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靈芝
摘要:中職學生正處在其性格以及情感發(fā)展的重要階段,而流行音樂的特征正好符合這些學生的年齡特點??梢哉f多數(shù)的學生對流行音樂有著自己的偏好喜愛以及獨到見解。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堂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進行融合,并加以講解和引導,相信能夠取得較好的音樂教學效果。而這二者的結合,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鑒賞能力。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流行音樂;結合
引言:
音樂是人們對于情感的表達,它的發(fā)展反應了人們情感的變化和情緒的轉移。在現(xiàn)今的教學領域中,音樂教學在藝術層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作為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需要體會到音樂的旋律以及節(jié)奏。在中職的音樂教學中,首先在于使學生掌握基礎性知識,而重點在于讓學生把握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旋律特征、構成元素等。而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中職音樂教學現(xiàn)存常見問題
現(xiàn)在中職的音樂教學還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從具體的角度分析,目前的中職音樂教學形式表現(xiàn)為教師灌輸式的特點。主要圍繞著教師的講述為主,學生很少能夠真正地參與到課堂當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jīng)]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對于學生的音樂潛能并不能很好的激發(fā)出來。流行音樂的創(chuàng)作形式和表達方式比較符合社會的節(jié)奏,其音樂形式豐富多樣?,F(xiàn)在的中職學生普遍接觸流行音樂,因而對傳統(tǒng)的音樂會存在認識的偏差,以及不易接受的現(xiàn)象。比如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民族音樂和古典音樂,學生們對于它們的認識比較薄弱,與學生普遍接觸的自由音樂差異很大,這些都阻礙著中職音樂教學的開展。
二、中職教學與流行音樂融合的作用
在音樂課堂上,教師是教學的重要參與者,更是課堂的監(jiān)察人員??梢哉f,教師在課堂教學上起到很重要的橋梁作用。音樂教師的角色作用是多元化的,也就要求教師具備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從當前的中職音樂教學來看,它所要傳播的音樂內(nèi)容是很復雜的。若是教師不能給予學生科學的引導,學生是很難理解到音樂的精髓的。而在現(xiàn)在的社會中,中職學生能夠接觸到流行音樂的機會很多,這其中包含多種音樂風格,比如近來大為流行的中國風音樂。這些流行音樂,多數(shù)吸收了傳統(tǒng)音樂的特色,所以完全可以將流行音樂融合進中職音樂教學當中。再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
三、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探析
1、通過流行音樂來訓練學生演唱能力
在節(jié)奏和發(fā)音上面,流行音樂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中職音樂教學中適當?shù)丶尤肓餍幸魳?,可以鍛煉學生的演唱能力。流行音樂的另一個重要的特色是它具有很強的演繹性,通常情況下是通過伴奏輔助,演唱為主來表達音樂作品的風格和情感。因此,可以借助相關流行音樂來講授聲樂知識,以流行音樂為載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把王菲的《水調歌頭》引入課堂教學,這首歌曲不僅韻律有特點,而且在演唱的方式上,還能夠訓練學生的音準、音域以及對節(jié)奏的把控能力。這首歌曲有很高的辨識度,而且傳唱范圍比較廣,能夠帶來很好的教學效果。
2、符合學生的音樂審美
在中職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內(nèi)容主要是圍繞著書本為主的。但是課本上面的曲目內(nèi)容比較有限,并且在形式以及題材上面還較為傳統(tǒng)。這就引起了學生對于音樂形式的不熟悉,因此也容易缺乏學習興趣。針對這樣的情況,在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融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對流行歌曲進行選用,特別是要挑選一些學生比較喜歡的歌手的歌曲。例如周杰倫的《青花瓷》和《千里之外》等。這些歌曲不僅中國風的意味濃厚,而且歌曲所表達的情感內(nèi)容是豐富的。這樣的歌曲在詞和曲方面都符合音樂教學的要求,也和學生的審美相匹配。
3、善于將新鮮音樂元素引入課堂
現(xiàn)階段所使用的音樂教材,多是比較傳統(tǒng)的內(nèi)容,學生很難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該適當?shù)匕岩恍┈F(xiàn)階段流行的音樂元素引入課堂教學當中。尤其是近期比較知名的一些音樂事件,可以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的了解。例如近幾年比較流行的音樂類節(jié)目,學生觀看的比較多而且很感興趣,比如《我是歌手》、《我想和你唱》等等。在《我是歌手》中極具有特色的歌手李建,他的《貝加爾湖畔》等一系列具有民謠風格特色的歌曲,都可以引入課堂教學。此時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表達他們對不同歌手以及他們的歌曲的認識。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創(chuàng)作背景加以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主動去探索音樂的奧秘,課堂氛圍自然融洽,教學效果也比較理想。
4、注重對流行音樂的理解與價值挖掘
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挖掘流行音樂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音樂價值。使得課堂教學能夠更加符合學生的審美感受,也可以從側面了解到學生青睞流行音樂的原因。比如,流行音樂中所傳達出來的正能量,以及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自由感受的追求。特別是在當前的社會壓力下,青年人所承受的內(nèi)心困頓和壓力。日常要充分做好師生互動溝通,了解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所思所感,有效選擇具有正面積極意義的流行音樂納入到中職音樂教學中,讓中職音樂教學內(nèi)容得到補充與豐富,避免傳統(tǒng)中職音樂教學的滯后性。在歌曲選擇中,可以多選擇具有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品,同時其流行音樂的運用讓傳統(tǒng)文化有更時尚潮流的融合,提升學生對流行音樂的鑒賞品味,同時學生也更容易接受。例如在王力宏的作品中就有關于牡丹亭、戲劇等內(nèi)容的《在梅邊》,還有新進時尚古裝劇中也有較為經(jīng)典的詩詞特質的音樂作品,例如劉濤的《紅顏舊》、霍尊的《卷珠簾》,這些作品都具有極強的韻味,包含了較多的傳統(tǒng)文化、價值觀,同時對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有一定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要善于利用科學的方法,將中職音樂教學與流行音樂融合起來。也就要求結合的過程不能只是簡單的疊加,要實現(xiàn)良好地教育學生的目的。通過這樣新興的教學模式,可以增進學生對于音樂的了解,從而在音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然,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還需要教師的全力配合,只有充分地把握好教與學的關系,才能在中職音樂教學上面取得較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汪明嘉.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研究[J].儷人:教師,2016(12).
[2]李中華.試析流行音樂與中職音樂教學的融合[J].當代職業(yè)教育,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