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來棟
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與語文教學有著一定的差異。首先,作文教學是在語文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課堂,一個學生在作文方面的成績完全取決于他在語文課堂平時的積累,語文成績較差的閱讀量少的學生,在作文方面不會取得太高的成績。
一、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挖掘學生學習興趣
很多語文教師在作文課常常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為什么我的學生在作文課表現(xiàn)的不夠活躍,反而在語文課堂中很喜歡踴躍發(fā)言,但是到了作文課就不愿意分享自己內心的感受,其實這是一個學生在作文課上的一個通病。很多學生之所以不能夠分享自己的內心想法,主要是由于學生內心沒有太多的故事可以分享,造成詞窮或者是作文能力較差。對于學生而言,最希望能夠在作文課堂上感受到的是一個新鮮感,而不是說日常語文課文中的一些閱讀和練習寫作。
作文課主要是來開拓學生視野與思維的課程,需要作文老師采用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比如學生不常遇到的一些課外讀物,通過這些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提升的文章內容,學生們能夠擴展自己的視野,將我國的神話,傳說故事性題材的內容引入課堂。相反,如果作文教師只是將作文課堂中常規(guī)內容通過樸素的語言來講,只會造成學生更加厭煩作文課,因為他們從作文課當中學不到更加新鮮的知識。對他們而言,就失去了作文課的意義,就會造成學生對作文的一種恐懼與排斥,繼而產生內心沒有更多的詞匯去描寫內心的感受和自己的所見所聞。
缺乏寫作素材直接導致學生作文成績較差。而學習的新鮮感是教師通過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提煉、升華,摒除過去陳舊保守的教學風格,將一些更加新穎的教學方式和知識內容融入課堂內,把作文課打造成開放式教學課堂,讓學生暢所欲言,每個人都有可以發(fā)揮自己語言能力的平臺。促進學生的交流,分享內心的感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知所感,通過語言表達傳遞給其他人,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思維的擴展決定著寫作的高度
在作文課堂中,教師常常會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的寫作內容千篇一律,比如說他們的題材與內容都會很相近。在寫英雄人物的時候,他們第一想到的可能都會是一些非常著名的烈士或者是雷鋒這樣的大人物,然而在我們整個的教學當中,真正得高分的作文內容往往都是別出心裁,有自己的見解。這就不僅需要作者在選題內容方面與其他人不同,連所選的人物和事件都要精心地設計,需要有自己求異思維能力,通過不同的思維去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把最先能想到的案例排除,選擇一些其他人知道但并非很了解的一些案例作為作文的論據(jù),這樣才會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給出高分。
思維能力的鍛煉是在作文課上要讓學生善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我們在想到一個事情的時候要聯(lián)想多個不同的事物,用一些詞語和句子將它們串聯(lián)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這就是一種能力的鍛煉,在這種聯(lián)想串聯(lián)詞語的鍛煉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技巧和對于事物的情感以及將自己的語言積累、知識積累,還有認識能力以及寫作水平進一步的融合。學生們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在同學們思維的碰撞中,也會讓其他的同學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思維的價值。
三、拓展學生的寫作知識,培養(yǎng)他們對寫作素材的獲取能力
很多學生為什么寫不出有新意的內容,跟他們的知識容量有很大關系。很多教師過分強調讓學生去背誦一些優(yōu)秀范文和優(yōu)美句式,認為這是一種短時間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這就造成了學生寫作形式上的單一化,束縛了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導致他們寫作過于模式化,這樣的作文很難達到一定的高度。教師在平常作文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作能力的培養(yǎng),從豐富學生語文知識,尤其是寫作技巧方面入手,讓學生多了解作文的寫作手法,熟悉不同文體的文章結構,知道作文寫作的整體框架,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寫作速度和質量上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此外,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寫作素材的獲取能力,很多時候影響學生寫作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缺乏寫作素材,不能對已知素材進行有效加工。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實際問題,教師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培養(yǎng)他們這一方面的能力,在給他們布置一定閱讀任務的同時,還要讓他們每天堅持寫隨筆,讓他們注重觀察身邊的生活瑣事,培養(yǎng)他們對細節(jié)的描述和提取能力,因為寫作源于生活。
語文教學在所有教學中是一個涉及面較廣的學科,不僅在學習中能夠讓學生掌握文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實力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麻雙鄉(xiāng)圩下片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