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亮
再次梳理隋代學人,我們發(fā)現有一位王孝籍頗符合《孝經注疏》的記載?!端鍟ね跣⒓畟鳌罚骸捌皆跣⒓?,少好學,博覽群言,遍治五經,頗有文翰。與河間劉炫同志友善。開皇中,召入秘書,助王劭修國史。劭不之禮,在省多年,而不免輸稅,孝籍鬱鬱不得志……後歸鄉(xiāng)里,以教授爲業(yè),終於家?!?/p>
王孝籍“遍治五經”,經學功底深厚,且與兩位《古文孝經》重現於世的關鍵人物——劉炫、王劭,均有交集。從其經歷來看,入秘書省助修國史,正是秘書省撰史學士的主要職能。又據《資治通鑑·隋紀二》“開皇十四年”條:“王劭言上有龍顔戴干之表……上悅,拜著作郎?!敝踣咳沃骼稍陂_皇十四年,正是重獲《古文孝經》之歲,與《孝經注疏》所記年份恰吻合。王劭爲學 “篤好經史”,王孝籍入職秘書省後,將新近發(fā)現的所謂《古文孝經》獻給同好經學的上司王劭,以創(chuàng)造良好人際關係,亦是人之常情。
綜上所述,我們認爲,《孝經注疏》所謂“秘書學生王孝逸”疑是“秘書學士王孝籍”之誤。其致誤之由當是隋代兩位王孝逸或逞文辭,或善書法,聲名較著,而王孝籍久居秘書省助修史書,備受冷遇,離職後回鄉(xiāng)教學,又無著作流傳,人微言輕,加之三人姓名相近,所處年代較早,故唐宋學者在談及此事時,或將三人混淆,以致以訛傳訛,貽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