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農業(yè)學校,廣西百色 533000)
青貯飼料氣味酸香、柔軟多汁、顏色黃綠、適口性好、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是牛、羊等草食家畜喜食的粗飼料,俗稱“草罐頭”。制作利用青貯飼料能長期保存,擴大飼料資源,保證家畜均衡供應青綠多汁飼料,減少飼料用糧。每年9月到11月是百色玉米秸稈青貯的黃金時期。
玉米秸稈青貯是將含水量在65%~75%左右的秸稈切碎后,在密閉厭氧條件下,通過乳酸菌的發(fā)酵作用,而制成的一種優(yōu)質飼料。青貯后的玉米秸稈,不僅能有效地保存原玉米秸稈的營養(yǎng)成分,而且能有效地殺死秸稈中病菌、蟲卵,破壞雜草種子的萌發(fā)能力,減少對家畜及下茬農作物的危害,明顯提高動物的消化率。生產實踐證明,青貯飼料制作技術簡單、易保管、成本低,是調劑青綠飼料歉豐、以旺養(yǎng)淡、以余補缺的一項有效的方法。
青貯發(fā)酵是一個復雜的微生物活動和生物化學變化的過程,青貯過程為青貯原料上的乳酸菌生長繁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將原料中可溶性糖類變成乳酸,當pH值達到4.2時,抑制了腐敗菌、丁酸菌、霉菌、酵母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長,從而達到保存飼料的目的。
玉米秸稈的含糖量為26.8%,屬于易于青貯的原料。
原料中適宜的水分含量是保證乳酸菌正常活動的重要條件,玉米秸稈中水分含量應保持在65%~75%。
為了給乳酸菌創(chuàng)造良好的厭氧生長繁殖條件,需要做到原料切短,裝實壓緊,青貯窖密封良好。
青貯容器的種類很多,有青貯窖、青貯塔、青貯袋等,目前百色地區(qū)農村的青貯窖是四周用磚石砌成,水泥抹面的永久性窖最為常見實用。
青貯前,要對青貯窖做好檢修、清理和加固工作。青貯窖的容積以家畜飼養(yǎng)規(guī)模來確定,可青貯玉米秸稈450~500kg/m3。
青貯的操作要點,概括起來就是要做到“六隨三要”,即做到隨割、隨運、隨切、隨裝、隨壓、隨封,連續(xù)進行,一次完成;原料要切短、裝填要踩實、窖頂要封嚴。
收果穗后的玉米秸稈青貯宜在玉米果穗成熟、玉米莖葉僅有下部1~2片葉枯黃時,立刻收割秸稈。收割時間過晚,露天堆放將造成含糖量下降、水分損失、秸稈腐爛,最終造成青貯飼料質量和青貯成功率下降。
長度為2~3cm,這樣易于壓實,并能提高青貯設備的利用率。同時切碎后滲出的汁液中有一定量的水分,利于乳酸菌迅速繁殖發(fā)酵,提高青貯飼料的品質。
在裝填時必須集中人力和機具,縮短原料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裝填越快越好。裝填前,先將青貯窖打掃干凈,底部墊一層10~15cm厚的干秸稈或軟草,以便吸收青貯液汁。長方形青貯窖從下向上逐層裝填,每裝15~20cm厚時,立即踩實或用拖拉機壓實,然后繼續(xù)裝填。裝填時應特別注意四角與靠壁的地方,要達到彈力消失的程度,一直裝滿并高出窖口70cm左右。青貯料緊實程度是青貯成敗的關鍵之一,發(fā)酵完成后飼料下沉不超過深度的10%。
嚴密封窖、防止漏水漏氣是調制優(yōu)良青貯料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填滿窖后,先在上面蓋一層切短秸稈或鋪一層塑料薄膜,然后再用土覆蓋拍實,厚約30~50cm,并做成饅頭形,有利于排水。
青貯窖密封后,為防止雨水滲入窖內,距青貯窖四周約1m處應挖排水溝。以后要經常對窖頂及四周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封口出現(xiàn)裂縫、塌陷、漏氣、漏水現(xiàn)象時,應及時進行修補,保證青貯順利進行。
開啟青貯窖時,從玉米秸稈的色澤、氣味和質地進行感官品質評定。
上等:綠色、黃綠色,芳香酒酸味,莖葉明顯,結構良好。中等:黃褐色、暗綠色,有刺鼻酸味,莖葉部分保持原狀。下等:黑色,腐臭味或霉味,腐爛,污泥狀,不宜飼喂。
玉米秸稈經過1個月即可發(fā)酵成熟,開窖取喂。開窖取用后,必須保證每天取喂,應從上到下或從窖的一端開始,每次取用。對于長方形窖,自一段開始分段取用,不要挖窩掏取,取后最好覆蓋,以盡量減少與空氣的接觸面。每次用多少取多少。
青貯飼料作為草食家畜牛羊的主要粗飼料,一般占到飼糧干物質的50%以下。剛開始時的訓練方法:先空腹飼喂青貯料,再喂其他草料;先將青貯料拌入精料喂,再喂其他草料;先少量喂后逐漸增加。由于青貯飼料含有大量有機酸,具有輕瀉作用,母畜妊娠后期不宜多喂,產前15d停喂。
成年牛每100kg體重日喂量為:泌乳牛5.0~7.0kg,育肥牛4.0~5.0kg,使役牛4.0~4.5kg,種公牛1.5~2.0kg。
肉山羊每100kg體重日喂量:成年羊4.0~5.0kg,青年母羊1.0~1.5kg,公羊1.0~1.5kg,半歲以下的羔羊不宜飼喂。
馬的日喂量:役馬每天可喂12.0~15.0kg,種母馬和1歲以上的幼駒每天可喂6.0~1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