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郭恩
[摘要] 目的 探討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 方法 選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研究組(n=40)與對照組(n=40),其中研究組患者接受保乳手術,對照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以及平均住院天數)、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后5年的復發(fā)率及生存率。 結果 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平均住院天數、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活質量總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5年內的復發(fā)率及生存率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情況、乳房外觀情況及生活質量總體情況均好于改良根治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在臨床推廣時應注意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其對保乳手術復發(fā)的顧慮。
[關鍵詞] 保乳術;改良根治術;療效;早期乳腺癌;復發(fā)
[中圖分類號] R737.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33-004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September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study group (n=40) and the control group(n=40), in which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he surgical related indicator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length of surgical incision and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breast appearanc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postoperative 5-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peration time, incision length,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breast appearanc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5-year recurrence rate and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breast cancer has small trauma. Postoperative recovery, breast appearance and overall quality of life are better than improved radical surgery,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However, in clinical promotion,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patients, so as to reduce their concerns about the recurrence of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Key words]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Curative efficacy; Early breast cancer; Recurrence
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世界范圍內,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首位,被稱為現代女性第一殺手。有資料顯示[1],全球每年新發(fā)乳腺癌病例約167.1萬,每年因乳腺癌死亡病例約52.2萬人。目前,手術切除是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對于早期乳腺癌病例來說,手術治療是其首選的治療方法[2]。為進一步研究兩種手術治療方法對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文就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2012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成研究組(n=40例)與對照組(n=40例)兩組,患者均為女性。全部患者均經過鉬靶影像學檢查、雙乳彩超、MRI、病理學檢查等診斷為早期乳腺癌,腫塊直徑均<3 cm,距離乳頭超過3 cm,無腋窩淋巴結轉移現象,均為單發(fā)乳腺癌;排除合并嚴重內科疾病及其他手術禁忌證者。研究組中患者年齡30~69歲,平均(45.8±7.2)歲,TNM分期Ⅰ期23例,Ⅱa期17例,左側22例,右側18例,平均腫瘤直徑為(1.49±0.38)cm,平均生活質量評分為(89.23±7.59)分;對照組年齡27~71歲,平均(46.1±7.6)歲,TNM分期Ⅰ期21例,Ⅱa期19例,左側20例,右側20例,平均腫瘤直徑為(1.50±0.37)cm,平均生活質量評分為(90.65±8.13)分。80例患者均知情了解本次研究的內容,并愿意配合研究。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年齡、臨床分期、左右側、腫瘤直徑、腫瘤類型、生活質量評分等)進行比較,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患者接受保乳術治療:靜脈復吸麻醉后,根據患者的乳房腫物所在的部位取相應的切口,通常做弧形切口或放射狀切口。切除腫瘤及腫瘤邊緣2 cm以上腺體,一并切除其下胸大肌筋膜和部分表皮??p線標記腫瘤切緣上、下、內、外、基底以及乳頭方向的6個位置,將切除出的腫塊送到病理科進行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直至檢查結果顯示腫瘤切緣均為陰性。創(chuàng)腔不常規(guī)放置引流,允許有少量血清樣滲出及纖維素增生填充,以利術后達到更好的乳房外觀。對腋窩淋巴以及胸肌間淋巴進行清掃。取腋下平行于腋皺襞的切口,腋窩清掃范圍:外至背闊肌、上方腋靜脈、內至胸小肌內側。清掃完成后用42℃~45℃的蒸餾水對手術創(chuàng)面進行沖洗,并用5-Fu 1.0浸泡創(chuàng)面。在腋下留置負壓引流球,5-0可吸收線縫合皮膚,局部加壓包扎。引流量小于10 mL后拔管。術后常規(guī)給予放療,并根據病情給予化療、靶向及內分泌等治療。
對照組患者接受改良根治術治療:行保留胸大小肌的改良根治術式(Auchincloss手術)。靜脈復吸麻醉后,做橫向或者縱向梭形切口,切除乳頭乳暈及腫瘤周圍3 cm范圍內皮膚,常規(guī)行淋巴清掃及創(chuàng)面沖洗、浸泡。在腋下及胸壁留置負壓引流管球,5-0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皮膚,局部加壓包扎,引流量小于10 mL后拔管。術后根據病情需要給予化放療、靶向及內分泌等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以及平均住院天數)、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術后生活質量評分、術后5年的復發(fā)率以及生存率。
乳房外形評價標準[3]:患者手術后乳房外觀左右對稱良好,乳頭高度差小于2 cm為優(yōu);患者手術后雙乳外觀基本對稱,乳頭高度差小于3 cm,患側有厚韌感為良;患者手術后乳房明顯不對稱,但患側乳房并未出現痙攣、水腫、變硬情況為可,患者手術后患側乳頭明顯縮小且與對側乳房不對稱,雙乳乳頭高度差大于3 cm,患側乳房厚韌感明顯,有痙攣、變硬、水腫情況出現為差。乳頭外形優(yōu)良率=(為優(yōu)例數+為良例數)/總例數×100%。
生活質量評分采用乳腺癌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B)[4]。選擇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和其他因素5項指標,各指標相加為生活質量總分(總分144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涉及的數據通過SPSSl8.0統計學軟件來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進行對比,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進行對比,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本次研究中40例研究組患者均采用保乳術治療,40例對照組患者均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以及平均住院天數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比較
對80例患者手術后的乳房外觀情況進行評價,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為85.00%(34/40),其中“優(yōu)”有19例,“良”有15例,“可”有3例,“差”有3例;對照組的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為0。組間比較,研究組患者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7.8261,P<0.01)。
