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寄鋒
因為中國地域廣大,如小說中那樣建立統(tǒng)一的丐幫組織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真實的乞丐組織都是有地域性的。如湖北的“羅筐會”、江西的“邊錢會”、貴州的“孝義會”、湖南的“紅黑會”等等,名號各不相同。
丐幫的門戶數(shù)不勝數(shù),幫主的身份也是各不相同。小說中的丐幫幫主要能行俠仗義,現(xiàn)實中則要能在江湖與廟堂間游走。
從清末民初史料看,幫主大約有以下幾種。首先,一些幫主是被乞丐們推選出來的。這類丐首大多是身強(qiáng)力壯、財力過人的一方豪強(qiáng),或者欺行霸市的流氓惡棍。他們以財力和聲威震懾了眾丐,從而為眾丐所服膺,被推為丐首。
其次是由落魄的世家子弟充當(dāng)幫主。一些貴公子坐吃山空,最后把家業(yè)揮霍一空。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們仗著自己有吃喝玩樂的本事,又與地方上的豪強(qiáng)有些關(guān)系,很容易就能成為群丐之首。
丐首要服眾,就必須有一些特殊的經(jīng)歷或才能。民國時成都北門城隍廟附近有一個綽號叫作“飯甑子”的乞丐,他能三天不吃飯而面不改色。要是吃起飯來,一頓又可以吃下兩三人的飯量。他曾與人打賭,一口氣吞下20只生雞蛋。這種本事在乞丐們看來,堪稱驚世駭俗,也就甘心對他馬首是瞻了。
乞丐的領(lǐng)袖,說起來還只是要飯的,但他們的實際地位,卻是普通百姓難以企及的。丐首們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不僅家有妻妾,且出有車馬。廣州地方丐幫“關(guān)帝廳”的丐首陳起鳳住在華林寺的一間豪華臥房中,他的幾房妻妾,分住附近的民房里面。他是乞丐,但身穿絲綢,佩戴金表,腰纏古玉。冬天時,陳起鳳常率其門人與當(dāng)?shù)厥考澊蟪韵闳猓ü啡猓?,不醉不歸。
因為成員眾多,分布廣泛,丐幫在任何地方都有不小的勢力。大戶人家辦喜事,都要把丐首請到家里,安排到上座。
一些丐幫能在地方上稱雄,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身份是被官方承認(rèn)的。
比如關(guān)帝廳會向辦紅白喜事的人家收取四五元或一元數(shù)角的“丐捐”,陳起鳳會將錢分為五份,自己和當(dāng)?shù)鼐旄髂靡环?,剩下的三份分給普通乞丐,以及作為關(guān)帝廳的“公款”。
丐幫收取丐捐是官方默許的。店主為免去乞丐的騷擾,會交一筆錢給丐首,讓他治下的乞丐不來鬧事。丐首收到錢后會拿出一張紅紙,寫上“會內(nèi)兄弟不得來此騷擾”。店家交了“保護(hù)費”,有了“護(hù)身符”,就能太太平平做買賣了。
全國各地收丐捐的時間不同,長江中下游是每年二月和八月收。晚清時是要商家一次三千文,住家一次兩千文。收“稅”時,丐首背著一個錢袋,帶著幾個小弟,威風(fēng)八面地挨家拿錢。納了丐捐的商家會得到一張“丐條”,其上有昭示合法性的“奉憲”二字。
那些一時吝嗇,不肯出丐捐的人家,不久就要遭殃。過路流民一路上都瞪大眼睛,看誰家沒有“丐條”這個保護(hù)傘,一旦瞅準(zhǔn)一家,會將鐵鏢摔在柜臺上,聲稱是過路的鏢客,特來借錢。更有甚者,是把刀槍劍戟擺在店家門口,然后逐一擺弄,讓店家的生意沒法做下去。到了最后,店家就要付出比丐捐多得多的花費,來打發(fā)這些不速之客。
(摘自《國家人文歷史》 圖/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