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振
摘 要:電子元件有線性和非線性兩種,它們在電路中起不同的作用。而非線性電子元件的功率問題是實際電路應用中必須考慮的問題。在中學物理教學中,該問題也是高考與競賽的熱點。具體電路中電子元件連接方式不同,解決方法有所不一樣,這對學生能力的要求比較高,本文就如何快速識別并正確解題作些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非線性電子元件;數(shù)學函數(shù)推理能力;圖象輔助技巧 能力
引言
非線性元器件在實際中得到廣泛應用,而非線性電子元件的功率求解問題一直都是物理學科的難點之一,也是加強實驗與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一部分,因而是高考和競賽的熱點之一[1-5]。我們可以把燈泡與二極管看成非線性電子元件,它們的伏安特性曲線不是直線而是一條曲線,說明電流I和電壓U的關系是不成線性的,這樣非線性元件的電阻值是個變化量,在不同電壓和電流下是不同的,不能直接用P==IR的公式來求非線性元件的功率。題目中元件不同的連接方式又加大了試題的難度,解題過程蘊含著數(shù)學函數(shù)推理能力和圖象輔助技巧,只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研究與訓練,我們才能快速適應并解決此類問題。本文筆者從高考試題與競賽試題中舉例求解,嘗試解決這個物理難點,作為物理實驗中一個很重要的方法,使問題由難變易,由繁變簡,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的方法,希望能對備課老師有所幫助。
1 單個燈泡與電源連接
【分析】:本題考查主要的主要實驗基本能力為選擇器材及器件、設計構思電路及結果的圖象數(shù)據(jù)處理等。
(1)題目中要求燈泡兩端的電壓需要由零逐漸增加到3V,所以采用分壓式控制電路中的滑動變阻器,同時為了兼顧調節(jié)過程中電壓變化盡量均勻,選取最大阻值比較小的滑動變阻器A;
(2)由于燈泡的電阻比較小,我們一般采用(電流表)外接法,故選B圖;
(3)畫出電源的曲線,如圖2所示,兩個圖線的交點即為小燈泡接在電源兩端時小燈泡中的實際情況,由圖可知:U=1.0V,I=0.10A,所以小燈泡消耗的功率約為P=UI=0.1W。
【小結】:本題解題關鍵之處在于將電源的I-U曲線與燈泡的I-U曲線畫在同一坐標圖中,而兩線的交點含義就是燈泡實際消耗的功率.理解熟知這個物理特征,難點就能迎刃而解了。如何培養(yǎng)學生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其中利用圖象法可以直觀明了解決一些無法用解析法解決的問題,也是物理中常用的方法,在中學中需要加強。
2 兩個燈泡交替與電源連接
【例題2】[7].某物理實驗室的器材有:燈泡L,量程恰當?shù)碾娏鞅鞟和電壓表V、直流電源E、滑動變阻器R、電鍵S等,為了實驗探究小燈泡的的伏安特性,要求燈泡兩端電壓從0V開始變化。
①在實驗中滑動變阻器應采用 接法(“限流”或“分壓”);
②李同學連接如圖3所示的電路,在連接最后一根導線的c端到直流電源正極之前,請你指出其中僅有的2個不當之處,并敘述如何改正;
③電路連接正確后,分別可測得兩只燈泡L1和L2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4中Ⅰ和Ⅱ所示.然后按圖5所示將燈泡L1、L2與電池組(電動勢和內阻均恒定)連成電路。經(jīng)多次測量后得到通過L1和L2的電流平均值分別為0.30A和0.60A。
【分析】:
①目要求測量電壓要從0變化到額定電壓,由于滑動變阻器分壓接法的調整電壓范圍比較大,故采用分壓接法。
②從實驗的安全角度出發(fā),連接電路的過程中每個開關必須處于斷開狀態(tài),而圖中顯示是閉合狀態(tài)的,這是本小題的第一個錯誤點。電路連接完畢,滑動變阻器阻值應該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所以分壓式接法就必須使得測量電路部分的電壓為0,因此滑片P應該處于圖中的b端。
③從圖4可以精確讀出兩點坐標分別為(0.30A,3.8V)和(0.60A,3.0V),根據(jù)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E=U+Ir,代入數(shù)據(jù)得:E=3.8+0.30r,E=3.0+0.60r,容易解得:r=2.7Ω,E=4.6V,電源的圖象如圖6所示。
【小結】:本題中采用兩個燈泡來等效為兩個定值電阻,功能相當于一個滑動變阻器,在根據(jù)題中所給的兩個電流,根據(jù)圖形就能找出對應電壓,根據(jù)閉合歐姆定律列出兩個式子,解方程組,容易求得電動勢和內阻。本題關鍵是要理解題意,理解物理的本質問題。通過讀圖可以輕易得到一些特殊點的電流和電壓值,從而從特殊到一般,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物理規(guī)律,從而培養(yǎng)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路。
3 兩個非線性電阻并聯(lián)后與電源連接