2.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術后出現感染1例、皮下積液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7.50%(3/40);對照組術后出現皮下積液3例、皮瓣壞死2例、上肢水腫1例、蜂窩組織炎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7.50%(7/40)。組間比較,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714,P=0.03257)。
2.4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6個月的隨訪,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顯示,研究組生活質量總分為(95.83±8.73)分,對照組生活質量總分為(77.08±6.79)分,研究組生活質量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其中的情感狀況得分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患者5年內復發(fā)率及生存率比較
研究組5年內復發(fā)率為5.00%(2/40),與對照組5年內復發(fā)率7.50%(3/4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333,P=0.4652)。研究組1例患者術后2年多復查時發(fā)現患側新發(fā)結節(jié),影像學考慮良性,患者極度擔心乳癌復發(fā),后根據患者要求又做了乳房單純切除手術。研究組5年內生存率為95.00%(38/40),與對照組5年內生存率90.00%(36/4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8018,P=0.1795)。endprint
3 討論
乳腺癌一開始就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癌細胞無固定轉移模式,而乳腺癌細胞一旦發(fā)生脫落變成游離狀態(tài),很容易就會跟隨淋巴液或血液的流動散布到患者全身,發(fā)生轉移,從而使得患者其他器官組織也受到癌細胞侵蝕,嚴重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5-8]。故局部過度擴大并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患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遠處轉移,并非局部復發(fā),這成為縮小手術范圍的理論依據。
改良根治術是一種傳統的乳腺癌手術治療方法,是通過切除患者患側全部乳腺組織來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手術形成的創(chuàng)面較大,嚴重影響患者乳房的美觀程度[9-12]。隨著社會的進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己外形的美觀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女性乳房問題已經不僅僅影響到女性哺乳后代,還會影響其心理狀態(tài)、夫妻關系等。所以越來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希望在保證手術治療效果的同時盡量的保留自己的乳房,以提高手術后的生活質量。保乳手術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與傳統的改良根治術相比,保乳術能夠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患者乳房,減少對患者乳房的切除體積,滿足乳腺癌患者對形體美觀的需求[13-15]。
本研究選取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保乳術的研究組與改良根治術的對照組,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平均住院天數、乳房外觀優(yōu)良率、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生活質量總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實施保乳術手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小,乳房外觀保存情況良好,術后恢復快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生活質量總體較好。進一步對數據進行研究,發(fā)現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中的情感狀態(tài)并無明顯差異,分析原因考慮為有些研究組患者接受保乳術,雖然保留了乳房,但是對術后復發(fā)還是存有顧慮,認為保乳術沒有徹底切除乳房,有更大的癌癥復發(fā)可能,甚至心理素質差的患者,在隨訪中發(fā)現良性結節(jié)后,惶惶不可終日,要求再次切除乳房。提示我們在進行保乳術推廣使用時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讓其正確認識保乳術,減輕其對保乳術的顧慮。當然,還要注意手術適應證,對于保乳意愿不夠強烈,過度擔心復發(fā),甚至對乳腺內良性結節(jié)都時時擔憂惡變的患者還是選擇實施改良根治術為宜。兩組患者的5年內的復發(fā)率及生存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改良根治術與保乳術對早期乳腺癌的遠期療效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保乳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情況、乳房外觀情況及生活質量總體情況均好于改良根治術,遠期療效基本一致,值得臨床推廣應用,但在臨床推廣時應注意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減輕其對保乳手術的復發(fā)顧慮。
[參考文獻]
[1] 陳萬青,鄭榮壽.中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死亡和生存狀況[J].中國腫瘤臨床,2015,42(13):668-674.
[2] 張彥收,劉運江.乳腺癌手術治療回顧和進展[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5,23(5):719-722.
[3] 周強.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在早期乳腺癌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32):100-103.
[4] 萬崇華,張冬梅,湯學良,等.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B中文版介紹[J].中國腫瘤,2002,11(6):318-320.
[5] 呂夕東,郭榆江,潘瑤,等.新輔助化療聯合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對早期乳腺癌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6,38(23):3609-3611.
[6] 邱正倫,馮云,詹菊輝,等.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40例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35):11-12.
[7] 祖國,郭京.乳腺癌保乳手術治療進展[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4(1):92-96.
[8] 趙文生,黃安中,彭上清,等.保乳手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11):3005-3006.
[9] 張煒.改良根治術與保乳手術在早期乳腺癌治療中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0):561.
[10] 李彬.早期乳腺癌患者應用保乳術和改良根治術的效果對比[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3):101-102.
[11] 陳濤,林丹,蔡煥武,等.改良根治術與保乳手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6, 16(5):32-34.
[12] 劉洋.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臨床效果對比[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12):2187-2188.
[13] 程敏,陳德志.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療效對比[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4):2700-2701.
[14] 王緒娟,陶玉君,李陳強,等.早期乳腺癌通過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的效果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 15(6):7-8.
[15] 劉瀛.保乳術與改良根治術治療早期乳腺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5):709-711.
(收稿日期:2017-09-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