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昆侖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經(jīng)驗※

      2018-01-18 05:26:03唐苾芯吳昆侖
      中醫(yī)藥通報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胞宮性疾病后遺癥

      ● 王 芳 唐苾芯 吳昆侖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SPID)以慢性、反復發(fā)作性的下腹部墜脹疼痛、腰骶部酸痛、月經(jīng)異常、不孕及異位妊娠為臨床表現(xiàn),常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療所致,或患者體質(zhì)較差病程遷延所致,部分患者亦可無急性盆腔炎病史,直接慢性起病。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本病的發(fā)病率高達15%~20%[1]。現(xiàn)代醫(yī)學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尚無有效治療手段,抗生素對急性期病原體的清除療效確切,但對慢性階段臨床癥狀的改善以及損傷修復卻獲益甚微,且對SPID其他并發(fā)癥如不孕、月經(jīng)失調(diào)等而言,治療效果也不盡人意,然而中醫(yī)藥治療優(yōu)勢凸顯。

      吳昆侖教授出身于中醫(yī)世家,是上海市基層名老中醫(yī)專家傳承研究工作室導師,從事中醫(yī)婦科臨床及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對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有深刻的認識及豐富的治療經(jīng)驗,通過辨證論治及對經(jīng)方的加減化裁,臨床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筆者有幸跟隨吳師學習,受益匪淺,現(xiàn)梳理其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經(jīng)驗,以饗讀者。

      1 病因病機

      1.1濕熱瘀阻為標吳師認為,女子有經(jīng)、帶、胎、產(chǎn)的生理特點,經(jīng)行產(chǎn)后或行人工流產(chǎn)、宮腔操作術(shù)后,胞門未閉,氣血虧虛,加之房事不潔或起居失調(diào),則寒熱濕毒之邪乘虛而入,盤踞于下焦,與血搏結(jié),邪正相爭,損傷沖任及帶脈,影響氣血運行,導致局部充血、水腫,甚則粘連周圍組織,引起腹痛、腰酸以及帶下色黃量多諸癥,常常反復發(fā)作,病情纏綿難愈。外邪經(jīng)由胞宮及兩歧侵入盆腔,破壞盆腔內(nèi)組織器官正常氣血運行,使氣血瘀阻,血絡不通,不通則痛,故出現(xiàn)慢性下腹疼痛;帶脈受損,不能約束諸經(jīng),則見腰骶部酸楚、下墜感;寒、熱、濕邪久居盆腔,下注陰竅,郁久而化熱,故見帶下量多色黃;濕熱瘀阻沖任胞宮,經(jīng)期胞血或瘀阻不下,或非時而下,故見月經(jīng)后期或經(jīng)行淋漓等癥;濕熱之邪相互膠結(jié),瘀阻于絡道,阻礙精卵結(jié)合,故而不孕。因此,吳師提出濕熱下注、瘀血內(nèi)阻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基本病機之一。

      1.2腎虛為本《素問·評熱病論》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吳師對此深有體會。他注意到臨床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多為虛實夾雜之癥。多數(shù)患者在體勞或房勞過后、產(chǎn)后、流產(chǎn)后或者盆腔手術(shù)后,每于氣血耗傷、正氣未復之時出現(xiàn)病情反復發(fā)作。隨著病程的遷延,外邪久滯不去,耗氣傷陰,阻礙正常氣血運行,正氣愈加虧虛,從而出現(xiàn)難以根治的情況。故吳師尤其重視腎主生殖之功能。胞脈系于腎,腎氣虛則沖任失和,胞宮無力抵抗外邪而發(fā)病。此外,女性以血為用,經(jīng)、孕、胎、產(chǎn)、乳皆可耗傷其營血,血為陰,為腎精所化,腎陰不足,化血乏源,血氣不充,不利于祛邪外出,則病情遷延難愈。臨床中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患者多由急性炎癥遷延而來,常伴有低熱、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等腎陰虧虛之證,乃因濕熱之邪損傷腎陰所致。再加上盆腔內(nèi)的炎性物質(zhì)影響了卵巢功能,不能進行月經(jīng)周期里正常的陰陽轉(zhuǎn)化,腎陰更為不足。因而,吳師認為“腎之氣陰不足”是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根本病機。

      2 治療經(jīng)驗

      2.1擅用時方,標本兼治根據(jù)本病“濕熱瘀阻為標,腎虛為本”的病機,吳師立“清熱利濕活血,益腎固本培元”為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的根本大法,以經(jīng)典方知柏地黃湯加味組成“益腎清熱方”(知母12g,黃柏12g,生地黃15g,生山藥15g,制山茱萸9g,澤瀉15g,白茯苓15g,牡丹皮12g,川牛膝9g,敗醬草20g,紅藤20g,制香附12g,生薏苡仁30g)治療本病,標本兼治,臨床每獲良效。

