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磊
(山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萊蕪分公司, 山東 萊蕪 271100)
高爐鐵口作為高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確保高爐渣鐵能夠及時排放。因此要求鐵口易開易堵,并且出鐵過程中鐵流無噴濺,降低鐵損量。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高爐鐵口區(qū)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鐵口框與組合磚之間、鐵口通道內部串煤氣的安全隱患,直接導致高爐出鐵過程中鐵流分散噴濺、煙塵四溢,嚴重時影響爐前做泥套、堵鐵口操作,制約了高爐的安全生產。鐵口區(qū)域煤氣泄漏一旦形成,由于煤氣流的沖刷作用,煤氣通道將會呈現(xiàn)惡化趨勢,因此必須對鐵口區(qū)域煤氣泄漏進行治理,確保高爐爐況穩(wěn)定順行,保證高爐安全生產。
以1 000 m3級高爐為例進行分析。鐵口區(qū)域基本組成如圖1所示。
鐵口區(qū)域的煤氣泄漏主要集中在兩個部位,一是鐵口框與爐殼之間的連接部位;另一個是鐵口通道的組合磚縫之間。鐵口通道煤氣主來源為:爐殼與冷卻壁之間灌漿料存在縫隙、冷卻壁與碳磚之間碳素冷搗料存在縫隙、鐵口框與剛玉氮化硅磚之間剛玉氮化硅搗打料存在縫隙、剛玉氮化硅磚與超微孔大碳塊等砌體之間存在縫隙。由于這些部位的縫隙存在,導致高爐內部煤氣從縫隙間泄漏。
1.2.1 施工質量差
在高爐鐵口框安裝過程中,由于焊接質量差,導致煤氣從鐵口框和爐殼之間的焊縫泄漏。在高爐鐵口區(qū)域耐材砌筑過程中,由于灌漿施工時灌漿料不密實,耐材砌筑時碳素泥漿、剛玉泥漿等灰漿不飽滿,以及碳素冷搗料、剛玉氮化硅搗打料搗打不密實,造成了砌體之間存在縫隙,形成了煤氣通道,導致了高爐鐵口區(qū)域煤氣泄漏。
1.2.2 導風管安裝不規(guī)范
高爐砌筑完成后進行烘爐,安裝鐵口導風管過程中由于導風管固定不牢靠,導風管兩端炮泥密封不嚴,在烘爐過程中導風管出現(xiàn)松動,導致鐵口通道與導出管之間竄風,使各種散打料在沒有上強度之前被熱風吹松動,引發(fā)各砌塊之間出現(xiàn)縫隙,形成煤氣通道。
1.2.3 鐵口通道首次填充不密實
圖1 鐵口區(qū)域基本組成(mm)
高爐開爐時,鐵口通道首次填充出現(xiàn)不密實、強度差。開口機鉆孔幅度一般在Φ50~Φ70 mm,而鐵口組合磚孔徑在250 mm左右,鐵口通道首次打泥后,將成為鐵口通道的永久層并且長期保留,因此首次打泥至關重要。如果鐵口通道內側泥包搗打不密實,打泥時形成的通道就不密實。如果首次使用的炮泥強度差,則形成的永久層強度差,永久層就會產生裂紋,長時間甚至一代爐役都不會置換出該部分炮泥,影響深遠。
1.2.4 烘爐風量控制不合理
高爐烘爐過程中,由于烘爐風量控制不合理,風量過大,導致砌體縫隙之間的砌筑耐火材料被熱風吹出,在砌體與砌體之間形成縫隙。高爐生產后,縫隙將形成煤氣通道,產生煤氣泄漏。
2.1.1 加強施工質量控制
