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娟
【摘 要】自主區(qū)域游戲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自主游戲的組建是區(qū)域游戲質量高低的關鍵。本文通過對自主區(qū)域游戲的構建與實施策略,使幼兒參與區(qū)域游戲的主動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體現(xiàn)了科學的幼兒教育價值觀。
【關鍵詞】區(qū)域游戲;自主性
一、自主構建游戲區(qū)域改進策略
(一)創(chuàng)三維空間,完善空間設置
活動中,教師不斷提醒幼兒控制在一個小范圍里活動,但是顯然收效甚微??梢姡邪嘤變哼€需借助一定的外力才能控制自己,因此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醒目、溫馨的三維空間(高空、地面和墻面)來提醒幼兒是非常有必要的。
1.巧用高空,凸顯建構氛圍
教室內外的懸梁上可以吊掛醒目的標志牌,區(qū)域間可以懸掛溫馨的簾子,還可以在頂部懸掛符合主題的裝飾品。這樣既幫助幼兒明確游戲區(qū),又化解了因櫥柜分割空間所造就的生硬感,同時又為教室增添了游戲氛圍。
2.妙用墻面,開展建構游戲
班級的墻面通過教師的巧手創(chuàng)作是一堵會說話的墻,可以變成幼兒游戲,娛樂的橋梁。例如,在墻面上設計一個軌道,使幼兒可以在墻上進行賽車游戲;在門口裝飾城堡,可以凸顯主題;在圓柱上掛釘子懸掛記錄本,方便幼兒取用。
3.活用地面,建立建構規(guī)則
要避免活動中出現(xiàn)的擁擠、混亂的情況,讓每個幼兒都能活動起來,但又互不干擾,就可以利用地面引導幼兒用軟積木在上面搭建圍墻,從而進行有效的間隔。此外,教室內外的地面上還可以標上路線圖,讓進出更有序。
(二)擴區(qū)域環(huán)境,豐富游戲內容
活動中有20個幼兒來到該自主游戲區(qū)域,但是自主游戲的場地卻只能容納15個幼兒,無法滿足所有幼兒的需要。因此,為了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得到充分的自主發(fā)展,根據中班幼兒能夠初步獨立游戲的特點我們結合教室區(qū)角對自主游戲區(qū)域進行了調整,具體措施如下:
1.擴充區(qū)域,從單個到多個
活動中出現(xiàn)了滿員的情況,因此特地增設了前臺讓后來的幼兒休息等待。同時開通設計部、工程部和售樓部,幼兒可以同時進行不同類型的自主游戲,而貴賓休息室的存在主要是針對活動中玩具玩了一段時間后無聊的小朋友而設置的。在這里,教師主要通過合理安排場地部門讓更多的孩子參與到自主游戲中。
2.機動轉換,從分離到整合
活動中僅有一個拼搭類的建構游戲區(qū)域,類型單一,影響幼兒的有效參與。因此,為了使游戲的開展更加能滿足兒童的愿望和需要,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新增設了5個部門。同時,為了充實幼兒的游戲空間,我們將空間大小相對比較的相似的自主游戲和區(qū)角游戲劃入相同的教室空間內,將空間大小相對差異性比較大的自主游戲和區(qū)角游戲進行調整。
表演區(qū)和閱讀區(qū)兩個合并為一個“貴賓休息室”;構建區(qū)也由一個調整為2個,一個是以桌面玩具為主的“設計二部”,一個以大型積木為主的“工程部”,并用集體活動區(qū)域來彌補“工程部”游戲的空間不足。這樣的調整既能支持更多的幼兒進行自主建構游戲,又推進了幼兒游戲的發(fā)展。
3.靈活移動,從狹小到寬敞
針對活動中所反映出的“建構DIY”空間狹小,無法支持更多的幼兒游戲的問題,我們綜合了整個活動室進行考慮,簡單調節(jié)桌椅和地墊,將公共空間充分利用起來,讓其成為“建構DIY”空間的一部分。
(1)將公共空間的3張桌子合并,擺上樓盤,創(chuàng)設“售樓部”的游戲場景,這里有3名專業(yè)的售樓服務人員,向顧客介紹樓盤。
(2)使用地墊將工程部的游戲場地和集體教學的場地合并成一個大的施工場所——“工程部”,充分利用閑置的空間,擴大了工程部的場地。
(3)為了避免幼兒不必要的等待,利用椅子和桌子在門口設置了一個“等待區(qū)”,供他們邊看書邊排隊等待,并請前臺工作人員分發(fā)入場手環(huán)。
(三)添游戲材料,推動游戲發(fā)展
活動中由于教師投放的材料層次過低,導致幾名低水平的幼兒失去游戲興趣,開始隨意打鬧,阻礙游戲發(fā)展。因此,在投放區(qū)角材料時,教師要考慮幼兒的能力和興趣,及時對材料進行調整,使材料投放呈現(xiàn)動態(tài)性。
例如:“工程部”中投放了動物園圖片、軟積木、木頭積木和紙盒子,幼兒經常用這些材料搭建動物園??墒请S著搭建熟練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幼兒已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建構游戲了。教師敏銳地捕捉到這一現(xiàn)象,以時間為主線,及時對材料進行增添。
二、結束語
在自主建構游戲中,我們對自主游戲空間不斷地調整,游戲內容不斷地豐富,游戲材料不斷地添置,“建構DIY”的游戲逐漸充實起來。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該游戲活動室內的不同部門、多種類型、多種材料的全園互通式自主游戲,幼兒的自主性游戲水平大大提高了。調整后的“建構DIY”自主游戲充分體現(xiàn)了開放性和多樣性,同時也得到了其他班老師的肯定和推崇,逐漸輻射到全園,每個班的游戲區(qū)域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江蘇教育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