行舉證責任。

      (二)犯罪化與刑法謙抑的關系

      每次刑法修正案,都意味著犯罪圈的擴張。有學者提出,要警惕社會過度刑法化、過度干預問題,主張堅持刑法謙抑精神。但是另有學者則認為,在當前社會語境下,刑法規(guī)范仍然存在供給不足的問題,因此未來的修法仍有必要實行更多的犯罪化。

      筆者認為,刑法既要尊重和保障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又要有效保護社會法益,并為社會提供充足的秩序和規(guī)范,應在兩者之間實現(xiàn)恰當?shù)钠胶狻D壳吧鐣先杂写罅康倪`背基本倫理、具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如恐嚇、暴力攻擊、市場交易中的惡意欺詐等)沒有納入刑法,對它們進行犯罪化是必要的。甚至對于嚴重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在嚴格限定構成要件的情況下,不妨轉為刑法問題來處理(如設立“見危不救罪”——治沉疴用猛藥。德國刑法即有此先例)

      至于刑法的謙抑性問題,應著重通過司法環(huán)節(jié)來解決,具體途徑是承認和適當擴張超法規(guī)的違法阻卻事由,通過司法裁量來實現(xiàn)出罪化。總之,立法價值導向應該是盡量嚴密法網,司法價值導向是盡量出罪化、輕刑化。

      沈海平,1993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先后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檢察日報社主任編輯、辦公廳檢察長辦公室秘書,現(xiàn)為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沈海平長期致力于中外刑法理論、檢察理論、司法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法學家》、《吉林大學學報》、《公法》雜志、《中國刑事法》雜志、《人民檢察》、《中國律師》、《法制日報》、《檢察日報》、《金融日報》FT中文網等發(fā)表各類論文、隨筆、時評百余篇。專著《尋求有效率的懲罰——對犯罪刑罰問題的經濟分析》在學界獲良好反響。

      [1]國家檢察官學院教授[102206]

      猜你喜歡
      刑法典修正案刑罰
      焦點二:刑法立法模式的選擇
      《基加利修正案》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犯罪故意的比較考察——基于中國、德國、日本三國刑法典的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摘要
      簡評2018憲法修正案與監(jiān)察法
      行政法論叢(2018年2期)2018-05-21 00:48:14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我國刑法典的輕罪化改造路徑探究
      法制博覽(2017年1期)2017-02-14 14:30:07
      關于刑法修正案的思考
      四平市| 岑溪市| 威信县| 蓝田县| 鲜城| 菏泽市| 清河县| 正蓝旗| 平安县| 大渡口区| 泰顺县| 万宁市| 长治县| 宜城市| 壶关县| 内乡县| 东阿县| 那曲县| 常宁市| 石楼县| 韶关市| 韩城市| 全南县| 灵寿县| 海门市| 长寿区| 大姚县| 康乐县| 新和县| 房产| 鹤岗市| 苏尼特左旗| 丁青县| 青河县| 嵊州市| 馆陶县| 锦州市| 湾仔区| 黔西县| 隆回县|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