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描寫一個特點鮮明的人,為什么有的習作就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卻不能呢?問題在于,有些同學在描寫人物時候,為了渲染并突出人物的特點,過于注重陳述結果,而忽略了過程。因此,這樣的人物就是“死”的,而不是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出錯舉例】
他可是傳說中的“大胃王”,吃遍天下無敵手。有一次,他過生日,請我到他家去參加生日派對。那天,他一邊吃,一邊招呼我:“你也快吃呀!”我已經顧不上吃了,光看他吃就已經飽了。吃完后,我?guī)退y(tǒng)計了一下,這頓飯他吃了一盤薯條、六個雞翅、四個雞腿、五塊排骨……真不知道,這個“大胃王”是請我吃飯,還是請自己吃飯呀?
名師糾錯
怎樣才能把一個特點鮮明的人寫“活”呢?這里就離不開動作描寫了。比如例子中要突出主人公“大胃王”的特點,光羅列他吃了多少還不夠,還應該把他吃東西時的狀態(tài)細致地描寫出來:飯桌上,只見他像“千手觀音”一樣,揮動著筷子,“刷刷”幾下,一盤薯條見底了。他又把一盤雞翅拉到自己面前,左右開弓,一手拿一個雞翅,吃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