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論述導生制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意義與策略,提出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要注重公平、實行導生輪換制,要把好導生培訓關、確保導生制的質量,要運用導生教學項目匯報模式、把控幫扶全過程,要查漏補缺、做導生制背后的堅強后盾,以此提高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關鍵詞】中職教育 電子商務 導生制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106-03
導生制,又名貝爾—蘭卡斯特制,始創(chuàng)于英國教會的貝爾以及公益會的教師蘭卡斯特,其主要通過培養(yǎng)教師助手進行分組式教學,由教師助手(即導生)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筆者在研究相關參考文獻的條件下,結合教學實踐經驗,針對導生制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具體研究,以期促進現代化電子商務教學進一步得到有效提升。
一、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教學瓶頸分析
電子商務專業(yè)是信息時代發(fā)展與建設的產物,其旨在培養(yǎng)具備電子商務基本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現代化人才,主要的就業(yè)方向包括企業(yè)網絡管理部門、企業(yè)信息中心、企業(yè)營銷部門、企業(yè)經濟管理部門等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yè)或公司。學生主要從事美工、客戶、推廣、運營等崗位工作。中等職業(yè)教育的生源主要是初中畢業(yè)生,且普遍是文化分數不夠拔尖的初中畢業(yè)生。而電子商務專業(yè)課程要求學生會概念、懂技術、能操作,尤其是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的 PS 技術、計算機編程技術。因此中職電子商務在教學對象上劣勢較大,要開展有效的教學會比高職院校要復雜、困難。如何做好中等職業(yè)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實訓教學工作?如何收獲有效的課堂教學?這些都需要教師認真思考。它要求任課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更新,以往單純的講授法或者講授后學生練習法已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出現上課時學生明白,下課后學生就不懂的現象。就現狀而言,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有以下幾大突出瓶頸:(1)學生規(guī)模擴大速度與教師的數量、教學設備存在矛盾,教師無法應對人數龐大的班級,教學設備不能滿足所有的學生,因此在教學效果上大打折扣,學生得不到很好的指導和演練,教學效果不佳,不利于教學的開展。(2)學生不僅存在學習水平、認知能力上的差異,而且很多學生家境比較困難,接觸電子設備的機會比較少,存在膽怯、自卑心理。不懂操作的時候不會及時與老師溝通,日積月累,對課程學習失去興趣。(3)舊的教學模式常常以理論教學為主的“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適用于概念講解,但在電子商務實訓課程上如果教師側重按照這種方法進行講授、演示,不重視學生實踐操作,那么就會導致實訓課程教學效率降低,無法保證學生理論與實踐學習比例的平衡,也就無法培養(yǎng)出懂技術、能操作的企業(yè)需要的電子商務人才??偠灾?,現階段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存在教學效率低,教學質量水平不高且與學生實際情況存在差距、與企業(yè)用人需求存在差距等問題,需要廣大教師熱切關注并參與研究。
二、導生制于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的意義
從上文分析可知,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存在突出的瓶頸,因此,筆者提出在電子商務實訓教學中采用“導生制模式”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導生制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都有很高的參與度。對學生而言,成為導生,能讓他們迅速掌握技能。根據人的記憶接收法則,教學是能讓人最快、最持久地理解并記憶相關知識的方法,且該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它不但可以培養(yǎng)導生學生的口才、組織能力、好學善思考的能力,而且激發(fā)非導生的學生好勝心理,使其會更認真地學習,以期也能成為導生,也能指導同學。其次,導生制雖以學生為本,但老師的指導與管理、控制也必不可少,教師要對導生在指導中、非導生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進行指導,保證整個教學過程始終有序、有效。最后,導生制能很好地解決“學生中心”與“教師管理”,做到協調、提效、共贏的效果。對于學生而言,導生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在自律、管理與自我管理、監(jiān)督與自我監(jiān)督以及學習的自我評價等方面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使學生能在相對寬松、自由、獨立的環(huán)境中投入到學習中去,明確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的核心與方向。對于老師而言,導生制通過培養(yǎng)“教師助手”,既能減輕老師的工作量,又能提高學生實訓參與度,提升教學質量??偠灾?,筆者認為導生制對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實訓教學的有效開展具有較大幫助和積極意義。
三、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有效實施導生制模式的策略
筆者在理論分析與討論的基礎上,認為導生制于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具有積極意義。筆者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種策略,以期為導生制在該學科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一)注重公平,實行導生輪換制
導生制,顧名思義,以“導生”為主。導生是教師通過選拔、培訓,幫助教師組織其他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少部分學生。一般來說,多數教師在實行導生制時首先要完成導生的選拔與培訓;選拔標準包括學習能力強、組織能力強、表達能力強、專業(yè)基礎相對穩(wěn)固等,后期的導生培訓也將針對性地實施,確保導生具備組織其他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這是導生制對導生培養(yǎng)的要求。但固定的導生,容易讓非導生學生滋生“不公平”的想法,使其對導生學生產生厭惡、抗拒心理。如果這樣那么將對導生工作的開展不利,最終會降低導生制的預計成效。因此,筆者認為,在導生選拔的環(huán)節(jié)上,教師可轉換為“總體培訓,導生輪換”的模式。所謂“總體培訓,導生輪換”,指教師忽略導生選拔環(huán)節(jié),將導生培訓擴大到全體學生,并根據課程安排對所有學生實行“導生輪換制”,使所有學生在一個或若干個學期內均能擔任導生,從而達到組織與學習、管理與自律的共贏效果,同時也避免固定導生所帶來的不公平后果,激發(fā)全體學生爭上游的心理。
