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婉,張 玨
(上海市曙光醫(yī)院檢驗科 200021)
過敏性疾病是指有過敏體質的患者,受到環(huán)境中的過敏原或非過敏刺激因素的影響,導致免疫學變化及慢性炎性反應而引起癥狀的疾病。臨床上依照其發(fā)生病變的部位、生理與免疫學變化及臨床癥狀特征,區(qū)分為常見的氣喘病、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及其他過敏性疾病[1]。過敏性疾病的致病機制除了與個人遺傳及免疫功能有關外,還有重要的原因是環(huán)境中吸入性或食入性過敏原的接觸[2]。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進行血清特異性免疫球蛋白E(sIgE)和特異性免疫球蛋白G(sIgG)的檢測,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接診的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2月至12歲、平均(3.6±0.8)歲。所有病例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并排除具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兒及合并有其他嚴重疾病的患兒。
1.2方法 患兒入院后,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對所有患兒采集靜脈血10 mL,而后以3 000 r/min分離血清,離心15 min,離心半徑12 cm。采用1∶25對洗脫液進行稀釋,而后用其濕潤檢測板硝酸纖維素膜。將250 μL上層血清標本加入PE管,在22 ℃溫度下孵育45 min,而后加入堿性磷酸酶標記的鏈霉親和素250 μL,再于22 ℃下孵育20 min,再加入250 μL底物,于22 ℃下室溫孵育20 min,在沖洗后終止反應。在干燥后,對敏感程度進行分級。據(jù)著色的深淺將其分為6級:陰性(<0.35);陽性1級(0.35~0.70);陽性2級(>0.70~3.5);陽性3級(>3.5~17.5);陽性4級(>17.5~50);陽性5級(>50~100);陽性6級(>100)。3級以上判定為重度敏感。
使用免疫印跡方法檢測其血清中的食物和吸入性sIgE,同時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對血清中食物過敏原的sIgG進行檢測。應用德國敏篩定量的過敏原檢測系統(tǒng)(德國 Mediwiss 公司)對所有患者過敏原 sIgE進行檢測,其中包含5種吸入性過敏原以及7種食物過敏原。采用美國Biomerica 公司生產的食物不耐受檢測試劑盒對人血清中10種食物過敏原進行檢測。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兩種檢驗方法一致性檢驗采用Kappa 檢驗,當Kappa<0表示兩種檢驗方法結果不一致。
2.1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食物過敏原sIgG和sIgE抗體檢測 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G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雞蛋,見表1。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是雞蛋、魚、蝦、蟹,見表2。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G聯(lián)合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大豆,見表3。
表1 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食物過敏原sIgG抗體檢測結果[n(%)]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2.2食物過敏原sIgE和sIgG的一致性 食物過敏原sIgE陽性、sIgG陽性患兒有26例,sIgG陽性、sIgE陰性患兒30例,sIgG陰性、sIgE陽性患兒2例,sIgE陰性、sIgG陰性患兒2例。經Kappa檢驗,U=0.026,Kappa<0,sIgE與sIgG的檢測結果不一致。見表3。其中食物過敏原sIgG的陽性率高于sIgE(χ2=12.804,P<0.05)。
表2 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食物過敏原sIgE抗體檢測結果[n(%)]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表3 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食物過敏原sIgG、sIgE抗體聯(lián)合檢測結果[n(%)]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2.3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吸入性過敏原抗體檢測結果 吸入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真菌;sIgG陽性檢測中,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花粉;特異性IgG聯(lián)合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真菌,見表4。
表4 60例過敏性疾病患兒吸入性過敏原抗體檢測結果[n(%)]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過敏疾病與先天遺傳和后天環(huán)境均有密切關聯(lián),最常見的過敏疾病為過敏性鼻炎、氣喘、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及食物過敏等6大類[3-5]。過敏疾病常常引起多種不適發(fā)生,如(1)過敏性鼻炎:容易鼻癢、打噴嚏、流鼻涕、喉嚨癢、鼻塞、說話有鼻音、眼睛癢,甚至頭暈、頭脹,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嚴重者甚至影響其睡眠質量以及智力發(fā)育[6]。(2)氣喘[7]:急性發(fā)作時會有咳嗽、喘鳴聲、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癥狀。(3)過敏性結膜炎:眼睛癢、結膜炎、眼睛紅腫。(4)異位性皮膚炎:嬰兒會在前額、臉頰、耳頸部的皮膚出現(xiàn)干燥脫屑的劇癢濕疹或其他類型皮炎[8]。(5)蕁麻疹:是一種侵犯皮膚,界線分明、圓形凸起腫脹的紅疹,通常會泛及全身。(6)食物過敏:吃過某類食物之后不久出現(xiàn)紅疹、發(fā)癢,或成片狀的蕁麻疹,甚至出現(xiàn)慢性腹痛、絞痛、脹痛癥狀,反復出現(xiàn)惡心、嘔吐現(xiàn)象,其嚴重性與吃下的食物量呈正比。
