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佳
【摘 要】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方法對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對象挑選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急危重癥新生兒104例。通過隨機拋硬幣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則應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為3.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19.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兒呼吸機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急危重癥新生患兒接受呼吸機治療期間,輔以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縮短患兒住院時間,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中圖分類號】R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19--02
監(jiān)護新生兒的過程中,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并發(fā)癥,同時也是一種常見的院內感染,可延長患兒呼吸通氣的時間,對新生兒生命安全產生威脅[1]。臨床醫(yī)學分析了解到,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產生,與新生兒監(jiān)護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為促進患兒康復,有必要為其提供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文探討集束化護理方法對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挑選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急危重癥新生兒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胎齡33-39周,發(fā)病1-4d,平均(2.3±0.5)d。通過隨機拋硬幣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統(tǒng)計對比兩組患兒的基礎性資料,并無實質性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取常規(guī)性護理方法,加強手衛(wèi)生與無菌操作,嚴格病房管理,控制室內濕度與溫度,同時控制探視,鼻飼護理保持緩慢,強化呼吸道護理,減少機械性刺激等。觀察組患者則應用集束化護理模式。具體操作模式如下:
(1)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通過查閱相關知識,總結類似病情,掌握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知識與護理技術支持知識,充分認識到新生兒呼吸機肺炎的高危因素,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同時護理部需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指導護理人員掌握集束化護理的方法與技巧,提高臨床護理質量。(2)體位護理。加強對新生兒的體位護理操作,護理人員協(xié)助新生兒保持平臥或半臥位,并將患兒的頭部抬高,確?;純汉粑辣3滞〞常㈩A防新生兒誤吸的發(fā)生。(3)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進行呼吸道護理的時候,應注意盡可能不用0.9%的氯化鈉溶液或其他護理液沖洗氣管插管,以免將氣道分泌物沖入患兒的肺部引發(fā)感染。為患兒進行吸痰操作時,護理人員應嚴格依照無菌操作的原則,保持動作輕柔緩慢,避免損傷患兒氣道,同時注意不可將吸痰管插入太深[2]。(4)呼吸機護理。為確?;純荷踩?,呼吸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因此,護理人員應重視呼吸機環(huán)路消毒管理。護理人員應在患兒使用呼吸機之前做好消毒和滅菌工作,盡可能使用一次性呼吸機管路,預防重復使用。同時護理人員還應做好冷凝水管理操作,水杯放置在管道較低位置,及時清除管道內的冷凝水,以免出現倒流。(5)口腔護理。在治療的過程中,患兒口腔黏膜極容易受到損傷。護理人員實行氣管插管時,患兒口腔黏膜相對干燥,容易在口腔中引發(fā)細菌滋生,且快速繁殖,容易引發(fā)口腔感染。因此,針對機械通氣治療的患兒,護理人員還應注意加強口腔護理,幫助患兒濕化氣道,維持口腔衛(wèi)生。(6)營養(yǎng)支持護理。早期的腸內營養(yǎng)支持和靜脈營養(yǎng)對維持新生兒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利用營養(yǎng)支持可縮短患兒住院時間,提高預后效果。針對管飼的患兒,護理人員因注意,以免出現腹脹與潴留等現象。并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嘔吐和分流,盡可能避免誤吸。
1.3 計學處理
研究活動實施期間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形成的各類數據。通過均數±和標準差(X±S)來表示計量資料,同時經t和x2檢驗兩組患者的臨床效率,P<0.05,表明兩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為3.8%,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的19.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患兒呼吸機使用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指的是在本無肺部感染的情況下,通過呼吸道或氣管導管輔助呼吸后引發(fā)的肺部感染,是機械通氣治療中一種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該中并發(fā)癥會延長患兒住院時間,增加治療費用。為預防該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通常在患兒接受治療時提供其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常規(guī)性的護理操作效果不顯著,很難徹底避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fā)生。對此集束化護理被應用于新生兒護理中。集束化護理液被稱為集束化干預措施,是集系列護理的一種有效循證實踐性護理操作。集束化護理最早針對的是呼吸機的鎮(zhèn)靜、預防靜脈血栓、消化道潰瘍。臨床觀察發(fā)現仰臥位會加大細菌感染率,人工氣道能夠減輕氣道黏膜損傷,通過調節(jié)氣囊壓力的方式減少誤吸[3]。在新生兒治療中提供集束化護理措施,可增強主動服務的積極性,將集束化理念貫穿各類護理實踐操作中,輔助臨床醫(yī)療各項操作,改善新生兒呼吸機呼吸功能,提高護理效率。通過研究對比即可發(fā)現,相對比常規(guī)性護理操作,集束化護理效率更高,臨床效果更明顯。
綜上所述,急危重癥新生患兒接受呼吸機治療期間,輔以集束化護理干預措施,可顯著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fā)生率,縮短患兒住院時間,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賈美云,李哲,殷新新,等.集束化護理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6,7(9):217-219.
盧艷如,藍如料,盧國琇,等.集束化護理方案預防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研究[J].右江醫(yī)學,2017,45(2):176-179.
李新苗.集束化護理對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預防效果觀察[J].醫(yī)藥衛(wèi)生:引文版,2016,14(10):00106-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