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娟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要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促使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小學寫作教學中,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內(nèi)容而且文章缺乏情感,教師可以將寫作教學和德育教學融合在一起,組織學生參加貼近生活、貼近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在此過程中指導學生觀察社會,提高其感知和表達能力。
國內(nèi)有學者在研究寫作教學時提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跟蹤”活動,讓學生觀察自己的父母,并從中收集可以用于寫作的素材。收集素材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了父母養(yǎng)育自己的艱辛,自然而然會對父母產(chǎn)生感激之情。這樣便促使學生得到了情感的激發(fā),學生不僅提高了觀察生活、記錄生活的能力,更迸發(fā)出感恩意識,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德育效果。
在“跟蹤父母”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搞清楚父母每天幾點起床,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父母的具體工作內(nèi)容是什么,在工作后如何安排自己的休息時間等。教師還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父母的動作、表情、語言等,嘗試將自己覺得比較有感觸的細節(jié)內(nèi)容記錄下來。最后,可以將自己收集到的內(nèi)容整理成文,說說自己“跟蹤父母”后有什么收獲。不少學生在文章中都談到了自己的感動,認為自己以前不了解父母原來如此辛苦,現(xiàn)在知道了這一點后,要好好地孝順父母,不向父母提出非分的要求。如有學生在作文中寫道:“本來想要記錄父母每天幾點起床,但是誰知道原來這竟然是一個很難完成的任務。當我睜著惺忪的睡眼,被媽媽叫醒時,他們原來早就已經(jīng)起床了。媽媽已經(jīng)準備好了早飯,而爸爸由于工作單位較遠,竟然已經(jīng)出門了……”在寫作中,學生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更感受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因此激發(fā)了學生的感恩之情。
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觀察敏感度得到很大提升,同時,學生還發(fā)現(xiàn)要積累更多寫作素材,不僅要用眼睛去看,更要充分利用頭腦思考。如果能一邊觀察一邊思考,就能獲得新的感受,產(chǎn)生獨特的見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寫作需要真實體驗,若沒有真正調(diào)動體驗,則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相關訓練,在接觸到自己不熟悉的實踐活動時,學生必然會遇到挫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為何會失敗,并給學生鼓勵,促使其思考如何獲得成功。學生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能得到提高,同時也能明白若付出足夠的努力,便能戰(zhàn)勝更大的困難,學生的抗挫折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生活化體驗是一種很好的德育教學的新模式。教師可以讓學生投入到各種實踐活動中,獲得親身體驗。學生在生活化體驗的過程中會有挫折,也會有成功,在此過程中學生抗挫折的能力會得到大幅度提高。
小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有限,很少接觸社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驗,自然寫不出有深度的好文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并鼓勵學生在活動中積極觀察社會百態(tài),并嘗試將自己代入到對方的位置,思考對方為何會產(chǎn)生這種想法,要如何做才能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洞察能力得到提高,并逐步懂得抱著寬容之心和他人接觸。
一次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參加“地鐵文明乘車小調(diào)查”活動。他們分成若干小組,一起乘坐地鐵,了解車廂里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鼓勵學生大膽地糾正不文明行為。教師讓學生在活動結束后將自己觀察到的人情百態(tài)寫入作文中,并寫出自己參與活動后的感受。不少學生都在作文中寫了自己糾正不文明行為的舉動。發(fā)現(xiàn)既要有敢于挑戰(zhàn)的勇氣,也要掌握方式方法,如果直接指責,很可能只會得到對方的白眼,如果好好地講道理,則可能會得到周圍其他乘客的認同,成功的機率就會更大。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作文就是要寫出自己想說的話,這才是作文教學的根本所在。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外實踐后寫出自己對社會世事的看法。學生在不斷地感悟中提高思維能力,傾訴自己的心聲,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若要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網(wǎng)絡、電視、雜志等媒體獲取和國家時事有關的內(nèi)容,并嘗試思考。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逐步意識到自己的“小家”和國家這個“大家”之間的關系,進而啟迪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可以讓學生在作文中說出自己的愛國情感,表達自己的情懷。
法國作家狄德羅曾指出,如果沒有情感這個品種,任何筆調(diào)都不能感動人心。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時事為切入點,充分體驗愛國之情,讓學生的愛國情懷不斷發(fā)展。
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要嘗試將德育融入進去,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用心地感受生活,感受社會,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這樣便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思想情操。
作者簡介: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實驗小學語文教師,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