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美工、運營、推廣等技能,主要包括《網頁設計與制作》《計算機網絡基礎》《電子商務網站建設》《SqlServer數據庫》《網站運營》等課程。要在技能實訓教學中采取導生制的輪換模式,教師(最好是教研組)可參考“課程超市”或“指定任務教學”的做法培訓導生。前者給予學生選擇自由權,讓學生自己根據實際情況選報某些項目的導生;后者則由老師根據學生的個人特質以及其他因素制訂課程的導生人選分配方案,例如,A 學生較為內向,但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善于總結和梳理,則可由其擔任如《計算機網絡基礎》等理論部分項目學習的導生,幫助小組學生更好地理解以及熟記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此基礎上,實行導生輪換制,使全體學生均可成為理論知識或實踐項目的導生。教師要及時對所有學生的導生行為進行建檔記錄,及時對其導生行為進行評價;每完成一個輪回后,教師要將所有學生向其特質相反的項目安排,使其能在具備充分的自我效能感基礎上挑戰(zhàn)“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具有難度的導生任務,由此達成整體公平與局部公平的平衡。endprint
(二)把好導生培訓關,確保質量
在實施“導生輪換制”基礎上,為了達到預期目標,教師需要在整體導生培訓環(huán)節(jié)上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準備,這是確保后期導生制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一般來說,導生培訓包括專業(yè)課程培訓和教學管理培訓。
專業(yè)課程培訓指與專業(yè)相關的培訓,并非指教師首先對整體學生進行全部專業(yè)內容的培訓而是指教師向所有學生說明某一階段技能實訓學習的主要框架和方向,包括評價方式、考核內容以及實踐結構等。
教學管理培訓指與教學相關的培訓,具體為培訓內容教學組織形式、組織內容、協調方法、講解方法、考核方法等。對所有學生進行教學管理培訓是導生得以順利開展教學以及組織工作的重要支撐。
此外,為了確保教師對導生工作的管理,還應對全體學生進行關于“上傳下達”工作的培訓,包括匯報制度、匯報內容等,做好教師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橋梁”工作。教師應充分明確整個技能實訓課程的內容以及階段、方向,在此基礎上進行方向、結構以及方法的培訓,把好培訓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效率,確保導生制實施的質量。
(三)運行導生教學項目匯報模式,把控幫扶全過程
教學項目匯報模式是基于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實訓課程的導生制內容,其主要形式為小組學習模式。它具有一定的學習主題,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通過組內人員的分工合作完成各階段任務,從而達成目的。在此過程中,導生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并根據要求向老師進行項目式階段性匯報,使老師能充分了解各小組的學習進程與情況,以把控整個導生幫扶的全過程。項目匯報模式可分為時間制、內容制以及個人制,即導生以時間為單位進行定期匯報,以項目學習的內容為標準進行階段性匯報,以個人學習以及任務完成情況為基礎進行不定期匯報。各類匯報模式具有其側重點,因此,教師要求各導生在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根據評估選擇最為合適的匯報模式并進行詳細跟蹤記錄。例如,在“網絡營銷策略”的技能實訓教學中,教師將全班學生分為 10 個小組,每小組 5 人,其中 1 人為導生,其余 4 人為組員。比如導生在“×××網絡營銷策略分析”的主題項目中為每位組員建立項目學習檔案,分別進行時間、內容以及個人情況的表格設置,以方便記錄;在組織學習的過程中,導生根據教師的指導和規(guī)劃組織組員進行學習,并在此過程中觀察、檢查每個組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學習情況。在導生教學項目匯報模式中,各小組導生均能定期匯報小組學習情況,教師能在總體上把握好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這給教學帶來較大便利,提升教學質量。
(四)查漏補缺,做導生制背后的堅強后盾
查漏補缺是每個小組項目學習后,教師根據導生提交的小組項目成果進行閱覽和評價,并在評價過程中與導生共同討論、總結,對整個項目成果進行細化、優(yōu)化。在此過程中,導生將討論過程以及評價結果做好記錄,并在會后進行組內教學,向組內學生傳達教師的建議和評價,組織組內學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或者優(yōu)化方案,從而將項目成果進行修改。筆者認為,該環(huán)節(jié)是導生制實施的最后關鍵一步,教師必須重視在該環(huán)節(jié)中與導生溝通。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會對后期其他專業(yè)技能實訓項目教學的開展具有前瞻性的導向作用,促使教師成為導生制背后的堅強后盾。
自導生制開創(chuàng)以來,在國外課堂教學中風靡數載,其教學成效得到普遍驗證。對于學生規(guī)模較為龐大的中職學校而言,實施導生制不僅有助于發(fā)揮教學制度原有的優(yōu)勢,而且在學生個體能力發(fā)展上能使其取得突出效果,培養(yǎng)出能說會做的實用性人才。在中職電子商務專業(yè)技能實訓教學中實施導生制,也存在一定難度。教師必須時刻把握總體進展,并做足準備。這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選人、任人、評價人的管理組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導生制發(fā)揮出其本質價值。
【參考文獻】
[1]何海洋.“導生制”在綜合布線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6(4)
[2]陳 康.新型學徒制模式下中職國際 商務專業(yè)課程設置及教學法研究[J].對外經貿,2015(11)
[3]汪 琳.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改革及實踐分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4(19)
[4]邱 偉.當前中職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企業(yè)導報,2016(8)
[5]李曉云,潘萬林.中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yǎng)教學模式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6(4)
【作者簡介】張玉姬(1987— ),女,壯族,北部灣職業(yè)技術學校講師。
(責編 盧建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