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璇
美國大學2018年的申請已于去年年底結(jié)束,各大學的招生官在這個冬天忙著從海量的申請者中選出適合本校的學生。這種篩選到底是怎樣進行的?有什么標準?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走進大學的錄取團隊,披露了招生官挑選學生的過程。
“這個學生學業(yè)還算扎實,但成績并不出眾;選修了幾門難度大的大學預(yù)修課,但數(shù)量不夠多,成績嘛,確實是低了點”,喬治·華盛頓大學招生官弗賴塔格一邊翻著一名高中生的申請材料,一邊和同事討論?!安贿^,和他周圍的同學相比,這個學生還算比較優(yōu)秀:申請書寫得不錯,課外活動中表現(xiàn)出了堅強的意志,家里人還和咱學校有點關(guān)系”,弗賴塔格繼續(xù)說,“錄取還是不錄取,我覺得都行”。弗賴塔格花了幾分鐘和同事研究后,做出的結(jié)論是——候補。
每名招生官每天要看30到40份申請材料,因此第一輪篩選幾乎是程式化的。杰出、行動派、改革派、必修課成績大部分是A、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對所申請大學有了解——如果學生的申請資料能體現(xiàn)出這些特點,那么他們進入下一輪篩選的可能性就很大。成績平平、大學預(yù)修課選的少、個人故事沒特色、對所申請大學知之甚少——如果學生的申請資料給招生官留下這樣的印象,那么基本上在第一輪就被淘汰了。
弗賴塔格所選擇學生的SAT分數(shù)在2000分左右,此外,還要參考學生的學年成績,包括核心課程的成績,如英語、數(shù)學、科學、外語等,還有非核心課程,如體育和戲劇,同時還包括大學預(yù)修課程的成績,最后要看看這個學生核心課程得了多少A和B。
招生官考察完學生的硬實力后,會重點考察軟實力,看看他們是否有領(lǐng)導力、冒險精神、好奇心,是否對他人有同情心,是否有故事等。
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要求學生闡述為何會選擇他們學校。弗賴塔格稱,一些學生在寫申請書時文不對題,把“為什么選擇華盛頓大學”寫成“為什么選擇華盛頓特區(qū)”。有個女生在文章中提到來過大學,這就給她加了分,因為這說明她對所申請大學的興趣是真實的。一名女生在申請書中寫自己“有領(lǐng)導力”,并在句子后面加了4個感嘆號,這讓招生官覺得她很勇敢,是塊“華盛頓大學的料”。還有學生在申請書中寫了100遍“黑人的命也是命”,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文章吸引了招生官的眼球,讓他順利拿到offer。
通過前兩輪篩選后,有的學生還需要參加面試。每個學校的面試團隊規(guī)模大小不一,人員構(gòu)成各異,有的甚至包括大學生和校工。以喬治·華盛頓大學為例,他們的面試團隊一般有3個人,一個人負責記錄,其他兩個人負責提問。面試結(jié)束后,招生官們會開會討論,綜合學生的個性和成績,同時考慮其他因素做最終決定。諸如種族、民族、是不是家里第一個大學生、之前是否有工作等,都是招生官考慮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