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之推,北齊文學家。他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弟能將士族門風維系不墜,寫下洋洋灑灑二十篇,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在《顏氏家訓·終制篇》中,顏之推提及“先君先夫人皆未還建鄴舊山,旅葬江陵東郭……數(shù)十年間,絕于還望”,從而“自咎自責,貫心刻髓”。戰(zhàn)亂年代,因未能將先父母的靈柩還葬老虎山祖塋,顏之推直至晚年仍然感到非常心痛與愧疚。為此,他囑咐子女:待自己百年以后,喪事一切從儉,除了衣帽,隨葬品一律不要,如果大操大辦,超過了祖父母亡故時的喪事禮儀,那就是“陷父不孝”。
搶分速記
《顏氏家訓》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和“家置一編,奉為楷式”之美譽。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對顏氏家族個體的生存、種族的綿延、子女的教育、人格的發(fā)展、道德的維系以及文化的傳遞等,都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顏之推要求輕殮薄葬,不只是出于對父母的孝,也深藏著一個慈祥老人對子孫的愛。當時,顏氏家道中落,他不想子女為了操辦自己的葬禮而弄得傾家蕩產(chǎn),“使凍餒也”。平實質(zhì)樸的語言中滿是殷殷的期望,道盡了天下父母的心聲。
適用主題
家風家訓 深沉之愛 傳統(tǒng)美德 勤儉節(jié)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