      知柏地黃湯出自清代《醫(yī)宗金鑒》,是由補陰經(jīng)典代表方劑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而成,加強了滋腎陰、清相火的作用。臨床中本方常用來治療陰虛火旺證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男性不育、腎病綜合征、尿路感染、前列腺炎、老年性陰道炎、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女童性早熟、更年期綜合征等疾病。吳師將本方進行加減化裁,以補腎滋陰、清熱化濕之法來治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使其臨床運用得到進一步擴展,并取得了顯著的療效。益腎清熱方中地黃、山藥、山茱萸肝脾腎三臟同補,重在益腎滋陰,培補元氣;知母、黃柏滋腎陰,清下焦之熱,消除帶下色黃、低熱等癥;紅藤、敗醬草、牡丹皮清熱消壅、化瘀行滯,以減輕少腹疼痛感;生薏苡仁、茯苓、澤瀉等藥利水滲濕,清瘀排膿,以促使炎性滲出盡快吸收,消除水腫粘連;川牛膝活血通經(jīng),引藥下達病所,能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促使血絡通暢,沖任胞宮功能恢復,幫助受孕;此外,吳師注意到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患者因病程長、病情易反復,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慮、煩躁等表現(xiàn),氣機常有不暢,容易加重病情。因此加用長于利三焦、解六郁的“婦科要藥”香附理氣解郁,幫助患者身心同治,加強療效。諸藥共用,共奏補腎固本培元、清利下焦瘀熱之功,可起到調(diào)節(jié)機體陰陽平衡、促進炎癥的吸收和消退、改善盆腔內(nèi)環(huán)境的作用,從源頭上恢復女性生殖軸的功能,最終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在組方上,吳師還結(jié)合了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及中藥藥理作用,使藥物配伍更加精當,組方更具有針對性、科學性。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知柏地黃丸能增強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所致腎陰虛幼齡大鼠的免疫功能[2];紅藤藤莖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3];敗醬草能增強網(wǎng)狀細胞和白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抗體形成及提高血清溶菌酶的水平,從而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4];牛膝根提取液有較強的抗炎消腫作用[5];香附醇提取物具有抗抑郁作用[6]。

      2.2藥味加減,靈活變通在臨證用藥中,吳師遵經(jīng)典而不泥于經(jīng)典,常常根據(jù)患者病情不同,將原方藥味作靈活加減。若見舌苔厚膩、自覺身熱、口膩者,改熟地黃為生地黃,且減少用藥量,既增加清熱之效,又防其滋膩助邪;帶下較多時加大澤瀉、茯苓及知母、黃柏用量,以助清泄燥濕之力;若見乏力明顯,時有汗出,則加用生黃芪,不用炙黃芪,防滋膩濕邪流戀,既可提高患者免疫力,又可托邪外出,提高療效;若有納差、神疲、大便不暢等脾虛癥狀者,常加生白術(shù)、太子參等益氣健脾,消導助推,而不用炒白術(shù)、黨參等健脾之品,以防過于滋膩;若見帶下色黃者加椿皮清熱利濕;腰酸者加川續(xù)斷、杜仲補肝腎、強筋骨。柴胡一藥,劑量不同,療效迥異,吳師更是運用自如:6~9g起升提之效,多用于氣虛乏力者;9~15g為疏肝之用,常用在病證日久,兼有肝郁者;15~30g則用作清熱,多用于熱象顯著者。

      2.3內(nèi)外同治,相得益彰吳師認為,盆腔炎性疾病系外邪經(jīng)由胞宮及兩歧上行而致,病位在下焦,單純口服藥物有時難以奏效,如在內(nèi)治法的基礎上配合外治法,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臨床常用的外治法包括中藥灌腸、中藥外敷、離子導入、針灸、穴位注射等,而其中吳師最為常用的是中藥保留灌腸法。由于盆腔血管豐富且相鄰組織器官存在相互交通的靜脈叢,將藥物保留在與盆腔相近的直腸內(nèi),局部藥物濃度高,藥物有效成分經(jīng)腸道壁吸收快,藥效能直達病灶。溫熱的中藥還能加速血流,改善血液循環(huán),加快炎癥的清除和水腫的吸收,且避免過多苦寒之藥口服損傷脾胃,安全性更好。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吳師要求患者中藥口服同時配合自擬協(xié)定中藥方保留灌腸治療,雙管齊下,加快治療進程。

