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強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研修班學員、甘肅省張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與我至少相伴10年時間。原來是自己訂閱,后來單位開始贈閱,我一直堅持學習閱讀,也受惠于這本雜志。
作為一個讀者,我對這本期刊的認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這是一個繼承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探索平臺。因為這個雜志創(chuàng)辦于1988年,正是改革開放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年代,時機好,起點高,尤其在不斷深化對于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等三大規(guī)律的探索方面做了許多的工作和努力。雜志現在的欄目,例如特稿、環(huán)球視野等,都有這方面的特點。
第二,這是一個高中級黨員領導干部展示實踐成果和交流執(zhí)政經驗的平臺。例如,市縣論壇、調查研究、領導科學、治黨論苑等欄目,刊發(fā)了大量這方面的文章,雜志今年第四期圍繞“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這個專題做了權威、全面、扎實的組稿,每篇文章我都認真拜讀了,對于更好地理解中央政策、推動本職工作,受益匪淺。
第三,這是一個聚焦和探討當今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的平臺。雜志認真擇取和深度闡釋了當下社會的熱點、難點等關鍵性問題,起到了指點迷津、發(fā)聲亮劍的作用。例如,每一期首頁刊發(fā)針對重點策劃、熱點、難點問題的導讀,正文邀請相關領導干部和專家學者撰文,圍繞專題進行系列深度解讀,閱讀之后讓人感到非常解渴,給讀者指引了方向、啟發(fā)了思路。
第四,這是一個中央黨校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師生互動相長的平臺。雜志充分體現了中央黨校主辦刊物的特點,尤其是對于教學相長、學學相長起到了獨特的作用,我們學員把它看作是編外教材,報刊社每月都會將雜志送到我們的學員樓,很快就被學員們爭搶閱讀、收藏,有的時候“一刊難求”。其中不少文章展示了近年來中央黨?!坝脤W術講政治”的教學、科研成果,每一期文章中,既有學員談認識,也有老師作解讀,這是對中央黨校教學、科研、智庫等環(huán)節(jié)的很好補充。
還有三點建議。
第一,建議能夠及時提煉總結好改革開放40年的寶貴經驗。改革開放4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怎么總結好這40年的成功經驗及其規(guī)律,這也是我們理論界在慶祝改革開放40年活動中,急需要做的重要事情,期望《中國黨政干部論壇》能帶個好頭。
第二,建議建設好媒體融合,在建設黨校報刊網絡平臺的“中央廚房”上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同樣,中央黨校辦好校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辦好融媒體的“中央廚房”非常重要,不僅可以為全國干部教育培訓院校在新時代融媒體改革方面做一個樣板,而且對于社會融媒體中心建設,包括高??蒲性核加泻芎玫慕梃b意義和帶動作用。
第三,建議日益創(chuàng)新,“走出去”開放辦刊。這個刊物已經辦得很好了,但還可以進行一些新的探索。例如,可以邀請國際上的一些友好政黨和政府官員進行密切合作,請他們介紹在現代化建設方面、現代化管理方面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助于幫助我們提高認識、學習借鑒。還有,建議進一步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撰稿,這些專家學者具有獨特的專業(yè)視野,為我們發(fā)揮智庫職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建議聯(lián)合某個省、市、縣,圍繞中心工作,集中選取重要專題,辦一些讀者渴望看到的深度欄目,不僅可以展示各地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探索和成就,也可以避免稿件來源的碎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