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為民
古詩文中有不少表“睡”義的詞語,看似同義,實則差異頗大。了解這些詞語的內在含義,對正確解讀古詩文,很有裨益。
1.睡★★★★★★
《說文》:“睡,坐寐也?!北玖x是“坐著打瞌睡”。如“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史記·商君列傳》)?!白x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戰(zhàn)國策·秦策》)。后引申為“睡著”,與“寐”同義。如“童微伺其睡”(《童區(qū)寄傳》)。
2.眠★★★★★★
本義是閉上眼睛。如“余峨之山有獸焉,見人則眠”(《山海經·東山經》),“吾子有疾,雖不能省視,而竟夕不眠”(《后漢書·第五倫傳》)。后引申為“睡著”。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酒中八仙歌》)。
3.臥★★★★★★
本義是伏在幾案上小睡。如“廡下一生伏案臥”(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坐而言,不應,隱幾而臥”(《孟子》)。后引申為躺在床上,但不一定睡著。如“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游《示兒》),“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柳宗元《捕蛇者說》)。也指躺或趴在某個地方。如“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還表“斜躺著睡”。如“臥佛”。
4.寢★★★★★★
《說文》:“寢,臥也?!北玖x是睡覺。如“宰于晝寢”(《論語·公冶長》),“然后得一夕安寢”(諸葛亮《后出師表》)。又指躺在床上,不一定睡著。如“暮寢而思之”(《鄒忌諷齊王納諫》)。再如“寢不成寐(睡不著。形容心事重)”“寢不安席(睡覺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等。
5.偃★★★★★★
《廣雅》:“偃,仰也?!北玖x是仰臥。如:“須臾祭畢,倦而偃”(《鐘馗傳·捉鬼傳》,“借書滿架,偃仰嘯歌”(《項脊軒記》)。又如偃腹(仰腹而臥)等。
6. 寐★★★★★★
本義是睡、睡著。表“睡”義如“夙興夜寐(早起晚睡)”(《詩·衛(wèi)風·氓》)。表“睡著”義如“門卒方熟寐”(《資治通鑒·唐紀》)。還有“不脫衣服打盹兒”之意。如“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保ā蹲髠鳌ば辍罚耙蝗?,供畢早飯,因此時天氣尚長,賈珍等連日勞倦,不免在靈旁假寐”(曹雪芹《紅樓夢》)。
7. 瞑★★★★★★
《說文》:“瞑,翕目也?!北玖x是閉上眼睛。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齡《狼》),“四肢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寄妹文》)。后引申為“打瞌睡”。如“內懷殷憂,則達旦不瞑”(嵇康《養(yǎng)生論》),“神農隱幾闔戶晝瞑”(《莊子·知北游》)。
8.覺★★★★★★
本義是“睡醒”,與“寐”相對。如“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口技》),“唯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