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xué)國際漢學(xué)院 陜西 西安 710062)
《說文解字》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tǒng)的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由于時代的限制沒能從“香”字最初的甲骨文來分析字形。本文從甲骨文開始,考察“香”字的形體演變過程,以《說文解字》中對“香”字的解釋作為本義,對“香”字的詞義進(jìn)行系統(tǒng)的梳理。
“香”字從小篆開始形體演變?nèi)缦拢?/p>
2.1 “香”字的本義
對于一個漢字字義的梳理,必須要先確定它的本義?!跋恪弊植还軓淖中芜M(jìn)行分析,還是根據(jù)它在古書中的用例進(jìn)行分析,它的本義都是“谷物的芳香”。
“香”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面是禾黍之形,以及散落的黍粒,下面是盛禾黍的器皿,“會新登禾黍芳香之意”。《說文解字》中也說“香:芳也,從黍,從甘?!洞呵飩鳌吩唬骸蝠④跋恪??!胺肌弊衷凇墩f文解字》中的解釋為“香草也?!彼晕覀兛梢钥闯觥跋恪钡谋玖x為禾谷糧食的馨香,即禾谷糧食的氣味芳馨好聞。
“香”的本義被廣泛地使用在古代的生活中。如:
《詩·大雅·生民》中記載“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上帝居歆”。這句話的意思是:盛祭肉放豆中,放完豆中放登中;祭肉香氣慢慢升,天帝安然來享用。其中的“香”為祭肉的香氣。
《詩·周頌·載芟》中說“有飶其香,邦家之光”。其中“有飶其香”是指祭祀食物的香氣。
辛棄疾的《西江月》中“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很明顯使用的也是“香”的本義—谷物的芳香。
2.2 “香”字的引申義
從“香”的本義可以引申出四種不同的意義:
第一,從本義—谷物的芳香中“芳香”義,引申泛指一切好聞的氣味。如:
司馬相如《上林賦》中有“郁郁菲菲,眾香發(fā)越 ”。其中“郁郁菲菲”就是香氣濃郁的樣子?!氨娤惆l(fā)越”是說很多香氣聚集在一起。
韓愈《春雪間早梅》中有“誰令香滿座,獨(dú)使凈無塵”。其中的“香”是指梅花的香氣。
清孫星衍的《清明》中有“酒香百滴持勸君,漠漠土花澆不入”其中的“香”指的是酒的香味。
“香”的這個含義現(xiàn)在依然被用來表示好聞的氣味,如:鳥語花香、香水、芳香??梢姡跋恪钡倪@個引申義在現(xiàn)在的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廣泛性。
第二,從本義—谷物的芳香中可以引申出食物好吃之意,即味美。從以下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
《呂氏春秋·審時》中有“得時之黍……舂之易,而食之不噮而香”這句話是說:種得適時的黍稻,舂起來容易,吃起來好吃還不膩。其中的“香”即好吃之意。
《禮記·月令》中記載“(仲冬之月)水泉必香。”是說仲冬這個月,所用的井水泉水必須甘美?!案拭馈本褪俏兜栏侍?,形容水好喝。
現(xiàn)在我們還經(jīng)常說:飯菜真香;香甜可口;香醇,其中的“香”用的都是“味美”這個意思。
①因?yàn)槭澄镂兜篮?,所以人們在吃飯的時候會胃口大開,吃得多。所以從“味美”這個意思可以引申出形容詞胃口好的意思。如:“吃什么都香”、“飯吃得香”。
從“胃口好”還可以引申出“睡得舒服”之意。如:“睡得正香”。
②從“味美”之意還可以引申出形容詞“形色美”之意。如:
《正字通·香部》中“香,凡物有聲色謂知香”就是對香所表達(dá)的形色美這個含義的解釋。
孟郊《清東曲》中“櫻桃花參差,香雨紅霏霏”描寫了櫻花在雨中飄落的美景。
從“形色美”又可以分為兩條引申路徑:<1>引申為“贊美之詞”,在王維《少年行》中“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這句話中的“香”表達(dá)的是對戍邊戰(zhàn)士誓死保衛(wèi)國家的贊美。同樣的在《今古奇觀·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生前忠義骨猶香,精魄為神萬古揚(yáng)”中的“香”用的也是這個意思。<2>舊時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稱。李白《采蓮曲》中“月照新妝水底明,風(fēng)飄香袂風(fēng)中舉”的“香袂”指的就是女子的衣袖。還有如:香汗、香魂、憐香惜玉等都是用“香”來代指女子。
第三、 從本義—谷物的芳香中還可以引申出一個名詞義:由香味或香料制成的物品。如:
曹操的《內(nèi)戒令》中有“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nèi)不得香薰”,這句話中的香薰就是由香料制成的一種物品。
現(xiàn)在還有麝香、檀香、線香等各種香料的制成品。
第四、從本義—谷物的芳香中還能引申出一個動詞義:用有香味的作料調(diào)味。
賈思勰《齊民要術(shù)·種蒜》中“澤蒜可以香食,吳人調(diào)鼎,率多用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蒜可以調(diào)味,吳人用它來烹調(diào)食物,其中的“香”有調(diào)味之意。
除此之外,“香”還有另外兩個含義:
第一:作為動詞:親熱,親吻 。
《兒女英雄傳》中“舅太太坐在上首,便往后挪了一挪,拉著姑娘說,親不間友,咱們這么坐著親香”。中的“香”就表示的是親熱之意。
而在洪深《香稻米》第三幕中“香她的面孔。”,“香”表示親吻的意思。
“香”作為“親熱、親吻”之意,現(xiàn)在也只存在在一些方言之中。
第二、 “香”是一個姓。
劉向《新序·刺奢》中記載“戰(zhàn)國齊有香居?!?/p>
《萬姓統(tǒng)譜·陽韻》中有“香,見《姓苑》。周香車。”
這兩個記載中的“香”都是作為一個姓而存在。不過現(xiàn)在“香”作為姓氏也比較少見了。
“香”字作為我們?nèi)粘I钪械囊粋€常用字,被廣泛地使用。對它的字形演變以及字義的梳理可以使我們看到,它的形體變化并不是很大,常用的字義也是在本義的基礎(chǔ)上進(jìn)行擴(kuò)大和再延伸的,在以前用的比較少的字義,發(fā)展到現(xiàn)在依然比較生僻。所以,“香”字的發(fā)展演變,不管是字形還是字義方面,都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這也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
本文圍繞“香”的字形演變和字義的引申發(fā)展進(jìn)行分析。整體來說“香”字的形體演變是比較規(guī)范、簡單明了的。而且從它的甲骨文字形,我們可以明確地判斷出它的本義即谷物的芳香。從它的本義分為四條引伸途徑:一條引申用來泛指一切好聞的氣味;一條用來表示味美之意;還有一條引申用來指由香味或香料制成的物品;第四條引申為用有香味的作料調(diào)味。在第二個引申為“味美”之意后,它又引申出胃口好和形色美兩個意義。胃口好又引申出睡得舒服之意;形色美分別引申出贊美之詞和舊時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稱之意。除此之外還有兩個詞義:親熱、親吻;一個姓。通過對字義的梳理,對“香”字字義的發(fā)展演變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rèn)識。
[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M].湖北辭書出版社,2006.
[2] 羅竹風(fēng).漢語大詞典[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3] 傅東華.字源[M]. 文藝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5.
[4] 谷衍奎.漢字源流字典[M].語文出版社,2008.
[7] 王力.古漢語字典[M].中華書局 ,2000.
[5] 李圃.古文字詁林[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6]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 ,2014.
[7] 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