【例題3】[8]有兩個非線性電阻1和2,它們的阻值隨所加電壓的變化而改變,從而它們的伏安特性即電壓和電流不再成正比關系。假設電阻1和電阻2的伏安特性圖線分別如圖7所示.現(xiàn)先將這兩個電阻并聯(lián),然后接在電動勢E=9.0V、內電阻r0=2.0Ω的電源上。利用題給的數(shù)據(jù)和圖線,用作圖法讀得所需的數(shù)據(jù),進而分別求出電阻P1和電阻P2上消耗的功率并要求:
①在題圖上畫出所作的圖線.(只按所畫圖線評分,不要求寫出畫圖的步驟及理由)
【分析】
①據(jù)并聯(lián)電路特性,電壓相等,干路電流疊加。故取任何一條垂直橫坐標的直線,將這條線與兩條曲線相交的交點的縱坐標相加,即可得到并聯(lián)后等效電阻的電壓和電流。多取幾條豎線,可以得到多個坐標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如圖7所示。
②電源I-U的曲線也畫到坐標中,可以得到等效電阻I-U曲線與電源I-U曲線的交點,讀圖可知橫坐標為2.3V。沿著豎線可以讀出與電阻1、電阻2的交點,分別為:I10=1.2A ,I20=2.2A。
③故電阻R1消耗的功率P1=I10×U=1.2×2.3W=2.5W;電阻R2消耗的功率P2=I20×U=2.2×2.3W=4.9W。
【小結】:本題利用兩個非線性電阻的曲線為背景,并將它們并聯(lián),加大了試題的難度,必須重新理解題目的意圖,并聯(lián)過程電壓總是相等的,干路的電流等于兩個電阻的電流之和,所以在本題可以在保持橫坐標不變的情況,將兩條曲線的縱坐標相加,然后重新繪圖,再附加上電源的I-U曲線,兩線的交點就是兩個電阻消耗的總實際功率,當然分電阻的實際功率還是要回到原曲線尋找,抓住電壓相等的特征可以容易求解的。利用電路基本定律分析問題是基本出發(fā)點,再結合具體電路的特點,可以大大簡化計算。
4 兩個二極管串聯(lián)后與電源連接
【例題4】[8]有兩個額定電壓都為220V的白熾燈L1和L2,其伏安特性曲線如圖8所示,L2的額定功率約為 W;現(xiàn)將L1和L2串聯(lián)后接在220V的電源上,假設電源內阻忽略不計,此時L2的實際功率約為 W。
【答案】:99,17.5
【分析】:由圖可知,L2的電壓為220 V時,對應電流為0.45 A,故額定功率為P2=I2×U2=0.4×220W=99W。
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兩燈泡的電流相等,其中L1分壓高于110 V,L2分壓低于110V,但兩者的和一定為220V,從圖中可以看出,U1'=150V,U2'=70V,此時I2'=0.25A,則L2的功率P2'=I2'×U2'=0.25×70W=17.5W。
【小結】:本題則是將兩個燈泡串聯(lián)接入電路,只要抓住電流相等和串聯(lián)分壓的原理,采取嘗試的辦法,在橫坐標取一個電流值,找到對應的兩個電壓值并累加,所得數(shù)值為220V就是正確答案,不過會存在一定的誤差。
【例題5】如圖9所示,電阻R1=R2=1KΩ,電源電動勢E=6V,內阻不計,兩個相同的二極管D串聯(lián)在電路中,二極管D的ID-UD特性曲線如圖10中圖線所示,試求通過二極管D的電流和電阻R1消耗的功率。
【小結】:解答本題關鍵能運用閉合電路歐姆定律,邏輯推導出ID與UD的關系式,要理解兩種圖象交點的含義:表示二極管的工作狀態(tài),要有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一般電路規(guī)律與元件特性結合起來,就能解決具體電路問題。規(guī)律結合具體條件,這是處理物理問題的基本方法。
以上所列例子是燈泡或者二極管常見的一些題目的考查方式,有直接與電源連接,也有先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后與電源連接,只有真正理解題意,掌握實驗基本原理,才能通過輔助線或者數(shù)學推理的方法快速正確解題。通過以上實驗設計,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并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
參考文獻:
[1]周勇.例談用圖象法求非線性元件的功率[J].高中數(shù)理化,2011(8):30-31.
[2] 須雪忠,王凱.“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中的幾個誤區(qū)[J].物理教學,2010(6):22-24.
[3] 侢豐林.非線性電子電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4]楊述武.普通物理實驗[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82.
[5]黃正玉.高考題中非線性元件工作點確定策略探析[J].物理教師,2013(10):45-47.
[6]羅振國.輔助線在高考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妙用[J].物理教學探討, 2011(2):57-59.
[7]王文理,許志勇,高杰.普通高考(天津卷)物理實驗專題評價與分析[J].考試研究,2014(2):12-20.
[8]吳文肖.第28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預賽第10題另一種解法探討[J].物理教學,2018(5):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