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蕾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商量”
1.視頻出示。(針對不敢商量)
2.激起共鳴:你有類似情況嗎?什么困難?
(板書:學會商量)
3.理解“商量”。商量是交流的方式;目的:解決問題。
二、創(chuàng)設情境,體驗“商量”
1.回顧分析:為什么獨自一人發(fā)呆?
羞于開口,失去商量機會,也失去與同伴游戲的機會。
(相機板書:勇于商量)
2.情境再現(xiàn):你來開口商量,與同伴一起游戲。
3.同學評價。思考:“商量”是否成功?
(引導學生在交流中從求助者和援助者兩方面來思考:從是否達到“簡潔、明了、完整”三個“商量”的能力要素以及“尊重、禮貌、友好”的情感要素來評價。之后相機板書:說清想法、禮貌友善。)
4.根據(jù)課文中的三個例子創(chuàng)設情境。
●出謀劃策幫自己。(第二、第三兩幅圖)
(1)分析商量要點。
買不買,何時買;參加哪種興趣班(時間、地點、自身需求、興趣強烈程度、家庭經(jīng)濟支撐等)。
(2)選擇情境,分組練習。
圖二、圖三任選一幅,開始商量。
(3)小組展示,互評提升。
小組派代表展示,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簡潔、明了、完整”三個“商量”的能力要素以及“尊重、禮貌、友好”的情感要素來評價。
(4)師生互演。
老師扮演媽媽。給出建議:合理消費;可以借姐姐不用的滑板車,這樣既省錢,又可以鍛煉。(通過引導溝通,爭取跟學生達成最后結(jié)果。)
引導評價:這次商量的結(jié)果與剛剛的結(jié)果有何不同?
(5)小結(jié):看來,商量還要善于聽取別人的建議,商量的過程中有可能會改變當初的想法,形成新的意見。所以,在商量的過程中,除了要語言得體,說清想法,還要聽取意見。(板書)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將書中描述的情境變成二選一的模式。①創(chuàng)設有效時間將一個話題商量充分,并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在模擬演練與相互評價中學會傾聽、學會交流,將習得的方法通過實踐得以內(nèi)化,在商量中切實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能力。②創(chuàng)造“看”的機會。看另一組同學如何商量并評價另一個話題。③老師表演媽媽,讓學生明白商量過程中要善于聽取別人合理的建議,不一定非要達成自己原始的目的。也可能會出現(xiàn)折中的好結(jié)果。】
(6)關注體態(tài)語:眼神交流。
(相機板書:注意傾聽、弄清事實。)
●集思廣益集體事。(第一幅圖)
過渡:我們不僅要學會為自己的事情與人商量,班級的事情更需要每一個同學出謀劃策,尋找最佳方案。
(1)分組商量“六一”活動方案。
(2)小組展示,互評提升。
小組分別交流自己的策劃,并對自己的策劃進行陳述。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簡潔、明了、完整”三個“商量”的能力要素以及“尊重、禮貌、友好”的情感要素來評出最佳方案獎、最佳文明獎、最佳陳述獎。
(3)交流提升:引導整合各組方案,形成班級方案。
(4)提出愿景:根據(jù)策劃辦好自己的“六一”活動。
【設計意圖:書上描述的三種情境經(jīng)過分類處理顯得層次分明,有助于學生明白“商量”不僅可以就個人的事情商量,還可以就集體的事情商量,從而引導學生學會大膽商量自己的事情,更要積極商量大家的事情,并且明白在商量過程中,會出現(xiàn)很多可能的結(jié)果,這時要學會比較與抉擇?!?/p>
三、回到現(xiàn)實,拓展延伸
1.總結(jié)回顧。根據(jù)板書,總結(jié)“商量”之法。
2.遷移運用。抽取“心愿單”。運用今天所學方法,大家一起幫忙提出建議,思考從哪些角度與人商量。
3.拓展延伸。推薦閱讀繪本《撕帖之前要商量》《奇妙的大石頭》,學習簡潔的商量語言與應對語言。