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柳均
摘 要:教師評價性教學語言質(zhì)量的高低,事關課堂學習的質(zhì)量,事關學生終身的發(fā)展,因此課堂評價語研究應該引起教育者的高度重視和認真探究。結(jié)合從教時的一些教育實踐,探討課堂評價語與學生心理需求關系,指出存在的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途徑,以促使課堂評語更好地為語文教學服務。
關鍵詞:課堂評價語;學生反饋;存在問題;改進策略
教學評價語是指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作出評點和估價的教學語言,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一種最常用、最簡單的評價方式,是指明學生學習活動中某個細節(jié)正確與否的一種語言描述。按使用語言環(huán)境的不同,教學評語可以分為操行性評語、作文評語、作業(yè)評語與課堂評語四大類。本文要重點探討的課堂評價語就是教學評語中的一個很小的部分,是教師依照課堂教學目標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作出隨機的即時性的價值判斷,其目的是使教學活動得以進行,教育影響得以實現(xiàn),也是連接教師和學生信息流通的中心渠道。
課堂評價語在學生學習發(fā)展中起著如此重要的作用,而現(xiàn)實課堂中的評價語卻存在那么多問題,遠遠沒有滿足學生的需求。就拿自己來說,常常忙著趕進度,將自己的講解代替了學生的思考,就算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也是“速戰(zhàn)速決”。直到有一次,有個學生問我:“老師,你為什么不會表揚呢?”面對學生的發(fā)問,我開始深思,意識到自己評價語的單一,只會說“很好”之類,我急需積累一些豐富的評價語,提高自己的評價能力。影響課堂評語質(zhì)量的到底是什么?改善教師課堂評價語有什么方法呢?教師應該怎么樣去提高自己的評價語運用能力呢?
在之后幾個月的實踐中,我一直懷著“每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的心情努力讓自己對學生充滿信心,不斷地用各種方法鼓勵他們,課堂上對評語也特別關注,時不時地找回答過問題的同學做訪談,收集反饋信息。通過本次實踐,我也得到了一些收獲,在實踐中總結(jié)出了影響課堂評價語質(zhì)量的因素,為了以后的課堂評價語能夠進一步提高,我在反思中總結(jié)了改善的策略。
一、形成重視課堂評語的觀念
評價者關注課堂評價語是提高評價語質(zhì)量的先決條件。只有教學觀念上真正將課堂評價語重視起來,才可以進一步談評價語的質(zhì)量?!坝^念是行動的靈魂,教育觀念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tǒng)率的作用。一切先進的教學改革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生發(fā)出來的;一切教學改革的困難都來自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一切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新舊教育觀念斗爭的結(jié)果?!辈糠纸處熢诮虒W中未能認識到評語的重要作用,加之工作繁忙,很少靜下心來研究評語的表達技巧,老師不用心,評語的面目總是老一套或者干脆就缺失。因此,要提高課堂評價語的質(zhì)量首先得讓評價者的意識里承認評價語的重要性,并有試圖改進的心理需求。
二、運用先進理念作指導
語文教師要想提高評語的水平,必須學習先進的評價理念,樹立科學的評價觀。在評價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評語對學生的指導作用、激勵作用以及語文教學評語的審美性。在評價中教師應做換位思考,多替學生著想,要善于跟學生做心靈的交流,要努力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這樣,教師才能有親和力,教師的評語才能向?qū)I(yè)化靠近,教師和教師的評語才能走到學生的心里去。
例如,謝文舉老師有一次在中師二年級的課堂上提出了一個難度并不大的問題,準備讓學生思考后作出回答,誰知過了很長時間都沒人回答。師生雙方交流出現(xiàn)了障礙。老師發(fā)現(xiàn)并不是學生答不上來的問題,而是因為學生年紀大了,自尊心較強,怕答不好丟丑,不愿主動回答,老師為了打破這種僵局,笑著說:“我們現(xiàn)在正在學習《師說》。大家不會像韓愈那個時代的人恥于答問,這恐怕是一種偏方吧!”這個激將法是成功的,同學們聽后都笑了,在笑聲中打消了自己的顧慮,當場就有二十幾個學生舉手要求回答問題。
三、夯實語言藝術功底
盡管知道評價語的重要性,也知道以學生發(fā)展為主要目標的理念,也試圖去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可要是沒有一定的語言積累,沒有一定的語言藝術功底,課堂評價語實施起來還是很有難度。比如說該鼓勵,可是就常常會出現(xiàn)不知道怎么表達自己的滿意的現(xiàn)象,會有茶壺里的餃子——有貨倒不出的無奈。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在課堂上的智力勞動效率。”教學過程是學生認知世界的特殊過程,教師的教學語言素質(zhì)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有了扎實的語言藝術功底,才能意到筆隨,才能出口成章,才能一語中的,才能準確生動。
四、參透教材
教師課堂評價與把握教材的熟練程度有密切關系,如果教師對教材重點把握不當,就會使評價不到位。只有深深參透教材,才能對課堂上討論的問題做出準確判斷,從而正確引導。
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語文教學評語作為一種特殊語言形式,重要的是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真正撥動學生的心弦。因此教師要讓評語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靈,使每個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著理解、信任、友愛、尊重等美好的人類情感,從而獲得更加全面的發(fā)展。當然,游刃有余、有深度的教學評價語的運用與教師本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要提高教學評價語的質(zhì)量,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同時又要愛學生,能在跟學生的交往中找到快樂,了解學生的心靈的教師才能做到。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不斷注重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厚積才可能薄發(fā),關鍵時刻才可能“一語驚醒座中人”。
參考文獻: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56-157.
[2]謝文舉.教師語言藝術出版手冊[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13.
[3]魏麗杰,魏麗華.教師言語藝術[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3:6.
[4]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藝術[M].肖勇,譯.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06.
[5]孫惠芳.有效評價:有效課堂的必備要素[J].江蘇教育研究,2008:23-26.
?誗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