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騰
濰坊雞鴨和樂與濰坊的朝天鍋、濰坊肉火燒并稱濰坊三大地方傳統(tǒng)名吃,濰坊主要街道兩邊和繁華地段都可以看到雞鴨和樂門店,每天中午、晚上,無論哪個雞鴨和樂鋪子前面,都排著長長的隊伍,成為濰坊人津津樂道的名小吃,濰坊的雞鴨和樂以南宮和樂和濰州和樂最為出名。
和樂其實就是一種面條,一般的面條是用刀切出來的,那面條是有棱有角的,而和樂是用一種專用工具硬是將面生生的從工具的眼里擠出來的,那出來的面條是圓柱型的,而且和樂面的配料也與普通面條不同。和樂據(jù)說起源于山西、陜西,后經(jīng)北京傳至濰縣(現(xiàn)濰坊市濰城區(qū)),由歷史上的“河漏”演變而來。“河漏”是用蕎麥面在密鑿細孔的“河漏”床上壓出的面條,濰縣人對此做了改進,用小麥面代替了蕎麥面,加入了適量淀粉,并配以雞鴨肉、“憨肉”和小調(diào)料鹵子,用其諧音取名“和樂”,因鹵子以雞鴨肉為主,遂名“雞鴨和樂”。
關(guān)于和樂還有一個傳說。老濰縣城內(nèi)有一個經(jīng)商人家,依靠主人的精明能干及全家人的共同努力,打拼十幾年后,在當?shù)匾研∮忻麣???墒牵瑤讉€兒子相繼結(jié)婚后,兒子在媳婦們的挑撥慫恿下,妯娌之間、兄弟之間常常為爭奪財物鬧得不可開交,甚至相互打架,無奈之下,主人打算將家產(chǎn)分給兒子們各自經(jīng)營。在全家共吃最后一頓團圓飯時,主人拿出精心準備的面食給大家吃,大家不知何物,主人告訴他們:這是和樂,希望你們兄弟、妯娌之間,互幫互助,和睦相處,合家歡樂。兒子兒媳們聽后感到非常慚愧,從此以后,他們和好如初。這就是“和樂”一名的由來。
原料:面粉2500克,干淀粉150克,凈肥鴨一只(約2000克),凈肥雞一只(1500克),熟肉丸子2500克,腌香椿末50克,甜蒜50克,蛋皮100克,花椒油100克,辣椒面200克,醬油250克,精鹽200克。料酒50克,味精25克,蔥、姜、大料各適量。
制作方法:
1.將雞鴨洗好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煮沸后,撇去浮末,加大料、蔥、姜、精鹽100克,用大火燒開,小火煮爛,撈出雞鴨剔下肉,切成丁,將豬肉丸子、蛋皮切成象眼片。
2.勺內(nèi)放花椒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醬油燒開倒入雞鴨湯,加適量味精、料酒、精鹽制成鹵子。
3.將面粉放在盆內(nèi),加干淀粉逐漸加水1000克和勻,將和好的面團放到安在鍋臺的和樂機里,待鍋內(nèi)水沸時壓下和樂,煮熟后盛入碗內(nèi),澆上湯鹵,加上雞、鴨等輔料即成。
風(fēng)味特點:和樂潤滑筋道,加上各種配料和鹵子,鮮美可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