安裝鐵口框時,確保鐵口框和爐殼之間的焊接質量,對焊縫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測。當鐵口區(qū)域耐材砌筑時,施工單位嚴格按照一類砌體國家標準結合設計要求進行砌筑。保證來料合格、灰漿飽滿、搗料密實、磚縫達標等,確保砌筑質量。
2.1.2 嚴格第一次鐵口通道的制作(見圖2)
圖2 第一次鐵口通道的制作(mm)
高爐砌筑完成在烘爐之前,對鐵口通道進行密實處理,保證形成鐵口通道永久層的質量。
1)鐵口通道內插入Φ108 mm鐵口導出管,作為鐵口通道永久層內膜。導出管插到爐缸中心,制作排氣孔,固定在爐缸中心焊接支架上,同時導出管內部與保護磚接觸部位用炮泥堵嚴搗實。在鐵口框上焊接支架,將導出管外部固定在鐵口框上,確保安裝牢固。
2)將烘爐用臨時熱電偶用套管一并敷設上,并用炮泥搗實。
3)鐵口通道填充:鐵口通道填充料可采取兩種耐材。一種采取剛玉氮化硅澆注料,骨料粒度要小,易流動,施工時鐵口框下半部分焊接鋼板作膜,澆注料打進以后,將振動棒插進鐵口導出管振動保證密實;另一種是將鐵口導出管在鐵口框處加盲板封死,用泥炮對鐵口通道打泥密封,炮泥質量要求相對較高,完成后,割除盲板。
4)鐵口通道永久層制作完成后,在導風管外部安裝閥門、消音器,進入烘爐程序。
2.1.3 控制高爐烘爐風量
對高爐烘爐風量進行控制,在烘爐溫度達到200℃之前,風量控制在500 m3/min左右,確保砌筑泥漿凝固上強度。烘爐后期風量控制在1 200 m3/min左右,減少對砌體的影響。
2.1.4 鐵口泥包搗實
高爐烘爐結束后,在裝枕木前,制作鐵口泥包,使用搗槍將泥包搗實,確保鐵口在見渣堵口打泥時密實。
2.1.5 爐體灌漿
高爐烘爐結束后,在鐵口框周邊,選擇鐵口冷卻壁垂直縫、水平縫開幾個灌漿孔,用手提鉆鉆孔,鉆孔深度為280 mm,使用碳素泥漿(骨料粒度小于180目)進行壓注灌漿,確保高爐的密實,不泄漏煤氣。
1)高爐采取降料線、挖爐缸、填枕木進行年修,用氧槍燒或風鉆切削鐵口通道,使鐵口通道打通。然后采取新建高爐第1、2、3條填充方式重新制作鐵口通道永久層,同時輔以新建高爐第5條實施鐵口灌漿。
2)高爐不降料線進行年修,在清理出深度1 500 mm(345+768+288+144=1 545)左右、孔徑不小于200 mm的鐵口通道后,采取新建高爐第1、2、3填充方式重新制作鐵口通道永久層,同時輔以新建高爐第5條實施鐵口灌漿。
當鐵口噴濺導致鐵口通道變大時,采取部分強度高炮泥進行封堵,逐步置換原鐵口通道永久層,制作泥套,保證打泥密實不跑泥,定修時輔以新建高爐第5條實施鐵口灌漿。灌漿孔位置見圖3。
灌漿孔位置要便于開孔及灌漿操作。以鐵口為中心2 m半徑范圍內在二、三、四層冷卻壁位置處上開孔,開孔數(shù)量為10個以上。同時在鐵口框周圍爐殼上開孔5個。前兩項正常生產開,安裝絲頭閥門,排煤氣,第三項休風開;開孔不必開在冷卻壁縫,但爐殼及冷卻壁之間料需清理干凈。
圖3 灌漿孔位
防止鐵口區(qū)域煤氣泄漏的關鍵是高爐砌筑質量,通過砌筑時灰漿飽滿、搗料密實、磚縫達標減少砌體之間的縫隙,確保砌筑質量。對后期鐵口導出管的處理要達到“搗料密實”,同時烘爐過程中要控制風量,減少大風量操作,減少對鐵口通道砌體的影響。
通過以上措施的實施,解決了鐵口區(qū)域煤氣泄漏隱患,確保了高爐爐況穩(wěn)定順行,保證了高爐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