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鷹
(遼寧省新民市人民醫(yī)院,遼寧 新民 110300)
在進行胃腸道穿孔的診斷時,因為其操作簡便使得在臨床治療中往往使用腹部X線平片進行檢查。在CT未得到普及時,當患者的體征或臨床癥狀出現(xiàn)疑似胃腸道穿孔時,主要根據(jù)腹部的X線的檢查中膈下游離氣體進行觀察來進行診斷[1]。螺旋CT,其特點為斷層掃描,能夠有效減少來自組織重疊的影響,并且其具有一定的容積數(shù)據(jù),能夠?qū)Ω髌矫孢M行重建,使得其具有各向同性的關(guān)系[2]。為此,選取在我院接受胃腸道穿孔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在接受調(diào)查時均經(jīng)過CT和立位X線腹平片檢查,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我院接受胃腸道穿孔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其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段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接受研究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綜合分析后其年齡在12~81歲,年齡的平均值為(41.6±4.2)歲;其中19例為突發(fā)劍突下撕裂性疼痛患者,2例為全腹疼患者,4例為外傷患者,5例為右下腹疼患者?;颊咴诮邮苷{(diào)查時均經(jīng)過CT和立位X線腹平片檢查。
1.2 方法:對患者進行東軟64CT,所有患者仰臥位并選擇平掃,不進行增強掃描,選擇膈頂至盆底、屏氣為掃描范圍進行掃描。層厚5 mm,螺距0.9,層間距2.5 mm。X線檢查:使用腹部立位X線平片進行掃描,對游離氣體在雙側(cè)膈下和疼痛部位的存在情況進行觀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 17.0數(shù)據(jù)處理軟件包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對計數(shù)資料使用(±s)表示并采用秩和檢驗,同時使用t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33例患者進行手術(shù)后認證,4例患者為直腸穿孔,3例患者為闌尾穿孔,2例患者為小腸外傷穿孔,1例患者為十二指腸外傷致降部穿孔,7例患者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1例患者為外傷至胃前后臂穿孔,2例患者為胃癌穿孔,10例患者為胃潰瘍穿孔。在進行立腹部位X線腹平片檢查后,其表現(xiàn)為膈下游離氣體的有19例;立位X線腹平片檢查之中出的腹腔游離氣體其陽性率在63.33%(19/30)。其中,11例在檢查中沒有顯示出膈下游離氣體,其中,1例患者為乙狀結(jié)腸,4例患者為闌尾,1例患者為小腸外傷,1例患者為十二指腸降部,1例患者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3例患者為胃潰瘍。在進行CT檢查之后其表現(xiàn)為:28例患者均具有腸腔外有游離氣體的表現(xiàn),CT檢查出的腹腔游離氣體其陽性率在93.33%(28/30),其中,有2例患者為腸壁間及腹膜后,有2例患者為闌尾腸壁外積氣,有1例患者為腹壁下條狀游離氣體,有3例患者為右肝腎間隙游離氣體,有5例患者為肝門部游離氣體,有4例患者為出現(xiàn)肝鐮狀韌帶征,有11患者的游離氣體在右肝腹膜前間隙聚集。對比螺旋CT檢查方式與立位X線腹平片對腹腔游離氣體的檢查方式具有顯著差異(P=0.000,χ2=13.023)。
在進行胃腸道穿孔的診斷時,因為其操作簡便使得其在臨床治療中往往使用腹部X線平片進行檢查。在CT未得到普及時,當患者的體征或臨床癥狀出現(xiàn)疑似胃腸道穿孔時,主要根據(jù)對腹部的X線的檢查中膈下游離氣體情況的觀察來進行診斷[3]。但是患者往往會因為組織出現(xiàn)重疊等情況,使得其檢查的效能相對降低。所以在使用X線平片進行檢查后,其出現(xiàn)陰性時也不能完全排除胃腸道穿孔,同時在判斷病因時效果也不顯著。而在進行CT檢查時,腸壁增厚、腸腔外游離氣體和腸壁局限性缺損是重要診斷征象,在這三者中,腸腔外游離氣體是相對容易觀察到的[4]。螺旋CT,其特點為斷層掃描,能夠有效減少來自組織重疊的影響,并且其具有一定的容積數(shù)據(jù),能夠?qū)Ω髌矫孢M行重建,使得其具有各向同性的關(guān)系[5-6]。
在本次研究中,選取在我院接受胃腸道穿孔治療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在接受調(diào)查時均經(jīng)過CT和立位X線腹平片檢查。結(jié)果表明,立位X線腹平片檢查之中出的腹腔游離氣體其陽性率在63.33%(19/30);在進行CT檢查之后其表現(xiàn)為:28例患者均具有腸腔外有游離氣體的表現(xiàn),CT檢查出的腹腔游離氣體其陽性率在93.33%(28/30)。對比螺旋CT檢查方式與立位X線腹平片對腹腔游離氣體的檢查方式具有顯著差異(P<0.05)。綜上所述,對胃腸道穿孔患者進行螺旋CT具有顯著的應(yīng)用效果和診斷價值,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