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當前, 剖宮產技術已有了較大地發(fā)展與提升, 但是仍不免會出現術后并發(fā)癥, 且產婦術后腹部傷口感染的情況則更為常見[1]。為了使腹部傷口感染的產婦盡早康復, 本院展開了此次研究, 探討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療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4例剖宮產術后腹部傷口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將其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 各37例。參照組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7.53±10.18)歲;體質量57~104 kg, 平均體質量(67.53±12.16)kg;孕周 37~40 周 , 平均孕周 (39.23±1.48)周;首次剖宮產28例, 再次剖宮產9例。研究組年齡20~38歲,平均年齡(27.58±10.24)歲;體質量58~103 kg, 平均體質量(67.50±11.83)kg;孕周 38~41 周 , 平均孕周 (39.30±1.42)周;首次剖宮產27例, 再次剖宮產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手段, 即應用碘伏對產婦實施消毒與換藥。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加施0.5%甲硝唑溶液(河北天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33943)對患者實施局部治療, 具體步驟如下:換藥之前, 先除去舊敷料,借助消毒棉球對受感染的傷口進行擦拭, 確保傷口處的分泌物、膿液能夠被完全清理干凈, 借助無菌剪刀, 將傷口上方的一些已經腐壞的組織剪除。對于傷口處產生的膿腔則使用甲硝唑溶液完成沖洗, 之后則蘸一定量的甲硝唑于消毒紗布上, 并將消毒紗布填塞至膿腔內。若患者不存在膿腔, 則僅對其傷口進行濕敷即可。換藥頻率為2次/d, 8 d為1個治療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住院費用、住院時間。療效評價標準:換藥處理一段時間后,傷口出現一期愈合, 且傷口周邊不存在壓痛與硬結, 則為痊愈;換藥處理后, >2/3的傷口痊愈, 但周邊壓痛現象仍存在,則為顯效;換藥處理后, >1/2的傷口痊愈, 且傷口周邊有輕度壓痛, 則為有效;換藥處理后, 傷口愈合面積<1/3或膿腔變深, 傷口周邊有顯著壓痛現象, 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切口感染處理后的療效比較 對兩組患者實施對應的切口感染處理后, 研究組:痊愈26例(70.27%), 顯效7例(18.92%), 有效4例(10.81%), 無效0例, 總有效率為100.00%;參照組:痊愈12例(32.43%), 顯效6例(16.22%), 有效11例(29.73%), 無效8例(21.62%), 總有效率為78.38%。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住院費用與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平均住院費用(6414.45±133.84)元, 平均住院時間(12.44±4.20)d;參照組:平均住院費用(7815.76±103.67)元, 平均住院時間(19.20±6.24)d;研究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參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剖宮產后, 產婦腹部切口出現感染。正常女性的陰道中有較多的厭氧菌, 在實施剖宮產術之前, 大部分產婦均會進行試產[2], 而試產期間, 增加了厭氧菌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實施手術的時間較長的話, 則會提高大氣中的微生物或者切口周邊毛囊侵及切口的幾率。在手術結束時, 若未能準確地拿捏縫合技巧, 造成無效腔, 則會加大術后切口感染的幾率[3]。受內科因素的影響, 患有糖尿病的產婦, 其切口愈合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少數偏胖的產婦, 因腹壁區(qū)域的脂肪較厚,故其發(fā)生脂肪液化的可能性更大[4]。另外除切口感染外, 剖宮產手術也會給產婦造成其他創(chuàng)傷, 加之術后食欲下降以及禁食治療等, 均易使其出現營養(yǎng)攝取不足或者貧血, 進而使傷口愈合延后[5]。術后感染及其他創(chuàng)傷均會對產婦的身心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剖宮產后, 產婦出現切口感染癥狀時, 一般會對其實施抗感染治療, 然而實踐表明, 此舉并未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2,6-8]。就外科手術而言, 被感染的切口中存在較多的厭氧菌, 其對甲硝唑的敏感度極高。臨床治療中, 甲硝唑這類抗生素的使用較多, 可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該藥物具有強大的抗厭氧菌能力, 加之其結合血漿蛋白的幾率較低。因此能夠較快地擴散至身體各個組織以及血液中, 甲硝唑一方面在各類分泌物(尿液、體液、唾液等)中均具有較高的濃度,另一方面可滲透血腦屏障達到一定的功效。在婦科與外科疾病的治療中, 甲硝唑均有較高的使用率。術后對患者的傷口實施甲硝唑溶液局部注射, 將有助于藥物滲透至機體組織內, 從而充分有效地實現遏制切口處的厭氧菌的目的[5,9,10]。與此同時, 與其他藥物相比, 甲硝唑的價格較低, 經濟實惠。將其使用與局部區(qū)域, 不會被人體大量吸收, 因此也不會對產婦術后哺乳造成較大影響。此次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100.00%, 參照組總有效率為78.38%, 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平均住院費用(6414.45±133.84)元, 平均住院時間(12.44±4.20)d;參照組:平均住院費用(7815.76±103.67)元,平均住院時間(19.20±6.24)d;研究組平均住院費用少于參照組、平均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應用甲硝唑溶液進行局部治療療效確切, 臨床推廣運用價值較高。
[1] 廖婷, 彭劭君, 劉彩靈.細菌性陰道病合并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研究.當代醫(yī)學, 2014, 20(18):29-30.
[2] 李萍.剖宮產術中應用甲硝唑沖洗宮腹腔預防術后感染的臨床研究.臨床醫(yī)藥實踐, 2009(17):1794-1795.
[3] 王媚.頭孢唑啉與甲硝唑短程治療盆腔炎產婦剖宮術感染的療效評價.抗感染藥學, 2016(4):874-875.
[4] 王明環(huán).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分析.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 2016, 3(5):137-138.
[5] 劉復初, 廖敏.腹部手術Ⅱ、Ⅲ類切口局部用甲硝唑65例體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3, 15(8):66.
[6] 游小輝.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療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當代醫(yī)學, 2017, 23(31):40-42.
[7] 何瓊.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療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中國保健營養(yǎng)旬刊, 2014(6):3459-3459.
[8] 鄭虹霞.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療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的臨床效果評價.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4):820-821.
[9] 盧翠云, 張愛蘭.甲硝唑溶液局部治療34例產科腹部傷口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3, 20(2):193-194.
[10] 葉樹珍.甲硝唑液局部治療32例腹部傷口感染的療效觀察.哈爾濱醫(yī)藥, 2005, 25(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