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針
(福建省南安市中醫(yī)院 福建 南安 362300)
鼻出血為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癥之一[1],通過藥物治療,局部止血以及對癥處理等療法,基本能夠痊愈。但對老年患者而言,由于老年人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管壁缺乏彈性,構成既易出血不易止血的特點,一旦出血,量大且反復,患者可危及生命[2]。盡管采取對癥療法,有時卻仍難以取得明顯效果。尤其是老年人生理老化和功能衰退,其免疫防預功能低下,對外界刺激的應答反應減弱,抗病能力下降,這些因素造成老年人與正常人的不同心理。隨著人口老化,年齡大者鼻出血的比例越來越大[3],從整體護理方面講,必須認識到生理、精神和情緒與疾病所致的不和諧密切相關,心理安慰非常關鍵,如能根據(jù)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配合有效的心理療法,則可顯著提高療效,縮短病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收治老年鼻出血患者23例,年齡最小68歲,最大86歲,平均75.2歲,其中男性15例,占65.22%,女性8例,占34.78%。病因主要是高血壓12例,高血壓動脈硬化4例,鼻腔新生物1例,外傷1例,原因不明者5例。在護理中根據(jù)老年人不同的心理特征進行有效的針對性心理護理,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
2.1 焦慮心理。由于患者年齡大,出血量多,要求絕對臥床休息,大小便需在床上進行,改變了原來的生活習慣,對護理要求難以適應,易產(chǎn)生焦慮不安情緒,希望早一天治愈,但又往往事與愿違。根據(jù)這樣的心理特征,護理人員應給予充分的理解,通過心理疏導使他們穩(wěn)定情緒,消除不適感覺,適應護理要求,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講述疾病的科學常識,配合治療。
2.2 緊張恐懼心理?;颊叱31憩F(xiàn)為緊張狀態(tài),出血量多,有時像泉水樣涌出,一般在100毫升左右或更多,有時出血呈噴射狀,多為陣發(fā)性,呈現(xiàn)休克征象。此時患者處于極度緊張狀態(tài),結果是越緊張越出血,造成惡性循環(huán)。有的患者看到搶救同室病友馬上就精神緊張促使病情加重。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應以熱情、親切、誠懇的態(tài)度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用穩(wěn)重嫻熟的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避免不良刺激,以成功的前例進行科普宣教,通過說服、暗示、誘導等方法,讓患者學會放松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因素,增強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感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針對患者擔心的治療過程和預后作詳細解釋,端正對疾病的認識,解除了患者的思想疑慮。
2.3 憂慮心理?;颊弑憩F(xiàn)為對未來事件及其結果的擔憂。因年齡較大,且多數(shù)來自農(nóng)村,經(jīng)濟條件差,認為如果花錢太多會給社會、家庭及子女帶來經(jīng)濟負擔,自己能否治愈出院以及能活多久還是個未知數(shù),有的甚至囑咐家屬安排好后事。因此,在護理中,護理人員應理解患者的心境,給予真誠的安慰和勸解,并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密切合作。因家屬的言行及情緒的好壞會直接影響患者的心理與治療,應勸導家屬在患者面前不僅要保持良好的心境,還要經(jīng)常安慰、鼓勵患者以減輕其心理負擔,使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使患者在整個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始終處于最佳生理與心理狀態(tài)。
3.1 根據(jù)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制定出相應的護理措施,保證患者處于一個接受治療與護理的最佳生理、心理狀態(tài),用高尚的情操喚起患者心理的正性反饋,這是促進健康的根本所在。
3.2 要重視心理護理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運用心理護理學的理論,了解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和失衡心態(tài),以良好的語言修養(yǎng),啟發(fā)、誘導患者消除焦慮、緊張、憂慮等負性心理,使其在心理上產(chǎn)生安全感及信賴感。
3.3 注意環(huán)境對心理的影響。多數(shù)老年病人住院后加重了孤獨感和疏離感,常引起焦慮和煩惱[2]。因此,要盡量給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保持病房清潔整齊,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光線柔和,使患者感到舒適。
3.4 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取得密切配合。尤其對經(jīng)濟條件較差的家庭,在患者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心境,用親切的語言,精心地照料并及時地發(fā)現(xiàn)不利于治療的心理反應,進行安慰和鼓勵,增強治療信心,爭取早日康復。
心理護理的作用具有雙向性,有效的護理是治療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4]。老年性鼻出血發(fā)病率高,且屬于急癥,患者心理負擔大,護理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極為重要,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采取適合患者心理特點的個性化護理措施,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及時準確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本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我們通過對各項護理措施有效地實施,特別是在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始終如一時刻保持健康穩(wěn)定的心態(tài),微笑服務,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幫患者所難,言談舉止間都體現(xiàn)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積極影響,將良好的心理效應滲透到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我們也認識到,護理工作中離不開患者和家屬的配合,護士要靈活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獲得他們的信任和支持,共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溫麗慧.鼻出血局部治療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年第8期179-180頁.
[2]蒲鳳嵐.老年鼻出血患者的特點及心理護理[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0年第10期.
[3]徐翠萍,袁淑紅.老年鼻出血患者的心理護理[J],黑龍江醫(yī)藥,2008年03期.
[4]朱建均,屠奕.氣囊導尿管在上頜竇根治術后的應用及近期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上旬刊,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