有過敏體質者與過敏原接觸后,會引發(fā)體內免疫系統(tǒng)(主要是淋巴球)反應而造成以發(fā)炎為本質的癥狀,產生一種叫做IgE 抗體的生成,并附著于肥大細胞上造成個體被敏感化;當此個體再度接觸相同的過敏原時,會進一步導致肥大細胞中的炎癥介質的釋出,進而在短時間內造成氣道過敏反應,引起氣管收縮及血管通透性的改變,產生黏膜腫脹增加,最后引發(fā)后期反應,促使多種炎性細胞及炎癥介質大量聚集[9]。當這些以炎性反應為本質的過敏反應發(fā)生在氣管及肺部時,即造成氣喘;當發(fā)生在鼻子時,即造成過敏性鼻炎;當發(fā)生在皮膚時,即造成異位性皮膚炎及蕁麻疹,這些疾病都起因于過敏反應[10]。過敏疾病的發(fā)生及演變常有一定的順序,在嬰兒時期常以胃腸道及皮膚癥狀較明顯,胃腸道主要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嘔吐、腹瀉、腹痛、拒奶、體質量不增等癥狀;皮膚癥狀主要是特別容易在雙頰及前額出現(xiàn)干燥脫屑的劇癢紅疹(異位性皮膚炎、濕疹)。這樣的兒童一旦進入幼兒期則易有呼吸道感染,反復呼吸道感染后易演變?yōu)橹夤軞獯⑦^敏性鼻炎。IgG是人血清中含量最多的一種Ig,約占總Ig的75%,在新生兒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數(shù)抗菌、抗病毒以及抗毒素抗體都為IgG類,一些自身抗體和引起Ⅱ、Ⅲ型超敏反應的抗體均屬于此類抗體。
本研究對過敏性疾病患兒進行血清特異性IgE及IgG的檢測,結果顯示: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G和特異性IgE的檢測結果不一致,IgG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雞蛋,而IgE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為雞蛋以、魚、蝦、蟹。對于吸入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結果中,發(fā)現(xiàn)其主要過敏原為塵螨以及真菌。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G聯(lián)合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食物過敏原是牛奶和大豆。在吸入性過敏原特異性IgE檢測中,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真菌;sIgG陽性檢測中,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花粉;特異性IgG聯(lián)合特異性IgE檢測,主要過敏原是塵螨和真菌。以上結果對于臨床小兒過敏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食物過敏原和吸入性過敏原均是導致小兒過敏性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特異性IgE和特異性IgG的測定是過敏性疾病患兒診斷食物過敏原的有效方法,對臨床過敏性疾病的預防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1]姚歡銀,劉偉榮,章杭湖,等.特應性體質對毛細支氣管炎患兒血清糖皮質激素受體水平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7,19(2):163-166.
[2]李敏敏.兒童過敏性紫癜腎損害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6,22(9):1054.
[3]魏儀,吳盛德,王養(yǎng)才,等.小兒過敏性紫癜合并睪丸炎的診斷與治療[J].中華男科學雜志,2016,22(10):952-954.
[4]Vichyanond P,Pacharn P,Pleyer U,et al.Vernal keratoconjunctivitis:a severe allergic eye disease with remodeling changes[J].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14,25(4):314-322.
[5]王晉妮,許華平,雷中勁.小兒過敏性紫癜60例臨床治療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16,12(2):142-143.
[6]楊曉菲,邢偉偉,楊歡.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氯雷他定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28例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5,21(11):1210-1212.
[7]林世光,曾曉明,吳雪梅,等.多藥聯(lián)合治療細菌感染致小兒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2(20):1987-1989.
[8]SAVAGE J H,MATSUI E C,MCCORMACK M,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sthma and allergic disease and mortality:a 30-year follow-up stud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14,133(5):1484-1487.
[9]喻鎂佳,金中梁,吳紅樣.中成藥玉屏風聯(lián)合順爾寧治療小兒過敏性鼻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17(5):1005-1007.
[10]雷亞星,王妍煒.中藥熱奄包和激素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腹痛144例療效分析[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5,26(3):65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