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嬡
(沈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8)
兩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政治軍事相對孱弱的時期,也是科技經濟成熟的時期?!胺皇泻喜ⅰ背霈F(xiàn)了中國最早的“城市化”,“交子”的出現(xiàn)更是成為了全世界最早使用的紙幣。兩宋雖不及盛唐國力強盛,但在文化方面被外國學者稱為“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不僅如此,宋代還是關于民間舞蹈記載最為完備的朝代,許多民間舞蹈流傳至今,對后世產生了非凡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宋代“城市化”現(xiàn)象空前,坊市合并,村歌社舞盛行。宋代民間舞蹈種類豐富,流傳甚廣,藝術造詣頗高,已能與宮廷舞蹈分庭抗禮。城市中出現(xiàn)固定表演場所——瓦子勾欄。瓦子勾欄的建立為藝人提供了謀求生路和傳授技藝互相切磋交流的場所,彼此吸納、彼此融合。在宋代的民間節(jié)日,也主要以歌舞為主,百姓們自發(fā)組織游行表演,表演內容豐富,包括雜技、武術、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被稱為“鬧社火”。“鬧社火”這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至今仍有保留,在我國中原地區(qū)的農村每年農歷春節(jié),村子里都會由村長或是德高望重的長者點起篝火,村民們圍著篝火唱歌跳舞,以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日子紅紅火火?!棒[社火”表演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舞蹈《獅豹》、《撲旗子》、《蠻牌》、《抱鑼》至今仍能在民間表演中看到他們的影子。但這些舞蹈中,純舞蹈的表演已經逐漸弱化,近而向戲劇、小品過渡,這也為后來戲曲的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唐代宮廷樂舞盛行,到了宋代宮廷樂舞呈現(xiàn)出衰落之勢。宋代的宮廷雅樂舞蹈大致分為:宮廷隊舞、歌舞大曲和宮廷雅樂三大部分。宮廷隊舞萌芽于唐,興盛于宋,直至清代宮廷樂舞一直沿用此名。其分為小兒隊和女弟子隊。有的承襲前朝,如:柘枝隊、劍器隊,有的吸納外來樂舞元素,如:婆羅門隊、射雕回鶻隊、玉兔渾脫隊,還有一部分宋代新創(chuàng)隊舞,如:諢臣萬歲隊、兒童感圣樂隊,這些隊舞多以歌功頌德稱贊君王為主要目的?!惰现ξ琛芬彩莾伤螌m廷中具有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柘枝舞》起源于唐代宮廷,以動作矯健,節(jié)奏明快聞名,兩宋時期在此基礎上承襲發(fā)展。宋代的歌舞大曲是在漢唐歌舞大曲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演變而來,與唐代歌舞大曲不同的是:加入了人物情節(jié)因素,以歌、舞、唱為主;大曲的表演更加注意曲詞格式;舞蹈戲劇相互結合,相互吸收,為戲曲舞蹈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宋代樂舞的發(fā)展整體上可以說是“盛衰兼具”。“盛”指的是民間俗樂舞的興盛,“衰”則是指宮廷雅樂舞蹈藝人的流落與衰敗。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方面:第一,表演性舞蹈由宮廷走向民間,服務對象面向廣大市民階層,舞蹈藝術不再被束之高閣,而是走入普羅大眾的視野,為民間舞蹈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第二,舞蹈漸漸成為藝人們謀生的手段,舞蹈藝術逐漸向商品化轉變,隨著欣賞水平與受眾對象的改變,藝人們?yōu)榱四軌蚪鉀Q自己的生計,為博眼球技術技巧成了舞蹈表演的重頭戲,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舞蹈的觀賞性;第三,民間舞蹈活動豐富,節(jié)目更加多樣化流傳下來的作品對后世的舞蹈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這在某種程度上推進了舞蹈藝術的全民化發(fā)展,提高了當時人們對藝術的鑒賞力;第四,民間舞蹈的快速興起也促使了其他藝術門類的發(fā)展,在多方面因素互相作用下,民間舞蹈題材擴大,內容更豐富,人物形象刻畫更鮮明,逐漸走向與戲劇融合的新趨勢。
出現(xiàn)上述特點,自然有其不可忽視的原因:其一,宋代統(tǒng)治者將唐滅亡的原因歸為唐朝統(tǒng)治者喜好歌舞享樂,宋代以此為前車之鑒并產生“以善舞為恥”的思想,這一思想大大抑制了宮廷樂舞的發(fā)展。許多前朝歌舞伎人被迫流落民間,宮廷樂舞自然也被帶出了宮廷,這大大刺激了民間樂舞空前鼎盛的景況。其二,“勾欄瓦肆”的形成,“坊市”的合并使得人與人的交流更加頻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前朝歌舞伎人為生活所迫,將舞蹈作為謀生的方式。南宋畫家張擇端在他的畫作《清明上河圖》中記錄了當時東京汴梁人們貿易往來,商鋪鱗次櫛比的富庶場面,這也加快了舞蹈走向商業(yè)化市場化的腳步。其三,宋王朝政治孱弱,東北有大遼窺伺,西有西夏虎視眈眈,北方少數(shù)民族與宋對峙三百余年,連年烽火,朝廷內部賣官鬻爵現(xiàn)象猖狂,老百姓苦不堪言,心中苦悶無從排解,民間歌舞、歌舞戲便成了百姓們反映內心聲音的重要途徑?!耙愿栉柩莨适隆背蔀榱水敃r最受歡迎的歌舞表演形式之一,這也為直至今日仍享有“國粹”盛名的戲曲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小說的興起也給純舞蹈帶來了巨大沖擊促使歌舞融入小說故事情節(jié)而演變發(fā)展。
宋代樂舞成為樂舞發(fā)展史上的轉折期是時代變遷進步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宋代樂舞雖不及唐王朝興盛,但在民間樂舞發(fā)展上仍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后世民間舞蹈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