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木
因不當行為對藏羚羊造成了傷害,處罰在所難免。有人說,懲罰過輕;有人說,這是一堂環(huán)保課。利弊之間的討論不時地穿插其中,雖然認識各異,但是人們在這件事中也看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急迫性和重要性。法律的歸法律,依法處罰需要被尊重,同時更應該深思:如何看待“自然”?怎樣做好“保護”?
近些年,親近自然成了多數(shù)人的出行選擇,但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敬畏顯然還不夠。就像“藏羚羊事件”中,開車追藏羚羊不過是想離它們更近一些、感受更強一些、拍照更酷一些,這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只是自然生態(tài)本身并非“情愿”。理由很簡單:一方面,藏羚羊被譽為“高原精靈”,天性膽小,作為珍稀野生動物,應該不被過度侵擾;另一方面,藏羚羊的棲息地多數(shù)位于相對脆弱的自然帶,人類活動尤其是旅客過度介入,很容易造成破壞。從這個意義上說,親近自然不意味著“過分追逐”,與自然的距離需要根據(jù)其承載能力來定,而非個人的好惡。真正熱愛自然的人,都會像保護眼睛一樣來保護自然、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