      3 驗案舉隅

      沈某,女,54歲,2015年9月14日初診?;颊?年來反復下腹部隱痛,勞累后小腹下墜、酸脹感,久行久立后加重,休息后減輕。婦檢未見明顯異常,帶下色黃,量稍多,無異味,育1男,1-0-1-1,經(jīng)斷3年。自覺神疲,納寐尚可,大便正常。舌淡紅,苔薄黃,脈沉細。辨證屬濕熱瘀阻,腎氣虧虛。治擬清熱化瘀,益腎固沖。處方:知母12g,炒黃柏12g,生地黃15g,生山藥15g,制山茱萸9g,澤瀉15g,白茯苓15g,牡丹皮12g,川牛膝9g,柴胡12g,敗醬草20g,大血藤20g,制香附12g,生薏苡仁30g,生黃芪15g,甘草12g。共7劑,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用。

      2015年9月21日二診:小腹下墜感減輕,帶下減少,仍覺神疲。宗前法,加強補氣,驅(qū)邪外出,改生黃芪為30g,加太子參18g。

      如此調(diào)理至2016年2月,小腹隱痛墜脹除,帶下正常。吳師囑注意生活調(diào)攝,避免復發(fā)。

      按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可因身體素質(zhì)虛弱而不經(jīng)急性盆腔炎直接發(fā)生,長期反復的下腹部隱痛為其典型癥狀,勞累后易誘發(fā)?!毒霸廊珪せ鹱C》云:“虛中有實者,治以補為主,而不得不兼乎清。”本案患者年逾七七,為腎氣衰敗之年,體質(zhì)虧虛,遇外邪入侵胞宮,寄于下焦而發(fā)病,故診為濕熱血瘀為標,腎虛為本。一診時患者已反復下腹隱痛墜脹3年之久,同時伴有帶下色黃量多等癥,吳師抓住病機,以益腎清熱之法標本兼治。即以知母、黃柏、澤瀉、丹皮、紅藤、敗醬草清熱利濕,化瘀除壅,減輕炎癥反應,松解盆腔局部的粘連;又以柴胡、制香附疏肝解郁,清理久郁之內(nèi)熱,理氣止痛;川牛膝引藥下行,使藥達病所;生地、山藥、山萸肉固腎培元;黃芪補氣、增加機體免疫力,避免勞而復發(fā);生薏苡仁加強健脾利濕之效;甘草調(diào)和諸藥。全方補中有清,清亦兼補,標本同治,共奏益腎固沖、清熱化瘀之效。二診時小腹墜脹感減輕,黃帶減少,說明辨證準確,效不更方,繼以原方加健脾益氣之太子參并加大生黃芪藥量,以補不足之氣,增加身體免疫力,防止病癥反復。如此調(diào)理5個月,諸癥悉除。

      4 結(jié)語

      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是一種慢性婦科疾病,多為本虛標實之證,治療時應注意把握祛邪與扶正的關(guān)系。吳師在清熱利濕的同時注重補腎,治病求本,做到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傷正,攻補兼施,且用藥精、簡、效、廉,多管齊下,更好地發(fā)揮了中醫(yī)藥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治療中的強大優(yōu)勢。

      猜你喜歡
      胞宮性疾病后遺癥
      胞宮源流考
      防跌倒,警惕認知障礙性疾病
      補腎活血導法改善PER“胞宮攝精成孕”的網(wǎng)絡調(diào)控機制研究
      春天的“后遺癥”
      意林(2021年11期)2021-09-10 07:22:44
      對蝦常見環(huán)境性疾病的防治
      豬常見嘔吐性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藥物治療和預防措施
      你有沒有網(wǎng)絡消遣的后遺癥
      時代郵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48
      28天肌力恢復,告別夏日肌膚后遺癥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腦便后遺癥應如何調(diào)治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39
      胞宮源流淺考
      井冈山市| 云安县| 景泰县| 阿克苏市| 乐东| 绥芬河市| 沿河| 吉木萨尔县| 永福县| 调兵山市| 通榆县| 贞丰县| 田阳县| 临江市| 鄂托克前旗| 郸城县| 玉树县| 巴楚县| 南郑县| 壶关县| 婺源县| 黎平县| 乐清市| 茶陵县| 民丰县| 闻喜县| 安龙县| 红桥区| 武隆县| 淮滨县| 铁力市| 从化市| 西华县| 阿瓦提县| 裕民县| 平度市| 永泰县| 平远县| 定日县| 桃园市|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