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性系統(tǒng)疾病,柳氮磺吡啶是臨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雖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但長期應用該藥治療極易誘發(fā)各種藥物不良反應,且停藥后病情極易復發(fā)[1]。近些年,5-氨基水楊酸及腸腔內(nèi)源性微生物在臨床治療炎癥性腸病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本研究旨在探討5-氨基水楊酸控釋劑美沙拉嗪聯(lián)合酪酸梭菌活菌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以期為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提供實踐指導參考依據(jù)。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所有病例均存在反復的腹瀉、黏液膿血便、結腸鏡下可見黏膜粗糙、多發(fā)性淺潰瘍、血管異常、黏膜糜爛等,符合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標準。排除對微生態(tài)制劑過敏者,排除血吸蟲病、阿米巴痢疾、慢性細菌性痢疾、腸淋巴結核、直腸癌、結腸癌等疾病者。觀察組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9.92±9.46)歲。對照組中男 21 例 ,女 24 例;年齡 20~65 歲 ,平均年齡 (39.89±9.52)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單用美沙拉嗪治療,美沙拉嗪腸溶片 (德國 Losan Pharma GmbH,注冊證號 H20100110)口服 ,0.5 g/次,3次/d。觀察組患者予以美沙拉嗪與酪酸梭菌活菌聯(lián)合治療,美沙拉嗪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酪酸梭菌活菌膠囊[青島東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40084,含酪酸梭菌(CGMCC0313.1)活菌數(shù)≥1.5×107CFU/g]口服 ,首次 6 粒 ,3粒/次,后改為3次/d。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8周。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患者的CRP水平變化情況。療效判定標準:①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病理檢查結果、內(nèi)鏡檢查結果均未見任何改善;②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基本緩解,結腸鏡復查結果顯示假息肉形成、輕度炎癥;③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復查結果顯示黏膜基本正常??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無效4例,有效20例,顯效21例,總有效率為91.11%(41/45);對照組中無效 13 例 ,有效 15 例 ,顯效 17 例 ,總有效率為 71.11%(32/45)。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CRP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CRP水平為(32.28±4.87)mg/L、對照組 CRP水平為 (32.22±4.89)mg/L,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水平為(7.87±1.18)mg/L、對照組CRP水平為(16.15±3.64)mg/L,觀察組CR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潰瘍性結腸炎為非特異性消化道炎性反應的一種,當前關于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近些年的研究報道,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除了與遺傳因素相關,腸道菌群失調(diào)也是誘發(fā)潰瘍性結腸炎的重要因素,酪酸菌生成不足引起的腸道免疫功能下降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病密切相關。腸道菌群失調(diào)可導致有害菌及條件致病菌數(shù)量的增加,有益菌數(shù)量的減少,而增加的條件致病菌又會進一步生成水解蛋白及腸毒素,對腸黏膜上皮細胞造成侵襲。此外有益菌數(shù)量的減少,特別是產(chǎn)酪酸菌的減少,可導致酪酸分泌不足。酪酸是供應結腸上皮細胞的主要能量,酪酸的減少可導致腸上皮損傷進一步加重,從而導致腸黏膜通透性的升高及腸黏膜屏障的破壞。柳氮磺胺吡啶是臨床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但該藥的不良反應較多,在臨床中的應用受到限制,近些年,5-氨基水楊酸制劑已經(jīng)逐步替代柳氮磺胺吡啶[3-5]。本研究中,采用美沙拉嗪與酪酸梭菌活菌聯(lián)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美沙拉嗪與酪酸梭菌活菌聯(lián)合治療的療效優(yōu)于單用美沙拉嗪治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酪酸梭菌活菌膠囊的有效成分為酪酸梭菌,酪酸梭菌進入腸道后,可迅速生長繁殖,并能對腸道內(nèi)有害細菌的增殖產(chǎn)生抑制,同時還能將食物殘渣中的多糖進一步轉(zhuǎn)化為低聚糖,有利于促進有益菌的生長,促進腸道菌群的平衡,促進腸道菌群的恢復[6-8]。同時,酪酸還能作為腸黏膜修復及再生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有效促進了受損腸黏膜的恢復。酪酸梭菌活菌與美沙拉嗪聯(lián)用,兩種藥物可產(chǎn)生協(xié)同作用,有效緩解了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CRP屬于肝臟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其在正常血清中的含量極低,而在外傷、惡性腫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熱、炎癥急性期中的血清含量升高。雖然臨床檢測CRP水平對潰瘍性結腸炎的診斷無特異性,但CRP濃度與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活動程度、病情嚴重程度具有密切關系,因此,監(jiān)測患者的CRP水平對評估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RP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酪酸梭菌活菌與美沙拉嗪聯(lián)合治療可有效緩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炎癥反應,從而進一步緩解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酪酸梭菌活菌與美沙拉嗪聯(lián)用,不僅能控制炎癥,還能修復腸道黏膜 ,促進腸道菌群的恢復 ,產(chǎn)生協(xié)同增效作用[9,10]。
綜上所述,采用美沙拉嗪與酪酸梭菌活菌聯(lián)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